財務管理是集團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其運營的重要手段。在集團企業的發展中,經常要進行項目投資活動,因此這對企業集團的財務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集團公司強化財務內部控制利于有效規避項目投資活動中存在的風險,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從而促使集團公司進一步發展。企業集團應該要強化對于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針對存在的問題具體分析,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從而有效提升企業集團財務內控的效率和水平。
1.財務人員。財務人員內部控制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定期考核和培訓集團總公司以及下屬子公司財務人員,促使財務人員之間能夠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通過對財務人員考核和培訓,培育出適用于財務崗位的人才,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2.內控體制。內控體制設立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集團公司在財務管理時應創建完善的內控體制,在財務工作中制定詳細、嚴謹的規范體制,除此之外,還要嚴格監管工作流程。
3.財務目標。財務目標控制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集團公司進行財務管理中,首先要明確目標,這種目標可以是投資目標、利潤目標又或者是預算目標等,然后就要強化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以促使目標實現。
4.財務信息。財務信息控制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強化對財務信息的監管,通過對財務部門工作的規范管理,保障財務信息的有效性、全面性以及真實性,通過對其整理、歸納和總結以及審計部門的監督和管理,確保財務信息的質量和水平。
從當前集團企業發展來看,對內部管理體制的依賴程度較高。集團公司下屬公司中有諸多子公司,倘若無法清楚了解子公司財務情況,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統一管理難度。隨著集團企業下屬子公司不斷發展,其涉足行業越來越多,涉足行業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于不同子公司要施行不同的財務管理體制。強化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施行完善的財務內控模式,不僅有利于優化集團總公司對于其他子公司以及整個集團公司的財務情況,還有利于有效組織集團公司經營管理活動。更有利于提高集團公司資金使用率以及追求更高經濟效益,從而推動集團公司更加健康、持久發展。
集團公司在不斷發展進程中,所涉足行業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在種類上越來越多。因此,集團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普遍采用集約的方式對財務工作進行科學、有效、合理管理,即在財務活動中對集團總公司以及下屬子公司制定統一管理體制、標準和目標,統一管理財務人員。如此,不僅有利于促使財務工作朝著標準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而且有利于增強財務管理工作可操作性。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市場需求不斷變化,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集約模式缺乏靈活性,無法與市場環境變化相協調、相適應,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集團公司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施行內部控制效果。
為了實現對下屬子公司的強化財務管理工作,集團公司會實行委派財務負責人制度,即集團總公司通過向子公司委派財務負責人去監管其財務工作。雖然這種委派財務負責人的模式能夠取得一定管理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缺陷。在委派財務負責人的管理體制中,被委派的財務負責人具有雙重身份,即監管子公司財務工作的負責人兼在子公司工作的財務人員這兩種相互沖突的身份。倘若子公司的財務工作出現問題,很難確保被委派的財務負責人監督管理工作公平性和公正性,從而制約財務工作監管效果。與此同時,被委派的財務負責人既受集團總公司管理,又要遵循下屬子公司財務管理體制,因此極易造成與子公司的沖突和矛盾,從而導致在財務管理體制方面出現混亂。此外,集團總公司和下屬子公司在利益方面存在不一致,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二者經營決策的一致性,從而不利于子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開展,以致于制約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內控效果。
部分集團的財務報表無法對其內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完整、準確地反映。這是由于集團公司下屬子公司選擇不一致的會計政策基礎,所以導致財務報表中的相關參數不統一。雖然從集團公司財務報表的表面來看,其設置的體系比較全面、精準,但是在實操中卻無法準確、全面地表現出整個集團在各行業的財務特點。因此,這種參數不統一的財務報表不利于集團公司各行業財務情況的評價工作。
從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發展現狀看來,對于集團公司內部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方式依然是以財務報表為依據。這種績效評價方式具有單一性以及片面性等弊端。從一方面看來,這種績效評價方式不能夠完整、準確反映公司職員工作情況,不利于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從另一方面看來,不利于系統、全面評價集團公司經營狀況,從而不利于反映和了解自身在同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力。
X 集團是在1995 年廈門市成立的,是市內第一個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集團公司。和大部分集團公司發展過程一樣,都會經歷兼并或者收購等過程。在此過程中,會導致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參差不齊,這種現象不僅增加了集團公司管理財務人員的困難程度,還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集團公司開展財務工作的難度。集團公司構建財務人員管理系統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首先,將對財務工作管理中心設置在集團總公司,以此來全面、系統、統一的監督和管理下屬子公司財務工作。其次,將集團公司按照一般財務人員和高級財務人員的等級對財務部門中所有的財務人員進行區分,從而將不同程度的財務工作分配到不同等級財務人員手中。此外,在下屬子公司向集團總公司匯報財務情況時,要設置專門的財務人員代表所屬子公司進行匯報。最后,要設置專門的財務專員在行業屬性相同或相似的子公司中負責對其財務活動的監督和管理工作,而且要實行財務專員的輪崗任期制度,從而避免財務專員長期工作而對財務監管的效果產生不利影響。通過上述系統構建,X 集團公司內部財務人員及其工作得到了準確界定和分配,有利于財務人員了解自身發展目標從而為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做出貢獻。
創建健全的財務制度管理系統對于集團公司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首先,在集團公司評價下屬子公司財務管理工作時要利用信用等級評價體系,另外還需評級和考核其財務管理效果,從而提高下屬子公司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和水平。其次,集團總公司在對子公司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應該審核其各中項目財務活動,并且制定出精細審批流程。此外,集團公司還需制定出規范所有子公司與財務相關工作的標準,例如資產采購等。最后制定和安排對財務人員的考核和培訓工作以及制定績效考核財務人員的制度和標準。
1.目標分解體系。集團公司要仔細規劃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目標。首先要設定一個長遠目標,然而將長期目標分解為短期目標。集團公司建立的財務內控目標應該以經營目標為基礎,目的是實現集團公司經營目標,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內控目標制定后,集團公司管理高層要對其進行嚴格審核,從而制定出精細目標指標。
2.資金控制。集團公司需要對使用資金進行合理規劃,然后再以下屬子公司利潤目標以及經營情況為依據合理配置資金,隨后再統一分配到各子公司中,有利于實現資金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3.收益控制體系。集團公司要選用適用于財務工作的會計核算政策以及調控下屬子公司的經營活動等方式控制財務報告收益。
互聯網技術不斷深入發展為集團公司建立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提供了極大便利。通過對互聯網技術運用,能夠推進會計集中核算,能夠統一集中處理集團公司下屬子公司財會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從而提高信息在集團公司內部傳播效率。此外,創建財務報表體系以及建立不同匯報方式,從而實現對下屬子公司財務情況有效監管。同時,審計委員會的建立能夠詳細且嚴格的審核下屬子公司各項財務情況,并且有效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財務管理是集團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強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對于集團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一些集團公司在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發展現狀來看,在財務管理模式方面、管理委派制度方面、財務報表數據方面以及績效評價方式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但是通過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模式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集團公司通過構建財務人員管理系統、創建財務制度管理系統、構建目標管理系統以及建立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來建立完善的財務內控模式,不僅有利于集團公司系統、全面的監管財務工作,提高自身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而且還有利于強化對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監管工作從而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推動集團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