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將人文、科學及藝術等眾多理念融為一體,藝術創作過程需借助各種技術軟件實現藝術加工,最終創作出的藝術作品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體。近年來,國內外科技研發都有了質的提升,在眾多科學技術被開發與應用背景下,逐漸加強了虛擬現實技術關注度,諸多領域都與技術融合實現轉型優化,也慢慢意識到虛擬現實技術具備的優勢能推動數字媒體藝術創作發展,為創作過程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撐。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不僅能夠增強創作過程靈活性,還能豐富創作形式,因此,當前在數字媒體藝術創作過程中已廣泛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積極發揮技術作用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當前,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在教育、影視制作、設計等諸多行業有所涉及,之所以深受各行業喜愛,一部分原因源自技術靈活性,這既是虛擬現實技術的特征,也是優勢所在。在數字媒體藝術創作時進行應用,可以借助技術優勢增強創作靈活性。在以往創作過程中雖然也會應用一些手法進行處理,但整體而言欠缺交互性。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可完善傳統創作手法的弊端,為人們打造虛擬世界,在該世界內又可以根據人類真實需求活動、交流,并對其進行控制,創作出來的作品更符合當代人喜好傾向[1]。并且創作者也能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與靈活。由于虛擬現實技術將多種科學技術相結合,而科技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便捷性,能夠使創作者在短時間內創作出高質量作品,進而促使創作者與體驗者均可獲得心理與生理上的雙重享受。
對于數字媒體藝術而言,在引入虛擬現實技術后拓寬了創作范圍和路徑,給創作者提供了更多可能。創作者可以通過技術創新現有的藝術創作形式,創造出更多豐富多彩的藝術個體。比如,創作者可利用技術輔助展開人機對話,以此來確定創作思路,并對整個創作過程予以控制。在時代更迭速度漸漸加快的今天,越來越多新鮮事物涌現在人們視野中,在這種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創作更需加快形式創新與轉變,跟隨科技與時代進步的步伐作出反應。站在這一角度來看,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可達到該目的。技術更新速度較快,數字媒體藝術領域恰好可以利用該契機對藝術創作形式進行革新,從而充分發揮技術作用,推動雙方共同進步實現共贏。
在虛擬現實技術未運用前,大部分藝術創作者的思維均較為傳統,呈現出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較為單一。在大面積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后,傳統創作思維得到突破,創作者開始關注獨特性,在傳統藝術創作視角上做出改變,在迎合大眾審美、興趣的同時,也進一步發揮虛擬現實技術作用對一些傳統藝術文化進行引入,使其更能吸引當代人興趣。比如,將我國文化藝術遺產和虛擬現實技術相融合后,使其特征、特色更加鮮明地呈現在人們眼前,甚至還可以近距離感受和接觸文化藝術[2]。不僅加強了傳統文化藝術弘揚,也有效增強了創作者熱情,賦予創作者更多新時代創作靈感。
VR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創作中十分常見,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目前在創作領域較常見的技術主要包含Quick Time VR和Tilt Brush VR等技術。Quick Time VR技術應用需建立在計算機平臺基礎上,可對靜態環境進行動態化展示,是創作立體空間的重要技術。在該VR技術背景下,人們仿佛真實處于虛擬空間內,能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感。且該技術可遠程連接多種設備,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以結合真實需求對設備中的事物展開編輯,可對圖像或虛擬環境播放進度展開有效控制。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科技與人類的密切接觸。當前市面中常見的3D游戲、虛擬恐龍世界等數字媒體藝術作品均應用到了該VR技術。例如,3D游戲《口袋妖怪》在運用Quick Time VR技術的同時,還與LBS技術相結合,無論游戲畫面感還是用戶體驗感都十分強烈。另外,眾多射擊類游戲也全面融合該VR技術,用戶可以在佩戴眼鏡后感受真實的射擊場面,營造極佳的切身體驗感。同時,該技術具備極強的自由性,可以根據創作想法添加各種素材,且創作成本較低,在數字媒體藝術創作領域廣受歡迎。Tilt Brush VR技術同樣可以給創作者帶來極大幫助,尤其是在藝術創作風格和元素完善上發揮積極作用。該技術對專業性提出硬性要求,創作者需應用專業工具才可達到創作效果。也可根據創作靈感、想法使用該技術收集素材,從而增強藝術創作真實性[3]。在實際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利用畫筆把相關內容記錄在顯示器內,該過程涉及的畫筆則是控制手柄,顯示器則是虛擬畫布,兩者均是數字媒體藝術創造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并且創作者可根據需求對控制對象、色彩、藝術風格等加以調整,將腦海所想完整呈現出來。
三維全景展示技術,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虛擬技術實現某場景的虛擬化、全方位展示。如創作多維混合間,對各任務進行場與場間的實時傳播,在虛擬環境內開展相關行動軌跡,通過視頻將虛擬與現實相融合。例如,在創作博物館內部虛擬環境時,便可通過該技術將博物館內各場所的具體分布、格局加以展示,用戶可以通過該數字媒體藝術作品完整了解博物館真實情況。同時,創作者還可利用實景技術對博物館內的各文物信息進行采集構建三維模型和三維導航,將兩者和全景展示融合后便可為用戶帶來便捷服務。呈現在用戶眼前的虛擬場景十分逼真,百分百還原博物館真實情況,用戶也可在體驗時根據需求對環境進行切換、移動,實現全方位瀏覽滿足瀏覽需求。
該技術的顯著優勢在于能有效擴展藝術創作想象空間與實際創作空間,能加強創作者、體驗者與技術間的交流,也能有效激發創作動力和靈活性。根據實際創作內容添加所需素材,大大提高創作便捷,也可構建立體模型,按照創作者想法確定相關素材、色彩,為后續實際創作提供足夠條件。該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創作房屋搭建中較為常見,將相關設備和技術相連后,創作者便可根據人體五官或四肢變化幅度實現移動及調整。也可以通過手持設備完善數字媒體藝術創作方案,在對房屋進行合理調整后進行上色處理,從而構建完整的房屋模型。比如,在影視作品《星球大戰》中便能見到該技術身影。作為VR技術重要程序,在原技術上進行進一步創新,在原有的素材、色彩添加功能基礎上又增添三維建模、3D打印等功能,為創作者提供硬件支持[4]。
所有數字媒體藝術作品創作都需得到靈感沉淀,靈感是藝術作品創作的前提,有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生活體驗或借鑒他人藝術作品。在創作者尋找創作靈感過程中會接觸大量虛擬資源信息,在良莠不齊的大數據環境下必須準確搜尋有效信息,此時,便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達到有效信息篩選目的。如果創作者僅靠自身能力在大量信息中進行篩選,不僅會浪費許多時間,篩選成效還得不到保障,若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使創作者在短時間內獲得眾多有效資源,便于靈感找尋。
在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后能夠營造真實的虛擬世界,能滿足用戶的心理訴求,一些人們無法去到的環境均可在虛擬現實技術中得到開發與創作。但實際上,除此之外,虛擬現實技術還能拉近虛擬世界與現實環境間的關聯,促使兩者有機融合,為用戶帶來真實體驗感受[5]。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也可以通過佩戴專業眼鏡、耳機的方式身臨其境感受作品魅力。在將人體感官完全代入虛擬環境后,可使創作者和體驗者感受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深層內涵,享受真切的視覺與聽覺盛宴。
虛擬現實技術改變了創作交互形式,這給藝術創作中的交互平臺構建提供有利條件,既可構建人機交互形式,也可實現人人交互形式。立足于情感層次來看,后者可以促使人與人間的交流互動更加密切、頻繁,互動過程也更具情感因素。在創作時與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也助推著人人交互平臺生成,是對傳統數字媒體藝術創作的一大創新,能使體驗者在虛擬空間內感受真實的情感傳遞。與此同時,也促使創作者站在市場與體驗者真實需求視角考慮問題,推動藝術創作不斷革新、優化。
綜上所述,虛擬現實技術已與數字媒體藝術創作深度結合,這是科技與藝術相融的體現。對于創作過程而言,技術運用產生積極影響,不僅提高了藝術創作靈活性,還豐富了創作形式、突破了傳統創作思維。當前創作中常用的幾種虛擬現實技術主要包含VR技術、三維全景展示技術、Holo Studio技術等。在具體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完成信息篩選、雙重情境融合、交互平臺構建等操作,打造極具時代特征的優秀數字媒體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