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恩勇 長沙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童光展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物流管理學院 楊芳 余冰 長沙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性非常強,單純的課堂講授模式已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商務課程仍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教學過程沒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因而無法輸出高素質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無論是產業界還是教育界,均對產教融合開展存在很多困惑和問題,同時出于各自的站位推動產教融合,導致產教融合中出現了培養目標錯位和產教互動不強等各種痛點和難點。這些痛點和難點應當如何協調,產教融合應該如何融合,瓶頸如何突破,探尋產教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模式與路徑,都是亟待探討的問題。基于此,本文提出在產教融合視閾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類專業如何就電子商務課程進行改革探討。
(1)課程教學標準不規范。通過采用在線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對湖南5所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了調查,發現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電子商務課程標準時,80%以上的專業沒有融合企業、行業等社會團體各類資源,同時企業的參與度積極性不高。近年來,新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等新技術的應用對電子商務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電子商務的理念、方法及技術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而部分專業教師對電子商務新發展狀況都了解不深,對相應崗位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職業能力把控不精準,對電子商務創新模式不熟悉,致使所制定的課程教學標準與崗位職業能力沒能有效匹配,直接影響了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2)課程教學方法較落后。調查發現大部分課堂教學方法都是借助多媒體手段,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課堂實踐技能訓練內容不多,互動性不強,同時缺乏有企業工作經歷和實戰經驗的教師,導致大部分學生在課程學完后,仍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由于電子商務活動應用領域極其廣泛,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因此,對于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材內容建設較滯后。教材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是加快推進高校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產教融合的支撐要素。盡管電子商務教材在市場上有很多,筆者在2015年出版過《電子商務》教材,但整體上教材內容偏向理論,教學與管理實踐沒有有效結合,與實際工作要求不能有效匹配,不能體現產教融合的特點,難以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
(1)完善課程內容標準。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意見》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多種方式參與學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置、實習實訓,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通過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融合學科體系和電子商務行業標準,吸收電子商務行業企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增強電子商務課程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的適應性,體現教材的模塊化、活頁式和直觀性,打造成真正落地的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和內容標準。案例資源校企合作開發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案例資源校企合作開發模式
(2)改進課程教學方法。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今天,課程教學方法需與時俱進,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和有代表性的電子商務平臺,完善教學反饋機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并做出相應的改革與創新。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方法可以是靈活多樣,總體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質量,加強對學習者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習者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電子商務活動。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教學方法改進模式如圖2所示。
圖2 教學方法改進模式
(3)優化課程教學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課程作為大學教學中最基本的單元,是大學立德樹人非常重要的載體。《電子商務》是專業核心課程教材,深化推動企業將優質的、豐富的實踐案例資源和課程理論資源深度融合,集聚校企雙方的資源優勢,優化課程教學體系,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形成。課程教學體系優化模式如圖3所示。
圖3 課程教學體系優化模式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筆者根據教學實際對原有的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和創新,已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改革成效,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不斷發展的電子商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提升了對學生的培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