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進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石家莊 050228)
其一,能夠幫助高校進一步完善相應的課程教學模式。受互聯網時代的影響,我國高校在法學教育發展改革中,多采用信息傳播途徑更快捷、方便、安全的教學形式,將這些方式有效運用于法學教育制度改革中,能夠進一步完善相應的課堂授課模式。在突破傳統課堂教學形式限制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學生法學知識吸收與掌握能力,并提供必要的網絡信息學習平臺,最大程度上為提升法學課堂教學效果與教育水平作出貢獻與努力。
其二,能夠為高校法學教育工作提供豐富的教學信息資源。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提升,網絡信息集成化程度變得更加顯著。因此,高校在法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互聯網具有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共通優勢,對法學教育資源進行全面整合與綜合設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法學專業教學資源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學生知識學習渠道,確保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實際學習需求,對法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地認知與了解。
目前,在我國高校法學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將基礎性法學專業知識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受到社會教育形式的影響,高校過度看重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專業技能水平,忽視了對大學生動手實踐與綜合創造能力的提升與培養,影響了大學生未來的就業問題和職業發展。大學生剛剛踏入社會時,他們對知識的運用僅停留在書本階段,無法將所學知識在日常生活與實踐中進行合理融入,從而表現出實踐能力差、無法適應崗位工作環境等問題。同時,死記硬背是現代教學的通病,知識點的熟記和內化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和實踐。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被應試教育與固定式教學模式所束縛,創新性思維與能力無法充分發揮和激發,導致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畏首畏尾,無法展現自己的優勢,從而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實際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開展的法學課程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一定的靈活性與趣味性,仍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固定式思維為核心引導方向,將教師視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不僅無法發揮其自身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對于法律知識的吸收與掌握也僅僅停留在表面層次,只能將知識點運用到考試中卻無法運用于生活中。此外,被動學習模式還容易導致課堂氛圍不和諧、不活躍的問題,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與溝通環節,嚴重影響了法學課堂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我國高校在進行法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應將關注點只放在法學專業課程或者與法律相關的教學活動上,而應該具備長遠的發展眼光,引導學生開展關聯性學科知識的學習,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與眼界,提升與優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多數法學專業學生都將所有學習精力放在法學專業課程中,忽視了對其他學科技能的學習與掌握,從而導致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存在偏差,無法做到面面俱到,難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影響未來的職業發展。
其一,適當增加選修課的比重。復合型法律專業人才對于未來社會發展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價值。復合型法律專業人才具備多方面、多領域的學科知識,如法律、經濟、管理等。高校在開展法學教育改革與創新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在充分掌握法學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經濟、英語、管理等相關學科的學習與掌握,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合理構建與時代相適應的課外知識體系具有重要作用。其二,豐富并完善法學課程教學內容。法學知識內容與其他學科相比,內容較為枯燥、繁瑣,同時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很難調動課堂教學氛圍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根據課程實際改革與發展要求,充分借助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不斷豐富與完善課堂教學內容,從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上進行創新與改革,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與自主參與興趣,為進一步實現課程體系結構信息化發展做出必要貢獻與努力。
一方面,在法學師資建設工作中,要對現有教師群體實施信息素養方面的教育培訓工作,使他們能夠對信息化教學改革形成客觀而全面的認識,同時能結合教學內容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方法與未來發展方向,全面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邀請社會知名法律行業工作者到學校開展專業教育培訓課,增強教師的實踐應用能力,拓展教師的視野,構建高素質、高水準的專業化教師人才隊伍。
多元化的法學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同時也對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深化法學教學創造性思維、拓展課程教學改革路徑起著重要作用。在法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過程中,高校教師可以對互聯網中涉及的相關法律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全面收集,并依照實際教學改革需求,整合并優化收集到的教學資源。在積極探索與研究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確保法學課程改革成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我國當代社會高校法學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進行詳細分析與探討,并對其涉及的改革影響作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科學改革與合理實踐路徑展開綜合論述,以期為促進我國高校未來法學教育的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