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萍 陳孔艷 張超 李惠娜 劉芳 何明珍 林明輝



摘 要 廣東省茂名市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在系列工作中堅持從實際出發,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基于此,通過對鄉村振興背景下,茂名市美麗鄉村建設的現狀進行深入調研與分析,發現存在產業建設效果不明顯、建設項目多頭推進但經濟效益不佳、農村文化氛圍不濃、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等問題。從結合數字經濟培育新型產業、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項目、加大精神文明建設投入、落實監督制度4個方面提出優化茂名市美麗鄉村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建設;廣東省茂名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6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與“三農”問題相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發展振興鄉村產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等成為政府的工作重點和當務之急[1]。提高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提高其對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黨工作任務的一大課題。因此,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總體要求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個方面。鄉村振興戰略自2017年底提出至今,其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系統而清晰的路徑。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戰略的實施不僅開創了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局面,也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茂名市作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農業大市之一,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緊盯鄉村振興戰略的五項核心工作,嚴抓任務落實,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茂名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及推進,對激發當地鄉村發展活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提升全市經濟發展質量具有關鍵性作用,對廣東省的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也具有示范性實踐意義。
1 茂名市美麗鄉村建設現狀
1.1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鄉村振興戰略自提出以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組織全市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前期調研,組織學習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相關文件精神,做好自市到村的層層戰略部署。從《茂名統計年鑒》上搜集到2010—2019年各年的茂名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并計算出各自的環比增長率,如圖1所示[2]。由圖1知,2011—2017年,茂名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環比增長率總體呈下降趨勢,而2017年以后呈增長趨勢,且高于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環比增長率。這表明,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茂名市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1.2 茂名市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成效
2018年,茂名市鄉村振興發展指導中心統籌安排全市的鄉村振興工作,讓美麗鄉村建設多頭推進、多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成效有以下5點。1)產業興旺方面,打造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品牌農產品。截至2019年,全市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 732家,累計獲得綠色食品認證209個。2)生態宜居方面,自然村啟動“三清三拆三整治”。先后10個鎮被授予“廣東省宜居示范城鎮”稱號,19個村被授予“廣東省宜居示范村莊”稱號。3)鄉風文明方面。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培訓新型職業農民638人;全市建成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152個,覆蓋率達80.28%。4)治理有效方面。推進自治法治德治,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全市180個省定貧困村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建立村民理事會,并制定了章程和村規民約。5)生活富裕方面。補齊了鄉村基礎設施短板,全市近萬條鄉村實現道路硬底化、自來水通暢、文化娛樂場所多樣化等1/2的覆蓋率,也提升了城鄉一體化水平。可見鄉村振興背景下茂名市美麗鄉村建設成績斐然。
2 存在的問題
2.1 產業建設效果不明顯
由圖2知,茂名市農村居民對“產業興旺”的整體滿意度得分最低。近些年,在政府和當地的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部分特色產業得到了有序的發展,給當地的部分居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但是輻射面較窄,大部分居民不能享受其帶來的益處。當地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阻礙了更多投資者到當地投資建廠。政府和開發商征收土地用以建設產業園,部分村通過出租公益土地以獲取分紅,但是目前較少鄉村存在“公益土地出租”,村民可獲得的分紅較少。因此在“產業興旺”滿意度的各指標中,被調查者對于“村民分紅”這一指標的評分是最低的。
2.2 經濟效益不佳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茂名市各地區通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產業興旺”多層次、多項目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由圖3知,對茂名市農村居民影響較大的項目仍停留在“鄉村基礎設施完善”和“鄉村環境美化”方面。農村居民對于“鄉村居民收入逐步增加”“鄉村經濟活力日趨提升”“鄉村文明程度日漸提高”等方面感受比較小。由此可見,政府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短板。
2.3 農村文化氛圍不濃,文化活動設施匱乏
茂名市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鄉村道路修建、垃圾和污水處理、鄉風整治等,但是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不足。60.38%的被調查農村居民認為目前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文化活動設施缺乏。現如今,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對物質文明層面的追求,他們對精神文明層面的追求日漸提升,如對文化活動設施等的需求越來越高。然而,目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正處于全面推進的新階段,而茂名市各地區對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仍存缺口,加上基層組織對農村文化建設活動重視不夠,先進文化難以普及,導致農村文化建設的速度與農村居民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2.4 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
從對村干部的深層訪談中了解到,在美麗鄉村建設系列工作推進的過程中,部分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來源于政府撥款和村民集資。1)政府撥款是分批撥款且運用到多個方面,如原始土地開發、村民土地征用補貼、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等。2)農村土地的開發難度較大,資金支出也會上漲。因此,分批式撥款資金供應不足。村民會盡力集資優化鄉村的環境,如集資建設道路、路燈、建立下水道排污、集中垃圾處理、普及自來水及安排環衛工定期清理道路。但村民籌集資金只能是一小部分,更多需要政府資金的支持,才能落實好鄉村振興項目的實施。部分大型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但由于缺乏足夠的建設資金,導致部分農村地區的大型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難以實施。
3 對策
3.1 結合數字經濟培育新型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當前,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為我國鄉村建設提供了新機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基礎和關鍵,要抓住農業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積極進行業務開拓和服務升級,在農業農村領域挖掘地理大數據價值[3]。對茂名市政府而言,應根據需要加大涉農資金投入力度,合理利用當地農村資源要素,打造“互聯網+三農”模式,以當地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園區為單元開展合作項目,使農民能更多地分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對企業而言,應利用好數字經濟賦能傳統農業的新機遇,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并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就業崗位。對農村居民而言,應主動學習參加培訓以提升農業技術水平和數字應用技能,提高對農業結構調整和培育新型產業的認識,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
3.2 提升項目經濟效益
鑒于農村居民對“收入穩步增加、經濟活力提升、文明程度提高”等方面感受不夠深刻的現狀,茂名市應因地制宜找準突破口,注重打造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特色,提升項目效益。茂名市應將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設計的優化調整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通過聘請專家、技術人員對示范園的規劃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完善,邀請村民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價打分,以提升項目經濟效益。扎實推進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推進系列特色項目落地。此外,當地政府應加強指導和扶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鼓勵村民自建、自營項目,自享項目收益。
3.3 加大精神文明建設投入
茂名市政府應加大文化設施建設經費投入,建立文化設施建設專項資金,加強對文體設施的建設,如建立農家書屋、文化廣場、健身設施等,有效供給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同時,各基層組織應豐富活躍基層文化活動,如定期舉辦的“鄉村振興”文化知識比賽,提升鄉村文化氛圍。此外,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化水平,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如電視戶戶通、廣播村村響、縣鄉云圖書館等項目,提高服務效率,擴大服務半徑。在以“精神文明”建設促“物質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應發揮好黨組織的先鋒作用,通過搭建學習小分隊、志愿服務隊、青年突擊隊等平臺,明確各部門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責任,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統籌規劃與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尊重地區文化風俗等差異并重視農民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完善精神文明建設機制,健全和強化精神文明建設長期評價跟蹤與監督機制,形成精神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局面[4]。引導黨員在思想引領和矛盾調解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助力鄉風文明上新臺階,推動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
3.4 落實監督制度,加大項目經費扶持
茂名市政府應安排特派員定期抽查各縣、鄉、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情況,了解工作進程。1)可以更好地掌握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實際實施情況,對經費不足的項目及時進行申請扶持。2)可以對項目的扶持經費進行監督,了解資金的去向,合理利用經費。此外,可以通過美麗鄉村建設的特色項目吸引投資商的投資,間接獲得項目經費支持。
4 結語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鄉村的發展,繼2013年首次提出美麗鄉村的發展要求后,2017年黨的十九大又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其核心內容之一[5]。對此,結合鄉村振興背景下茂名市美麗鄉村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并通過實地調研搜集一手資料,深入剖析茂名市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存在的不足。從結合數字經濟培育新型產業、因地制宜打造鄉村振興項目特色、加大精神文明建設投入、落實鄉村振興推進過程中的監督制度4個方面進一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 黃寶力.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廣州從化美麗鄉村建設探究[J].農家參謀,2021(14):106-107.
[2] 茂名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茂名調查隊.茂名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
[3] 郝東偉.讓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振興[N].河北日報,2021-09-09(2).
[4] 焦航.淺談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戲劇之家,2020(5):220.
[5] 周凱.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蘇省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0,11(36):40-4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