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有清
摘 要: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在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等原因導致了他們對音樂作品理解能力較差,而鑒賞教學作為提升中學生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初中階段音樂樂感和鑒賞教學對于提升中學生文化素養有著重要作用,其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流行音樂與舞蹈,因此欣賞教學中可以加入一些樂器和旋律等元素對學生進行聽覺上的刺激。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他們正確聆聽樂曲、理解作品內容以及領會歌曲所傳達出作曲家內心深處最真實化形象。
一、引言
音樂是人們精神世界的重要載體,在初中時期學生們接受新鮮事物較快并且具有較強的想象力,但是由于升學壓力、教學內容與課堂要求等方面因素導致他們對于欣賞曲目沒有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樂器樂感,讓同學們體驗不同形式音樂旋律及節奏特征以及樂曲所表達情感。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認知能力有限以及對事物認識不夠全面,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體驗,通過欣賞音樂作品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美好與幸福。
二、初中音樂樂感概述
(一)初中樂感的概念
從音樂的角度來看,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時期,這個時候他們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上成熟,但是由于這一時期所接觸到的是各種樂器而導致了他們對樂感認識不足,因此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改善。首先就是要讓學生了解欣賞音樂不僅僅只是聆聽音樂作品中的旋律與節奏、音色等這些基礎知識,更重要是學會如何正確地聆聽作品內容;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培養和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最后讓學生通過聆聽作品來感受到作曲家內心情感,從而體會作者創作背景,在音樂中找到自己獨特而又真實的感情。
(二)初中樂感的特征
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的樂感是很重要的。由于中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對外界事物都比較敏感,所以初中生一般不喜歡去聽音樂課上老師教得歌曲內容,或者老師直接播放一些與學習節奏有關的話題[1]。同時也因為這個階段學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環境等各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針對各個學段學生特點采取因材施教。通過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從而獲得情感上的共鳴,進而達到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
(三)初中樂感的類型
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演唱進行指導,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教師對其引導。通過音樂作品來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體會作者在樂曲中有意無意地抒發出來自己內心深處隱藏著深情。另外就是通過自己對于作品以及樂曲欣賞后對曲目所呈現出來情感上是否有所變化等問題做出分析判斷學生是否能夠真正領悟到音樂當中去。
(四)初中樂感在音樂中的表現形式
在初中的音樂欣賞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對音樂作品、作品所表達出來的理解,來更好地領悟其中蘊含著豐富情感。在音樂鑒賞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不同而產生差異性,學生通過自己對歌詞所表達的理解,能夠體會到作曲家對于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內心深處情感變化。根據作品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所學曲目或主題旋律來表現樂曲情感、思想內涵等方面都能起到一定作用或者效果更好,才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音樂作品表達出來得一首曲子或者旋律都是優美的音樂。
三、初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理論依據與分析
(一)初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理論基礎
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在欣賞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初中生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選擇合適曲目。首先以審美為目的,音樂鑒賞課主要就是讓學生了解作品背后蘊含的是什么以及所表達出來作者想要傳達給觀眾或聽眾怎么去理解音樂作品內涵;其次通過對樂曲的分析與體會來感受作曲家當時所處時代、社會背景,并從中找到情感上的共鳴點。
(二)初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教學內容
在音樂欣賞課中,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是聆聽歌曲,然后對作品進行分析與賞析。在教學中需要選擇適當的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因此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教授曲目來確定相應教材,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適當調整,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音樂內容來選擇相應曲目。
(三)初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教學原則
在初中音樂欣賞的教學中,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作為老師不能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應該是引導者與聆聽者之間進行溝通交流以及情感上的共鳴;同時也不可以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或者書本之中去教授學生們所學到到什么樣東西時都需要傾聽他們在音樂中獲得自己想要得到的體驗和感悟,通過這樣方式來培養初中生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力及藝術鑒賞能力。
(四)初中音樂鑒賞教學基本特征
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不僅僅是對音樂作品的聆聽,還包括作品創作過程。音樂鑒賞的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的明確性,即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需要先對作品進行一個全面、深入地了解,再根據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知識來確定是否接受該樂曲。教師還需讓學生通過分析不同音樂風格下優美的旋律與表現手法等方面去判斷一首曲子是什么樣風格類型以及其內涵豐富多彩而又有哪些內容可以傳達給聽眾的情感及思想感情等等。
(五)初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功能
音樂欣賞教學是教師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發展特點,以聆聽或演奏為主要方式,讓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作品、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以及對樂曲進行分析與體會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對于藝術美的鑒賞能力。通過聆聽和表演可以加深學生們審美意識,提示和鼓勵等方式讓學生理解作曲家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
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受,同時教師也不能忽視學生對于作品整體性、思想感情以及審美能力等方面進行引導和評價。首先通過音樂背景知識來了解作者創作動機;其次是通過樂器演奏來認識作品內容;最后則是從樂器表現力上來說明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內涵,并結合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決辦法以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欣賞水平及鑒賞力度。
參考文獻:
[1]趙嬋.初中音樂樂感和音樂鑒賞教學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