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雯琳,曾憲禮,李 娟
(1.南昌師范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32;2.江西財經大學 藝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2;3.南昌師范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32;4.南昌師范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32)
旅游演藝是旅游“六要素”之“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與“文化藝術”的完美結合,兼具旅游與文化的雙重魅力,其主要依托旅游景區或景點,開展極具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注重游客體驗性和參與性的、沉浸式、多元化的實體演出活動,是旅游景區發展夜間經濟、留住游客、延長消費時間的重要載體。自2004年我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在桂林成功開演以來,“旅游演藝”這一名詞被各大媒體爭先報道,旅游演藝作為新興產業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并逐步成為引人注目的新風景]。隨后旅游演藝以其獨特性、地域性、娛樂性,能通過現實需要不斷滿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體驗感,在國內各個旅游景區不斷涌現,《宋城千古情》、《井岡山》和《長恨歌》等演藝產品也相繼誕生,旅游演藝在旅游產業中變得尤為重要,地位不斷提高。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是“詩”與“遠方”的完美結合,既可以讓文化走向“遠方”,也能讓旅游充滿“詩意”。旅游演藝作為文旅融合的新業態、排頭兵和重要呈現方式,近年來不斷快速發展,從2013年至2017年短短5年,我國旅游演藝節目臺數、場次、觀眾數、票房數分別增長了43%、61%、145%和128%,達到268 臺、85753 場、6821 萬人次和51.5 億元,旅游演藝逐步成為旅游景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2019年3 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關于促進旅游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旅游演藝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凸顯了文旅融合的強大動能,為進一步發展旅游演藝事業注入新的血液。
江西省位于我國東南部,是江南“魚米之鄉”,自古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江西生態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高,境內名山大川大河眾多,廬山、龍虎山、井岡山、鄱陽湖等聞名海內外;歷史文化悠久,底蘊深厚,是儒學文化、禪宗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集聚之地。旅游資源豐富,紅色文化、綠色文化和古色文化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江西省“三色”文化旅游資源,為開展紅色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行、商務旅行、鄉村旅游和全域旅游等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近年來,江西省不斷推進旅游強省戰略,全面布局、統籌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旅游營商環境、基礎設施等不斷完善,市場態勢發展良好,旅游年接待總人數逐年增加,這極大地促進了旅游演藝的發展,同時,旅游演藝也促進了景區從門票經濟到產業經濟、觀光游覽到休閑度假轉變,旅游演藝讓江西旅游迸發出更大的光彩。
據《2018 中國實景演藝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8 年全國實景演出共計78 臺,其中5A 景區共計打造了31 臺實景演藝,且主要分布在我國中西部地區,江西省是其重要力量之一。2008年第一臺演繹紅色經典的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順利開演,開啟了江西省旅游演藝產業的新篇章。十幾年來,江西省高度重視旅游演藝的發展,旅游演藝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一大批旅游演藝項目應運而生,從吉安的《井岡山》、《記憶廬陵》到九江的《春江花月夜》、婺源的《夢里老家》、鷹潭的《尋夢龍虎山》、南昌的《滕王宴樂》,再到上饒的《天下三清》、武寧的《遇見武寧》、撫州的《尋夢牡丹亭》、宜春的《明月千古情》等,江西省旅游演藝項目遍地開花(詳見表1),2020 年1 月6 日,贛州的《浴血瑞金》面向大眾正式營業,江西省又多了一個紅色實景演藝項目。
十幾年來,江西省旅游演藝項目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其題材也由單一到多元,從紅色文化到道教文化,從鄉愁文化到戲曲文化,從“陽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均為海內外游客朋友講述了精彩的“江西故事”,匯成了一幅“江西風景獨好”的大美江西景象。

表1:江西省特色旅游演藝項目匯總表

據2019 年江西日報報道,紅色經典實景演藝項目《井岡山》10 年來屹立不倒,演出近2300 余場,接待的觀眾高達300 多萬人次;《尋夢龍虎山》自2015 年4 月28 日開演以來,截至2019 年3 月演出達到1300 余場,觀看的人次將近1000 萬次,并獲得“2014 年國家文化重點項目”,獲得2015年度全國旅游優選投資項目;以山為景、以水為臺的《夢里老家》從2015 年公演以來,截至2019 年,這四年間演出900 多場,接待的觀眾110 多萬人次;滕王閣夜游項目之《滕王宴樂》,自2016 年8 月26 日公演以來,僅兩年時間,接待的游客便已超過13 萬人次;以湯顯祖名著《牡丹亭》為藍本的《尋夢牡丹亭》,2018 年9 月25 日在江西撫州文昌里進行公演,截至2018 年年底,3 個月時間接待游達2 萬多人次。江西省的旅游演藝節目,每一臺都有其特殊意義,部部堪稱經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駐足觀看,為推動江西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江西省高度重視旅游演藝的發展,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江西省旅游演藝產業發展已經有了新的突破,旅游演藝市場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旅游演藝市場正處在發展期,同時也處在躁動期,但江西省旅游演藝發展也存在著起步晚、缺乏優質品牌和高端人才以及競爭激烈、成本控制困難等問題。
旅游演藝項目規模普遍較大,投資很高,動輒幾千萬,多則上億。在旅游演藝的劇場設計上,追求大畫面,很多旅游演藝的演出劇場占地面積較大,而且參演的人數比較多,很多演藝的演員多達幾百人。如《尋夢龍虎山》投資3 億元,耗時兩年,以龍虎山風景區為舞臺,觀眾乘坐小船行進式地游蕩在龍虎山仙境風光之中欣賞演出;《井岡山》在2007 年投資近1 億,耗時一年半,選址在井岡山10 萬平方米的山水劇場內,由600 多名演員進行演出。不管是實景類演藝還是主題類演藝,在舞美效果上都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在舞臺的造型、燈光、音效、LED 電子屏、特效等硬件設備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運用了現代化多媒體聲光電等技術,把聲光電對人的感染力發揮到極致,極大地增強了游客的觀看體驗,但是龐大的資金投入顯然增加了公司的財務負擔,一旦對市場研判失誤,則會給公司帶來難以預計的財務危機。
旅游演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人才稀缺這一問題已經逐漸凸顯。旅游演藝管理及策劃人才不足嚴重影響到旅游演藝產業的發展。旅游演藝管理人才大多集中在發達城市,江西省經濟與發達城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流失嚴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旅游演藝產業的發展。另外,由于藝術方向培養人才的費用比較高,導致專業人才參演費用較高,所以在演員中受到專業訓練的人占比較小,演出角色大部分由當地的居民扮演,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十幾年來,江西省旅游演藝項目從無到有,由點到面,遍地開花,部分旅游演藝項目已經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如《井岡山》、《尋夢龍虎山》和《明月千古情》等,自開演以來均斬獲不錯的口碑,但部分區域的旅游演藝項目也存在簡單模仿、生搬硬套、急功近利的現象,觀眾體驗感和社會認可度均有待提升;同時,江西省旅游演藝的品牌知名度與“江西風景獨好”的整體形象品牌要求相差甚遠,“江西風景獨好”品牌具有豐富的內涵,不但包括景觀獨好、生態獨好、人文獨好、服務獨好等,也應包含“演藝獨好”,從而進一步提升“江西風景獨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江西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包括非遺民間藝術、古村建筑、自然景色等。優秀的旅游演藝項目的打造必然要經過對本地文化的解讀、重塑和創造性表達,是對地方文化的功能轉化和價值挖掘。旅游演藝對作品本體的要求極高,需要創作者具有靈敏的市場嗅覺,對觀眾心理和需求有極強的把握能力,要了解所在地區和民族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最后還要有極強的故事講述能力。那些沒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精髓,雖然場景華麗但是內容比較空洞的旅游演藝項目,無法長久吸引游客。
資金問題是各個行業發展的第一要素,而旅游演藝項目的規模大、投資風險高、投資金額大,如何吸引投資和合理利用資金成為旅游演藝產業長期發展的關鍵。首先要拓寬項目投資的方式,要將旅游演藝項目列為地方對外招商引資的重點推介項目,尤其要切實吸引省外境外戰略投資集團、大型旅游集團和文化企業來贛投資旅游演藝,使旅游演藝實現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標準管理;鼓勵省內有實力的文化旅游企業采取參股、聯營、合作等方式,投資旅游演藝;吸引社會企業、有影響力的藝術家等對其投資,打破傳統的資本運行模式,形成多元化的資本運轉體系;支持行業內有影響力的藝術家、編劇、導演等個體參與經營。此外,在吸引資金的同時,與相關設備公司進行合作,減少支出。
人才是發展旅游演藝產業的基礎,首先要形成強有力的人才集聚效應。要創新人才培訓機制,根據需要定期開展一些與演藝產業有關的知識講座,提升非專業性演員的素質,并且培養經營和管理型儲備干部人才;實行一人一議政策,吸引編劇、演員、管理經營、規劃人才等高層次人才,為旅游演藝發展打造一支專業型人才隊伍;優化人才工作環境、提高文化參與者的待遇,做到人文留人、待遇留人,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為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環境,用和諧的團隊精神凝聚人才。
文化是品牌的靈魂,品牌是文化的載體。現如今品牌戰略已經成為全國甚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江西的旅游演藝項目在省內小有名氣,但是在全國的名聲并不大,目前缺乏代表性的旅游演藝項目,沒有產生品牌集群效應,僅靠旅游演藝項目把游客吸引過來存在一定難度。因此,要找準文化方向,打造精品、樹立品牌。品牌是質量的保障,同時也是一種手段,這種手段可以凸顯旅游演藝產業的獨特性,為旅游景區帶來市場優勢。讓游客在旅行結束后仍然留有深刻印象的演出往往都是一些高品質且體驗感好的旅游演藝項目。樹立品牌可以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吸引游客消費,增加旅游收入。用品牌來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是發展旅游演藝產業的有效路徑。
江西省是紅色土地,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和獨特的文化資源不僅能提升旅游景區的吸引力,還能豐富旅游演藝的文化內涵。旅游演藝應當深入挖掘當地的地域性、民間性、傳統性文化資源,通過原創性的藝術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著重展現旅游景區的人文之美。旅游演藝的節目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對優秀的民族地域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創作出新的文化藝術節目,為演藝輸送新鮮的血液,使演藝更具有新鮮感、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近年來,江西省高度重視旅游演藝的發展,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江西省旅游演藝產業發展已經有了新的突破,旅游演藝市場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在發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對本土資源缺乏深度挖掘、專業人才極度缺乏、品牌效應不夠明顯等。因此,江西省要發展旅游演藝產業需要依托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大力培養相關專業人才,把旅游演藝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