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琪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
農業保險的出現主要是服務于農民,通過維護農民利益,進一步保障社會穩定發展。農業保險主要是針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受到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時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以此來降低農民的經濟損失。農業保險自成立以來,對于農業的穩定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隨著農業保險的發展,一些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工作的有序推進。
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呈現出上升的發展態勢,但農民投保率卻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為農業保險費率高出農民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農民辛苦一年獲得的收入有限,但一些地方農業保險費率相對較高,這也導致農民投保意愿較低。另外,當前農民務工渠道增加,農業收入在農戶收入中的占比下降,這也導致農民承受農業風險的能力增強,因此在保費較高的情況下不愿意投保。
任何保險的險種都需要做到多樣化,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投保人的多樣化需求。但當前農業保險險種過少,針對自然災害和意外損失的分類不明確,這也導致現有險種無法滿足農民多元化的投保需求,對農民的投保體驗帶來較大的影響。導致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業保險公司針對險種開發積極性不高,再加之農業自身的特殊性,新險種開發難度大,這也導致農民投保積極性不高。
農業保險的順利發展離不開完善法律制度的支撐,這樣在具體工作中任何問題都能夠做到有法可依,從而降低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的糾紛,實現對投保人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但當前法律法規中,農業保險專門的法律缺失,農業保險公司和農民投保人都會受到一定的制約。特別是一些賠付額度較低的農險,一旦發生爭議,訴訟成本較高,這也是導致農民投保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
農業保險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具體的監管職責由保監會負責。但保監會整體工作量較大,任務量相對較重,而且農業保險自身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這也導致保監會在針對農業保險履行監管職責時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從而制約了農業保險的發展,使農民投保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在當前一些地區,農業保險機構甚至存在與農業辦事機構配合,套取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情況。如一些保險工作人員通過自行代墊保費,同時也向村干部進行承諾有償代墊保費、支付信息或是其他費用的行為,然后向保險公司謊報自然災害,以此來套取國家補貼資金。這種情況的發生與監管不到位有直接的關系,而且在實際針對農業保險監管工作中,針對虛假理賠無法實現有效判斷和精準識別,這也對農業保險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許多問題存在無法及時解決的現象。
當前農業保險發展緩慢與保險費度較高具有直接的關系,而且由此而導致的地區不平均現象也對農業保險發展造成較大的抑制作用。而且在較高的保險費率下,農民投保壓力較大,這必然會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對于農業保險而言,需要科學確定保險費率,同時還要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運用大數據分析長期以來積累下的保險經營數據,以此來確定合理的保險費率,確保能夠讓農業保險經營者和農民都能夠接受,平衡好雙方的利益關系。在確定保險費率時,需要結合農戶的分布情況,由于當前我國農戶分布具有規模小及經營分散的特點,因此宜劃定同質區域來確定保險費率,通過在同質區域范圍內尋找一個平均值,大多數農民都能夠接受,這樣農民也能夠更愿意和放心進行投保。
農業保險公司在進行保險產品開發時,需要與當地農民的具體情況相結合,確保產品具有一定的共性,使其能夠滿足大部分區域農民的投保需求。對于一些具有較強特殊性的地區,宜設計的保險產品也要增強針對性,并只提供給這一特殊地區農民進行投保。同時農業保險公司還要加快推進服務的創新,農業保險工作人員需要給予農民充分的尊重和認可,耐心為農民進行講解,針對每一個險種的利弊要幫助農民進行分析,并結合農民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最符合的險種。對于保險企業而言,保險理賠中要重視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進一步提高現場勘查能力和理賠效率,并對承保和理賠的程序進行簡化,一旦發生災害要及時處理和盡快給予賠付,幫助農民及時搶險救災和恢復生產,降低災害所帶來的損失,進一步促進農民參保意識的增強。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方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也導致農業農村發展差異性較大。在農業保險設定方面必然要存在不同,具體要以各地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進行設置,并構建多元化的農業保險體系。而且對于當前農業保險的發展而言,政府部門需要對各大保險公司給予鼓勵和支持,使各保險公司能夠積極開展多樣化的保險業務,全面促進農業保險體系的多元化和多渠道發展。
在農業保險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大資金方面的支持力度。農業保險投資過程中,政府需要給予有效的扶植,鼓勵相關金融機構的投資的支持。農業保險公司存在虧損情況時,政策性銀行需要給予有效的幫助。由于農業保險作為政策性保險,為了能夠使農業保險充分的發揮出積極作用,政府部門需要給予有效的支持,并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工作的有序發展。在當前農業保險發展過程中,由于專業化人才較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保險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制約。因此各高校需要重視對農業保險高尖端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彌補市場發展過程中對農業保險專業化人才的需求。但受制于農業保險業務非盈利性的特點,因此愿意學習農業保險專業知識的人才較少,這還需要國家做好引導工作,有效的解決當前農業保險人才缺乏的問題,為農業保險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于農業生產安全與國家糧食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國家需要準確對農業生產發展進行戰略定位,并基于國家宏觀調控和結合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加快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補償額度及水平,為農業保險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政府還要積極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針對農業保險發展滯后的區域要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并實施差異化的政策補貼,以此來促進不同地區農業保險工作的有序發展,充分發揮出農業保險的重要作用。政府為了能夠在農業保險工作發展中發揮出重要職能作用,需要時刻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并做好宏觀調控統籌規劃,給予農業保險的發展相應的經濟支持,并為當地農民提供適當的保費補貼,有效的緩解農民經濟壓力,激發農民投保的積極性,為農業保險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重要的保障。
為了能夠促進農業保險工作的有序推進,國家和政府需要針對農業保險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并積極設立農業保險監管部門,針對農業保險公司要定期進行巡檢,確保其履行好自身的義務。監管人員還要深入基層,走訪農民,并對農民對農業保險的滿意度進行調研。在實際監管工作中,針對于保險工作人員套取補貼資金和虛擬理賠等問題,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做好取證工作,具體可以基于時間、人為和地域等因素作為取證工作的切入點,采取多種舉措來防范和懲治農業保險工作的職務犯罪行為。另外,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需要強化監督,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將監督、問責、查處和曝光等手段相結合,深入農民群眾中,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解決,充分的發揮出監管部門的重要作用。另外,監管工作人員還需要針對日常監管工作定期進行匯報,并重視自身能力的考核,從而更好的履行好對農業保險的監管職責。
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建設過程中,農業是極為重要的力量。為了實現農業的健康發展,保障農村的長治久安,需要保護好農民的利益不受侵害。針對于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易受到自然災害及意外情況的問題,需要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重要作用,積極幫助農民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增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目前農業保險發展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積極采取有效的優化措施,全面推進農業保險工作的順利開展,這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