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德吉 西藏廣播電視臺
播音主持臨場反應能力優化價值如下:其一,提升個人職業素養,肩負節目順利播出責任,為提高節目質量奠定基礎;其二,優化觀眾參與互動或觀看節目的感受,達到為觀眾提供優質播音主持服務的目的;其三,通過優化播音主持的臨場反應能力賦予電視節目趣味性與娛樂性,同時基于播音主持臨場反應提高節目熱度,使電視節目能被更多受眾所關注,制造熱點話題,助推電視節目穩健發展。
播音主持人在節目中會陷入諸多類型非設定情境,這與現場環境、舞臺布置、設備設施、節目流程、參與人員等因素有關,只有播音主持具備臨場反應能力才可以化解節目危機,使節目質量不受突發事件影響。例如,楊瀾曾在一檔節目中不慎踩空臺階并滾落到臺下,楊瀾此時鎮定自若,待重新登臺后依舊優雅從容的說道:“真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我剛才的‘獅子滾繡球’滾的還不夠熟練吧?但接下來的節目是不會讓諸位失望的……”楊瀾幾句自嘲的話不僅化解了尷尬,還順利將觀眾的注意力放在了節目上,繼而凸顯其臨場反應功底。再如,在近期《快樂大本營》中阿Sa 玩“我畫你猜”的游戲,節目組給出“T、S”兩個字母,并利用其組詞畫圖由他人猜詞語內容,阿Sa 畫圖并引導他人猜出詞語為“Twins Fans”,這與游戲設定規則存在出入,此時何炅做出反應說此詞還可解釋成“團粉”,繼而助力阿Sa 順利完成游戲。
播音主持臨場應變的特點有以下幾個:一是實時性。在節目進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反應并解決問題,確保節目能順利進行;二是服務性。播音主持的服務對象包括節目制作方、嘉賓、觀眾等,通過隨機應變滿足各方需求,如制作優質節目需求、觀看節目需求、參與節目需求等;三是功能性。以楊瀾化解自己滾落臺階的尷尬為例,其目的是轉移觀眾注意力,同時回歸節目正常流程,保障節目不受突發現象干擾,體現播音主持人的功能作用;四是優化性。播音主持除在臺上運用臨場反應能力解決問題外,還可利用此能力抓住節目閃光點,讓節目展現華彩,達到優化節目效果的主持目的[1]。
播音主持若想在節目中解決突發問題需對節目形式、內容、編導意圖、觀眾特點等方面有所了解,加之以往從業經驗對節目中可能出現的狀況有所預見,在此基礎上做好準備,繼而增強個人臨場應變能力。基于此,播音主持可參與節目策劃,在節目誕生之初貢獻一份力量,為發揮自身優勢奠定基礎。
播音主持專業性較強,需主持人具有團隊合作、開拓進取、敬業等精神品格,還需掌握藝術語言創作基礎理論知識及人文科學等內容,能系統性運用基本理論,如播音創作、播音發聲、普通話語音等,具有即興口語表達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過硬的專業是播音主持增強臨場反應能力的必要條件,主持人“靈光一閃”的瞬間是知識及技能共同作用下的結果,雖是偶然一瞬但亦具有必然性。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樹立自主發展意識,不斷學習專業技能,同時明晰個人能力短板并加強專項訓練,旨在為應用臨場反應能力化解節目危機做好準備。
第一,播音主持在節目中要保障身體健康且精神狀態良好,以免因身體不適分散精力無法預判、發現、規避問題;第二,播音主持需有良好的心態,汪涵在節目中曾說“草在結它的籽,風在搖它的葉,我們站著什么都不說,就十分美好”,這是他摘自顧城詩集的一句話,用以說明節目中主持人的定位,在節目正常推進的基礎上舞臺焦點并非播音主持人,而是嘉賓與觀眾,尤其是有多位主持人的情況下不可想著多搶話,要賦予節目秩序性、和諧性、完整性,繼而為播音主持臨場應變能力的應用與發展給予支持;第三,播音主持需合作態度良好,明晰個人在節目中的站位,積極與制作部門配合,繼而為其臨場應變提供條件[2]。
倪萍曾在節目中說過主持春晚的一些回憶,1991 年的春晚賀電倪萍拿到的是白紙,面對白紙倪萍并未表現出慌張,用專業素養化險為夷,順利完成讀賀電的主持任務。除增強臨場反應專業性外,播音主持還需能運用專業技能解決隨機問題,主要源于節目中的意外情況不盡相同,無法僅用語言組織能力、即興播音技巧等素養規避節目事故,需播音主持時刻保持專注,能沉浸在節目中,以便發現問題迅速應對,達到優化播音主持臨場反應能力的目的。
汪涵曾在《歌手》這檔節目中“救過場”,面對節目中孫楠突然做出退賽這一決定汪涵先從節目賽制、觀眾感受角度出發予以說明,使觀眾能不對《歌手》這個節目產生質疑,同時穩定觀眾的情緒,引導觀眾繼續參與節目,而后汪涵從孫楠的角度出發表示捍衛其抒發己見的權利,認為孫楠可以在此刻作出退賽決定,還希望孫楠可以用觀眾的身份支持其他歌手向“歌王”進軍,繼而讓其他歌手亦可接受孫楠的決定,有針對性及全局性的化解了節目危機。基于此,播音主持優化臨場反應能力需率先縱觀全局,在此基礎上找到產生問題的癥結之所在,抓住隨機應變的關鍵點,繼而履行主持使命,完成節目主持任務。
董卿曾在主持某場活動過程中出現過嘉賓遲遲不登場的現象,她先是開玩笑的問道“這怎么還不來啊,到底是住的哪個酒店?”此時觀眾情緒有些波動,有些觀眾還起哄讓董卿唱歌,她機智的說道“主持人都是說的比唱的好聽,我要是唱了,明天報紙搞不好會說我說的不好,只好現場賣唱了,不如這樣,我給大家出一道腦筋急轉彎,大家要是答對了我就唱。”而后董卿在給大家猜了謎后又清唱了《但愿人長久》,她優美的歌聲受到觀眾的肯定,繼而順利為嘉賓到場拖延了時間。通過對董卿臨場應變事件進行分析可知,播音主持需將觀眾視為主體,感受觀眾情緒,滿足觀眾合理需求,還需根據觀眾的喜好引入文化元素,如民俗傳統、生活習慣等,拉近觀眾與播音主持人的距離,確保臨場應變人本性及服務性兼備,繼而提高播音主持的臨場應變有效性[3]。
首先,播音主持需明晰臨場應變的意義,從節目制作角度來講播音主持臨場應變所使用的技巧及內容要與節目基調一致,例如綜藝節目可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化解危機,若是宏大且莊嚴的節目則不適合盲目的開玩笑,以免破壞節目的和諧性,繼而助力播音主持調整定位,為其提升臨場應變能力奠定基礎;其次,播音主持需樹立正確“三觀”,將個人意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關聯在一起,通過臨場應變確保節目符合主流審美標準并能傳遞“正能量”,發揮節目宣傳教化優勢,使節目能在觀眾中產生正向影響,同時可將播音主持道德修養轉化為提升臨場應變能力的一大動力;最后,播音主持需具有規則意識,遵守職業規范,用行業標準嚴格約束個人言行,將臨場應變與“抖機靈”區別開來,要知道對答如流并不能起到隨機應變的作用,還可能因此使觀眾對節目產生不好的印象,降低節目在觀眾中的影響力。這就需要播音主持在提升臨場應變能力的過程中講究方式方法,對播音主持這個工作崗位懷揣敬畏之心,受行業規范引導、監督、約束,繼而不斷提升播音主持的臨場反應能力[4]。
第一,播音主持需參與到節目策劃進程中,這一點在有些節目誕生的過程中容易被輕視,僅將播音主持視為“串場者”,認為播音主持只要熟悉串詞即可,這嚴重影響其臨場反應能力的發揮與發展,基于此要在節目策劃中保障播音主持有一席之地,在此基礎上發揮其優勢,確保播音主持明晰節目流程、性質、目的、內容、形式,繼而預見節目可能出現的突發事故,以此為由制定應急主持預案;第二,播音主持管理需具有系統性,強化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根據國家法規制定崗位標準,對播音主持人提出較高要求,如播音主持人需普通話測評一級乙等以上,出鏡記者普通話測評需二級甲等及以上,同時具備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形象氣質。除入崗標準嚴格外,還需健全崗位績效考核機制,旨在引領播音主持提高個人能力,明晰崗位要求,在要求助推下學習成長,能根據考核結果改進播音主持方式與理念;第三,播音主持綜合管理體系需具有發展性,主要源于不同時期節目制作需求存在差異,對播音主持的要求不盡相同,例如當前網絡直播晚會層出不窮,播音主持臨場應變能力可能會成為相關晚會宣傳的熱點話題,以朱丹口誤將古力娜扎叫成迪麗熱巴為例,微博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自然增加“Cosmo 時尚盛典”的曝光度,朱丹說“sorry”這句話還被做成段子供全民娛樂,網絡時代對播音主持“翻車”的包容度可見一斑。這就需要播音主持綜合管理體系隨之優化升級,一方面注重網絡節目的管控,另一方面引領播音主持加強網絡節目臨場應變能力,繼而為新時代新類型節目的良性發展給予支持[5]。
培訓是播音主持臨場應變能力有效強化的主要舉措,這就需要專職部門制定科學可行的培訓方案,聚合利于播音主持能力發展的資源,引領播音主持解析臨場應變案例、掌握隨機應變方法、明晰臨場應變要求,繼而通過培訓良性發展。除制定培訓方案外,專職部門還需注重培訓方式的創新,例如依托網絡創編微課,為播音主持運用閑暇時間“充電”提供條件,利用視頻、文本、圖片等載體輸出培訓內容,使培訓更為直觀,達到優化播音主持臨場反應能力培訓效果的目的。再如,當今社會可為播音主持持續深造提供機會,基于“校企合作”為播音主持學習前沿理論及提升專業技能搭建平臺,將繼續深造視為獎勵表現突出播音主持的一種方式,引導播音主持追求卓越,繼而營造良好的播音主持臨場反應能力自主發展氛圍。為使培訓效果更優專職部門需注重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反觀培訓對策優劣,為進一步改進培訓對策提供依據,旨在緊跟時代腳步、國家規定、行業要求、播音主持能力發展動態提升培訓水平,整合培訓資源,規設培訓方案,加強培訓管理,繼而通過培訓有效提升播音主持臨場應變能力[6]。
綜上所述,播音主持臨場應變能力的有效應用具有提高節目質量及提升服務水平的積極意義,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將知己知彼、專業過硬、狀態良好視為臨場應變能力發展的要點,在踐行人本性與服務性兼備、全局性與針對性兼備、專業性與隨機性兼備原則的基礎上增強臨場應變能力,還需樹立正確的播音主持意識,完善節目綜合管理體系,加強配音主持培訓,繼而落實強化播音主持臨場應變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