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峰 廣西新聞網
傳統紙媒的代表之一就是報紙,所具備的特性有選擇性、權威性以及可信度等,并且作為紙質承載媒介,具有很高的收藏性,能夠滿足人們的閱讀體驗,而這也成為相較于其他媒體的發展優勢。新聞短視頻的發展,不僅象征著傳統紙媒發展道路的拓寬,也預示著傳統媒體與新穎媒體的融合發展,為媒體的未來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道路與更加新穎的模式。在未來,傳統紙媒想要獲得更多生存條件與發展優勢,就要充分調整發展方式,改變傳統模式,不斷借鑒與總結媒體發展經驗,在互聯網背景下探索出屬于自己的領域。
在今年,我國互聯網的信息中心(CNNIC)結合實際調查發布了第四十七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在《報告》中闡述了,直到2012 年年末,我國的整體網民以高達9.89 億,而結合實際數據來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已經呈現70.4%的數據。其內包含視頻用戶數量為9.27 億,超過了總體網民的九成。網民中的視頻用戶占據了8.73 億,超過網民總數半數以上。短視頻的傳播指數已經趕超了微博、微信。媒介融合的時代下,各媒體都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新聞與短視頻的融合也刻不容緩。
傳統紙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紙質載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應用,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為“去紙閱讀”日盛。一直以來作為信息媒介的渠道優勢嚴重失靈成為紙媒不得不面臨的嚴峻挑戰。此外,紙媒廣告呈斷崖式下滑,“二次銷售”模式難以為繼,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紙媒發展陷入困境。主動融入互聯網傳播中,推動傳統紙媒轉型是媒介融合和媒體競爭的必然結果,也是挑戰與機遇相容的產物。近些年來,以傳統紙媒為業務核心的傳媒集團從上線數字報紙起步,到逐步拓展報網微端等多平臺傳播矩陣,形成紙媒數字化發展的新格局。通過報網融合互動,傳播深度得以延伸。近年來,短視頻的異軍突起,則讓傳統媒體的媒體融合多了一個新方向。
結合28 屆我國新聞獎的評比實況來看,根據廣西日報傳媒集團選送的《柳州融水突圍記丨廣西日報記者“失聯”數十小時,在穿越40 處塌方后發回災區最新畫面!》為短視頻獎項代表,收獲了媒體融合的一等獎項。廣西日報充分的發揮了以內容取勝的優勢,借助互聯網對媒體的幫助,把紙媒記者通過奮進而掌握的第一手新聞信息,如干部下鄉鎮營救,以及自救的相關視頻在指定時間內發表出來,視頻中鄉村干部不畏塌方危險,經過前后兩次突圍完成了對群眾的營救,故事的內容非常感人,經過發布后,在業界內收獲了眾多反響。經過業內點評,作品非常真實且有深度。眾媒體紛紛轉發至自己的微博以及客戶端等,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共鳴與感動。
2019 年6 月16 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凌云縣夜晚期間遭受到了特大暴雨的侵襲,當晚居民不知此暴雨會引發災難,大多數還在熟睡中,但自然災害悚然將至。在發生災害后,廣州媒體客戶端及時地報道了此消息,在報道中用圖文以及現場短視頻的方式,對災情的實際情況與后續工作做出了真實、及時的報道,并將書記黃文秀因為營救而導致的失聯、遇難講述出來,在第一時間內將內容記錄并報道給廣大群眾。此報道一出,在業界內引發了許多感嘆。因為報道的內容真實,且引人深思,所以獲得了我國新聞獎的一等獎項。
在傳播途徑遭受沖擊的背景下,網絡平臺為紙媒新聞短視頻帶來了實踐機遇,通過各類客戶端來實現新聞信息的傳播,這一種新型的媒介形態成為紙媒發展的趨勢。紙媒短視頻的發展起步較晚,最早在2016 年,才開始在我國發展,而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漸成為了各大紙媒的必備模式。結合傳統紙媒發展歷史來看,2016 年新京報社通過“我們視頻”宣告了利用直播與短視頻來報道新聞熱點與內容的理念,走出了傳統紙媒發展標志性的一步,在發展中,借助了自身傳統媒體的優勢,通過結合媒體大的發展趨勢,進行自我發展的創新與目標制定,從而實現突破,邁向了新的傳統紙媒發展方向。與此同時,深圳報業融合了原有發展優勢與發展條件,通過新媒體的方式來講述深圳故事,以新聞視頻為主打對象。再如,知名度較高的浙江日報,啟動“新聞視頻化,視頻專業化”融合業務,通過全媒體客戶端向社會推出影音影像類視頻產品,以“浙視頻”的方式全新的映入讀者眼簾,為讀者帶來最新穎的新聞熱點內容。
由此可見,傳統紙媒想要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就要充分明確自身所具備的條件,并牢牢把握媒體大方向發展趨勢,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目標,充分將傳統紙媒的權威性高、選擇性強等優勢與新穎媒體的網絡渠道、及時性等優點結合,擴大發展路徑,增強紙媒的生存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在具體發展中,傳統紙媒實現新聞短視頻發展所必備的條件主要如下:①實現視頻內容專業化與精品化,為受眾提供更加有深度的內容。②將紙媒的權威性與真實性結合新聞短視頻的及時性與便捷性。③找準市場定位,提高新聞短視頻的精準性。④構建集約化模式。加強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性,通過共享資源、技術等,構建集約模式,實現發展共贏。5.加大人才、設備、技術投入。擴大人才招聘范圍,面向社會招收專業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人才。提高在設備、技術方面的投入,致力于做出更加精細化的內容,滿足大眾綜合口味需求。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穎媒體,都是時代的產物。報紙、電視與廣播等都是在時下最新穎技術的背景下誕生的,雖然數字時代不斷滲透,但是在當今傳統媒體仍然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見,想要實現傳統紙媒的生存能力與競爭力的提升,就要充分將傳統紙媒優勢與新聞短視頻充分融合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逐漸完善。自新穎媒體出現以來,為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無論是傳播途徑還是新聞模式,都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口味。但是新媒體出現,也為傳統紙媒帶來了極大的價值,不僅影響著傳統紙媒的發展,還促進了傳統紙媒的創新。新媒體的產生為傳統紙媒的發展提供了進步的驅動力,新穎的技術、雄厚的新聞資源,再加上傳統紙媒特有的公信力,讓傳統紙媒的革新發展擁有了不倒的條件。
例如“梨視頻”的編輯張巍曾經說過“針對資訊類的新聞短視頻來講,關鍵內容就是要有效地獲得核心資訊,掌握重點內容。”而這一特點正是傳統紙媒的強項。例如,作為傳統紙媒創新發展的領軍隊伍“我們視頻”來說,在2018 年的就已累計創造了2 萬余條短視頻,直播場次高達300 余場,在全網中的播放量已經超過500 億,相比2017 年來講,短視頻的播放量高出5 倍。在2018 年中,單日短視頻產量高達100 余條,在新聞短視頻領域發展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成效。其視頻內容種類非常多,例如快訊、直播、國際、原創等,并且不同的種類設有專業部門。通過“有料”“局面”等多種話題欄目為大眾提供新鮮的新聞內容,新聞內容覆蓋包含了社會熱點、民生、剛需等綜合性內容,內容的制定符合不同的定位、受眾矩陣等。將傳統紙媒的優勢充分利用在了新聞短視頻中,既堅守了主流媒體的職責,還實現了突破創新。
再如“楚天視頻”在原創短視頻中加入了自己的片尾、片頭等,并將短視頻的時間控制在一分鐘之內,日常的新聞以原創形式發布,在重大事件方面通過商議、策劃再發布來跟進。為了滿足外交部的要求,在2018 年,楚天視頻通過制造“你好,這里是湖北”等系列欄目,來創辦自己的特色欄目“武漢請回答”,緊跟熱議話題,通過對路人的采訪,將采訪內容剪輯成為短視頻,供讀者閱覽。“深圳特區報”的客戶端,專注于打造專題精品與重點欄目,在內容上注重專業性與精品化。在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傳統紙媒要充分明確當下大眾的需要,將大量的信息專業、精簡、深刻地在短視頻中體現出來,才能增加紙媒新聞報道的深度與精度,滿足大眾市場的需求。報紙在社會中的功能不僅是轉播信息,更要為不同領域的人提供熱點與專業技能、知識等內容,從而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為社會作出積極、健康、正能量的影響作用。例如,在2019 年的熱點新聞“消防車救援途中遇阻,司機攔路為消防車清路”的視頻,司機行為一度受到網友點贊熱評,此視頻在經過上傳后播放量一度超過100 萬,并且紛紛被頭條新聞、新華網等主流媒體轉載,累計播放量達到了1263 萬次,收獲了72 余點贊數量。傳統紙媒正是借助了公信力、權威性等特點,不斷傳播著正能量。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新聞內容逐漸多樣化,發展空間與方向也多了無限的可能性,即使是原本枯燥的內容,經過圖文、短視頻的形式,依舊能夠收獲較高的關注度,為人們提供更加新穎的閱讀形式。
就當前以短視頻為主的客戶端媒體來看,紙媒短視片傳播的領域內,以特色、新穎著稱的主流媒體不在少數。例如“我們視頻”,就是在維持了創新發展的基礎上,堅持著特色與質量,通過專業、全面的新聞報道收獲受眾好評,在媒體領域中兼具著創新與特色的優勢,成為當下紙媒領域中的優質媒體。
但是,短視頻新聞并非如電視媒體的新聞縮減一般,也不像廣播媒體中的移動音頻那般單一,而是極具交互性、專業性的產品。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聞類型,要把視頻的采集與制作加強縮減,充分滿足人們及時性、碎片化的閱讀特點。而這種形式,為紙媒新聞短視頻賦予的是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在短視頻制作中,只需要將視頻剪輯,加入相應的問題,就可以創造出新聞短視頻的形式。例如,當下最熱門的短視頻軟件——抖音,只需通過15 秒的視頻時間,就可以實現信息傳遞,讓人們記住新聞的內容。這種形式雖然可以增加新聞的關注度,但同樣為紙媒新聞短視頻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性。簡短的15 秒時間就要將內容全部傳遞給受眾,需要編輯人員具有較強的內容濃縮能力,在短時間內通過畫面將新聞表達給受眾群體,并傳播正能量的觀點與評論。
結合當前傳統紙媒存在的問題來看,在創新發展中受到的阻礙主要有:①短視頻制作、編制人員多為傳統紙媒員工,不具備視頻制作經驗。②技術與理念較為落后,不能全面認識新聞短視頻的優勢,所以不能徹底落實。③缺乏專業的人才,不能滿足紙媒新聞短視頻的發展需求。例如,在主流紙媒新聞短視頻發展中,經常呈現的是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同時,在媒體融合的時代下,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播放者,拉低了新聞短視頻的市場門檻,這對紙媒專業媒體人的綜合能力考驗更加嚴峻。無論在新聞的選材方面,還是內容編制、表達角度、評價方式等方面,需要專業人員更具專業素養與水平,才能捍衛傳統媒體的權威。在具體工作中,要求人員具備創造性思維與敏銳的新聞探究能力,專注于做出時代下的新聞爆款短視頻。
在互聯網時代下,紙媒新聞短視頻的發展趨勢是無限大的,但同樣也是面臨沖擊的。比如,上海東方衛視在2019 年因為受到互聯網的沖擊,沒有實現創新變革成功,而陸續關閉了兩個頻道欄目,這也預示著繼傳統紙媒之后,電視臺在互聯網背景下也需要積極變革創新,將新媒體融入到主流媒體的發展理念中。傳統紙媒想要在時代下獲得更強的生存能力,就需要明確時代發展的趨勢,牢牢把握傳統媒體的優勢,并與新媒體實現融合,不斷創新,才能增強生存能力,提高競爭力。例如,在縣級融媒體的推動下,廣電媒體已經實現了新聞短視頻的創新與深度融合,經過長期的探索與積累,已經擁有“看看新聞”“央視新聞”等短視頻平臺,在行業內與社會中已經收獲了不小的反響。而紙媒新聞短視頻的發展,也會成為傳統紙媒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并逐漸迎來競爭的階段。
在媒體大環境中,傳統紙媒面臨著挑戰與機遇,結合新穎媒體,實現新聞短視頻的創作與變革,及時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可以幫助傳統紙媒有效符合媒體發展趨勢并提高競爭能力。在傳統紙媒的發展中,想要獲得“新生”的重點內容,是要明確自身條件,把握發展方向,并將傳統紙媒優勢與新聞短視頻這種新穎媒體模式充分結合,在媒體大環境下不斷學習、實踐、總結,從而實現穩健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