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桐 中共葫蘆島市委黨校
市委黨校作為黨活動和發展的重要機構,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委黨校更應該發揮其自身的作用,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指導和規劃,提升對外、對內服務區域有關的建設水平,更好的為地方基層展開服務。
黨的工作活動一直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工作的展開過程中,地方黨校作為黨活動的一個重要窗口,一直以來擔任著培育黨員干部的重要職責。市委黨校作為黨在基層活動的渠道,多年來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和方針,不斷豐富了黨員干部的理論思想,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認知,使其在為人民服務的活動當中,能夠使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逐漸成為重中之重。市委黨校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基層黨校更應發揮其職能,從宏觀角度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總體規劃和布局。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新活力,貫徹落實黨的方針路線的同時,向區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大量人才,保障區域經濟建設新動力,服務區域經濟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和推動。市委黨校必須對區域內的經濟形勢進行關注,并根據當地趨勢對指導方針進行調整和改進,推動基層經濟的平穩發展[1]。
想要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服務貢獻,組織培訓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式。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就少不了對專業人才的培訓,市委黨校是輸送經濟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在培訓人才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授課的模式。灌輸式授課其效率低下,學員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培訓工作的順利展開。應改變其灌輸式授課模式,采用互動、案例分享的方式針對目前區域經濟狀況進行交流,促進多方之間的信息互動。在交換意見的同時,又能加深彼此之間的理解,打破學員的認知壁壘的同時提升其分析、演說、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在對相關經濟人才的培育中獲得更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更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模式,在對學員進行培訓時,可以率先針對學員自身的狀況展開調查。在了解學員后,根據其不同的具體狀況采用不同的傳授方式,向其傳輸新穎、與時俱進的內容和理念。在區域經濟建設層面,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的質量,順應新形勢,堅持不斷改革創新經濟發展,更好提升服務區域的經濟建設水平。
當地區域經濟建設的程度與地方資源的豐厚與否息息相關,想要提升當地的經濟建設水平,首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黨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將其進行整合分析,總結出有效的運營路徑,確保當地資源的不浪費。同時可以在這基礎之上擴寬各地區間的交流渠道,將自身的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分析,加深交流的專業度和深度。各市委黨校間的交流和經驗互換對各地方的區域經濟發展能提供優秀的經驗。但在接收對方經驗時,要注意因地制宜,因各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源類型不同,無法照單全收,否則將適得其反。
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全面發展,網絡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融合媒介的發展更促進了多元化渠道的產生,為黨校的服務模式提供了更加優良的機會。市委黨校必須充分利用資源,建立健全培訓機制,明確培訓的方向和目標,全面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水平[2]。
市委黨校承擔著重要的科研任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科研成果是衡量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科研建設能夠帶動經濟的發展,反過來,經濟的發展又能夠帶動科研水平的提升,二者是一個閉環的良性循環。所以,若想市委黨校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力量,重視科研建設是一個重要的方式和渠道。在教育培訓的過程中,各市委黨校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科研精神的培養。引進優秀的科研人才,擴充科研建設的教育團隊,并鼓勵相關黨員干部積極參加科研培訓,充實其科研知識,夯實其科研理論,全面提升其科研水平。
積極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科研建設的過程中,市委黨校要保障其專業水準,撥款經費為黨校內的科研人員提供物質保障。獲取財政支持的同時,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落實和轉化,在進行科研任務時,要保障科研任務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切實相關,而不能天馬行空束之高閣,前期研發的偏差必然會為后期科研成果的落實轉化埋下隱患。
黨校的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對黨員的培養,想要全面服務區域經濟的建設發展,培養黨員干部的綜合能力及長遠目光是一個首要選擇的方式。注重培養實踐能力是重中之重,黨員干部在經濟的建設中,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研究,想要推動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就要了解熟知當地的經濟建設實際情況。黨員干部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牢記并貫徹黨的方針和理念,全面結合理論與實際狀況。更要走訪當地,了解群眾需求,才能在規劃的過程中更貼近基層發展狀況。促進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同時,再通過培訓的互動式研究培養黨員干部的綜合能力,提升其科學決策、戰略目光、總體規劃能力。
總體來說,市委黨校因其自身優勢,在推動區域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市委黨校應發揮自身的戰略職能,全面服務提升經濟發展水平,轉變培訓方式,注重對黨校內外部資源的整合,推動科研建設,加強對黨員干部的人力培養,使區域經濟建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