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童 東南大學
應收賬款因企業的賒銷行為而發生,是企業主要的流動資產來源,但銷售的擴大不能完全等同于該企業資金的增加。賒銷的兩面性體現在:雖然賒銷提供了一種更靈活的交易方式,給予客戶資金周轉的便利,和資質類似的競爭者相比,能夠立竿見影地提高本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財務報表上大量滯留的應收款項。賒銷的初衷是幫助價值最大化這一基本目標的實現,但是往往在實際中,應收賬款水平的增加不僅增加了營運資本,還額外提高了持有和管理的成本,這些都會降低公司的價值。自2018年第三季度,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市場預期逐步下降。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上市企業應收賬款增長提速,多數行業內呈現出應收賬款總額猛增的現象。當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實體經濟部門現金不充裕時,應收賬款膨脹意味著信用問題帶來的系列風險將不斷顯現[1]。
國內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主要存在三大問題。第一,應收賬款總額龐大。自2018年,我國上市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呈現出與市場預期下降、宏觀經濟環境復雜相悖的上升趨勢。根據2019年第一季度的統計報告,我國上市公司應收款余額總規模達到了4.6萬億,和僅僅2010年底余額1.3萬億相比增加兩倍多。足以見得,多數企業的應收賬款總規模持續增長速度和銷售增長速度并不匹配,一旦企業失去回收能力,應收款項對企業資源的長期占用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財務負擔。第二,來自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應收賬款占比大。一方面,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財務指標,例如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或者是增發股票等,企業采取與關聯方交易的手段達到財務指標。這些應收賬款從一開始便是為了粉飾財務報表而存在的企業的死賬,雖然短期來看可以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結果,但是從根本上說是損害公司利益的,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財務緊缺問題,反而造成企業資金緊張的惡性循環風險。另一方面,這是由于公司控制權我國的上市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時通常是從母公司中分拆出來的,而這些公司的產出往往銷往母公司的其他分部,這就產生了大量的應收賬款。例如,五糧液(股票代碼:000858)是五糧液集團的分支機構之一,集團擁有五糧液的實際控制權。該上市公司是這一中國名酒集團的生產部門,而銷售仍然由五糧液集團負責。第三,壞賬計提不規范。會計從業人員應該遵守我國會計準則中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規定并真實、公正地看待事實,遵循謹慎原則,確保會計報告地公正性。這意味著,在資產負債表日,預期的風險和損失都已通過準備金或會計分錄調整反映在了報表上。然而在現實中,企業往往缺乏有效手段使債務人及時、足額地支付款項;或者因為利益的考慮,對賒銷的后續危險視若無睹,并沒有及時對其進行減值測試和計提壞賬準備,造成應收賬款數額比實際虛高的情況。
針對以上管理問題,企業應主動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能力,借鑒國內外有效的信用管理方法和應收管理經驗。
第一,加強企業各部門信息溝通。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財務相關信息和非財務相關信息缺一不可,財務部門人員和管理層只有充分掌握企業運營情況、外部經濟環境變動等信息,才能避免落入財務思維慣性,從公司整體著眼進行決策。因此,有效的財務管理需要企業內部良好、通暢的信息系統來收集客戶的資料信息、分析應收賬款來源和賬齡、提高催收效率,并將分析結果告知銷售部門,方便銷售部門在銷售時做好對應的控制工作。
第二,構建賒銷審批體制。企業應當對銷售人員設置賒銷額度,在額度以內,員工可以自主銷售;如果銷售超過限額,員工應向更高層的管理者申請。只有上層予以批準,企業才會根據銷售合同要求交貨,否則不予交貨。分級額度管理可以促使各級員工為自己的銷售行為負責,向客戶提供與之相匹配的付款期限、現金折扣等商業信用條件。
第三,參與應收賬款證券化。應收賬款證券化是資產支持證券化(Asset-based securitizations,以下簡稱ABS)的一種形式,上市公司可以通過進入債券市場和商業票據市場的方式把應收賬款的風險和原始公司的風險分開,輔助減少公司的加權資金獲取成本。具體流程:賣方把應收賬款賣出給專業資產證券化的機構,該機構將資金池中的應收賬款根據信用評級、資金質量來進行定價,向國內外廣大投資者發行發行。專業機構在完成了應收賬款地回收工作后,向投資者們清償政權的本金、利息。上市公司應加強對管理人員進行融資手段知識的更新,注重對保理業務人員的引入和培養,例如和成熟的保理商和銀行開展長期的員工培訓和人才交流活動,為企業融資業務增加新鮮活力。
綜上,應收賬款回收問題歷來是商業活動中長期、頑固的一大問題。公司管理層為了追求高利潤、完成經營目標,通常通過賒銷來擴大銷售。在信用經濟背景下,這種手段對于打開銷路、增加銷量大有好處。但應收賬款數額越多,企業的風險就越大。研究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就是為了尋找實現應收賬款風險與收益的最佳統一的路徑,幫助企業在保證提高利潤的前提下,降低風險,保障業務安全,提高存貨變現速度,輔助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