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 河南省水利水電學校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體系的變革已經是大勢所趨,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更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改革創新。新形勢的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經濟中重要的部門,也面臨著改革的壓力。尤其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在新會計準則的推行下,也要改革創新以達到更高的要求,更好的服務行政事業單位。為了改革創新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必須要梳理當前財務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以后的改革方向,為行政事業財務會計管理改革創新提出建設性意見。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是阻礙改革創新的重要因素。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市場競爭力較低。并且在傳統思想的影響下,管理模式老舊,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不追求創新,這些都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創新產生了不利影響。管理制度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財務會計工作標準劃分模糊。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標準與規范未能細分到各個方面,導致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標準沒有規范依據。不利于財務人員的工作展開與財務會計管理的發展。二是財務管理監管機制形同虛設。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賬戶透明度較低,不利于政府監管,并且監管部門監管力度較低,監管工作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的收集、加工、應用等都處于不斷更新和發展的過程中。事業單位之間、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僅僅利用靜態數據報表是無法滿足的,需要動態數據信息來將真實的信息情況反映出來。不過,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統一的信息資源規劃系統,同時也沒有構建一個包含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一體化系統模式,因此缺乏安全性。會計信息化人才構建比較落后,單位中的老會計人員學習新型的信息技術難度較大,而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對會計知識不夠了解,因此阻礙了會計信息化建設發展。
管理理念落后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在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自由度的同時國家的扶持力度隨之下降。由傳統的國家統一調控規劃到如今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管理模式,在經營中面臨更加激烈外部競爭。落后的管理理念難以適應突然增加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壓力,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反而阻礙了單位發展,降低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二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發展,更加注重發展質量。行政事業單位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發展才能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要求,但是落后的管理理念限制了發展質量的提高。
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資金的合理統籌規劃,行政事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必須加強預算管理。對財務管理來說,工作流程包括編制、上報、批評、分析、考核等內容,每個步驟都需要有嚴格的控制制度,從而保證資金充分應用。預算是以編制為基礎的,行政事業單位在編制自身財務報表的時候,極易出現虛報的情況,因此必須加強對預算工作的監督管理,保證預算管理的合理性。
對于企業的現代化改革來說,要讓企業適應現代化發展條件,在改革背景之下獲得更大的發展與突破,就需要把提高財務會計管理質量實現增值提效作為重點。創新應用現代化的財務會計管理手段是達成以上目標的重要方法,也是適應新時代背景、促進企業管理與時俱進的保障。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企業在財務會計管理當中運用的是人工管理方法,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因為人為因素出錯。在今后的財務會計管理中,企業要與時俱進,加大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實現辦公自動化,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設財務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用數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解放人力,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當然企業需要配備專業素質過硬和具備熟練技術操作能力的人才維護管理系統,促使企業獲取理想效益。
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需要行政管理人員與時俱進,結合當今經濟發展的新動態,關注新興科技對財務管理系統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如今互聯網盛行的背景下,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加強與互聯網的結合,提升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學性,推動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逐漸信息化。同時,在提升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要注重財務管理的風險,要提升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重視程度,增強財務風險意識。財務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設置風險預警標準,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真正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保證在風險發生時,能有高效、快速的處理危機,保證事業單位的穩定經營。
從以上論述來看,伴隨著我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提出的高要求,各行政單位應當全面探究和分析財務會計管理期間存在的各項不足之處,采取創新財務會計管理改革創新路徑的方式將問題徹底解決,制定完善的對策,其中包含了增強資金預算體系的規范性和管理人員的專業性,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借助這些方式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效果,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合理且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