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營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在線教學于20世紀9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對職業教育而言,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初衷是要依托大量的實際操作類課程,實訓類課程在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中是占有相當的比例,且很多教學內容的實施離不開課堂教學面對面的指導與督促,職業院校在線教學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對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質量提升路徑的研究十分迫切,這是當前形勢下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挑戰,也是促進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機遇。
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對職業教育已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很多學者對此開展了豐富的研究和討論。焦建利等梳理了國內典型的在線教學方案和案例,歸納了在線教學的四種形式[1]。李鵬等對中國職業教育和荷蘭職業教育在線教學的實踐進行了對比,提出我國職業教育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2];王小剛基于微課在線教學模式,提出有效銜接線上和線下教學融合微課視頻,在線資源等形式提升學習效果[3];劉洋等針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在線教學質量提升提出了建議[4];王麗莉等基于SPOC教學方法,采用SSM框架技術自主設計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平臺,從平臺設計的角度提升了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的在線教學效果[5]。
本文從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特殊性出發,深入分析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現狀,對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質量提升路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更好的促進職業教育在線教學的發展。
在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指示精神下,職業院校也開展了全課程式的在線教學,完成了傳統教學向在線教學的速度轉換。現有的在線教學平臺雖然課程資源種類豐富,存儲量十分龐大,但是適用于各學校人才培養的課程資源有限,且課程之間、課程與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相關性不強,同時由于大范圍在線教學的開展,平臺運行不暢也給在線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面對大范圍在線教學的開展,部分教師對使用多種軟件和學習平臺的選擇和使用感到有些困惑;學生的素質不同,對學習軟件和學習平臺的理解和使用存在一定差異,對于擅長計算機和網絡學習的學生來說輕松一些。
常見的在線教學模式有在線直播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直播課學習、網上答疑輔導等模式,對于職業院校學生來說,學生依托現有學習平臺開展教學的互聯網教學模式較為常見,如超星學習通、智慧樹、雨課堂、ZOOM、中國大學慕課等,選擇平臺當中適合學院發展的優秀學習資源進行教學;另外有一些課程無法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教學,采用直播形式開展在線教學,并在課堂上進行適當的交流互動,借助釘釘直播、騰訊會議、QQ直播等直播平臺開展直播教學。
在線教學的最大難題是對教師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監督管理,科學合理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是確保在線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采用多級監督管理,從學生管理、教師教學、系部監督,學院管理等多個角度出發,開展分層次、有針對性的多級聯動監督體系。同時對監督結果進行高效反饋,從而及時調整在線教學中不合理之處,確保在線教學質量。
職業教育課程的設置具有典型的多樣性,從基礎理論課程到實踐基礎類課程,從實踐操作類課程到課外拓展類課程。不同的課程具有不同的特點,課程內容的適用性,學生的接受性和理解性不同,其呈現和傳授的方式也因不同的在線教學方式在教學效果方面呈現出明顯的不同,因此要根據每一門課程的實際情況,同一門課可以采用多種在線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形成特定且開放式的在線教學模式有機體,從在線教學的方式方法上提升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質量。
在線教學的監督反饋是確保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及時有效的監督反饋機制能夠實時的將在線教學的情況對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即學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反饋,從而將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效果以系統科學的形式呈現出來,便于各參與主體發現其中的優勢和不足,以便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更好的促進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效果,確保在線教學質量。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之間的有效銜接,確保在線教學質量。
教師是在線教學的實施者、主導者和引領者,應當能夠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掌握在線教學技能方法,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展開在線教學。職對于在線教學能力的培訓也要從多種角度,多個方面逐漸推進。從技能上進行提升,從行動上進行規范,形成全方位、系統、有效的培訓體系,有效加強職業院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建設。
本文結合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實際情況,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了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現狀,提出了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質量提升的路徑,能夠有效的促進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質量提升,確保在線教學效果,對職業教育在線學習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