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曦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高職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大學英語中滲透課程思政,可以保證在國際化思想交流中有效傳播中國文化。因此,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勢在必行。
課程思政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2004年中央出臺了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相關文件,自此教育界開始了德育的改革之路,從2004年到2014年,在教育綜合改革中思政課程開始向課程思政進行轉變,由此也提出了課程思政這一全新概念。課程思政是指將各類課程和思政理論課進行結合,構建全程、全員以及全課程的育人模式,將教育的根本任務從傳統的傳遞知識轉變為知識積累和立德樹人[1]。
基于課程思政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進行開發,不僅可以豐富高職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重新構建課程體系,還能夠全面革新育人理念及目標,使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促進大學英語課程走向成熟。
課程思政其指的是一種思想道德教育,同時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因此,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進行開發,實際上就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弘揚。同時,英語屬于一門國際性的語言,在與外國人進行溝通時,也可以更好地向其傳播我國的優秀思想,實現各國之間文化及思想的交流[2]。
傳統的高職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目標,均將其定義為傳遞學生英語的基礎知識及技能。但是,這種認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比如即使有些學生掌握了高水平的英語知識,但是因為缺乏情商及道德素養,即使走上工作崗位也未必能發光發亮。基于課程思政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進行開發,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提升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進行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開發時,教師需要遵循三點原則。第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課程資源開發不是紙上談兵,其需要保證課程資源可以在實踐中發揮效果。比如,學生需要學習英語、課程思政等理論知識,不斷夯實自身理論基礎,并在實踐中合理應用。第二,以人為本的原則。無論是哪一學科的編制,其均是圍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行開發的。基于課程思政進行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開發時,也要從學生需求出發,比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民族文化意識等,要在課程中體現這些需求。第三,與時俱進的原則。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進行開發,能夠實現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使其煥發生機和活力,更好地為社會培養人才。在開發教學資源時,還要摒棄與課程不相符的觀點、思想和內容,保證課程能夠與社會發展相一致[3]。
環境對于個體的影響非常大,教師和學生都會受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基于課程思政對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進行開發,需要為教師和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資源開發氛圍,使廣大師生可以浸潤在課程思政的環境中,能夠主動尋找并開發教育教學資源。第一,高職院校領導需要承擔起組織的重任,組織成員積極參與大學英語教學資源的開發,引導鼓勵師生參與,創設多元化的資源開發和分享活動,在分享過程中匯總資源[4]。第二,明確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開發的規章制度,使高職院校各教師都可以在合理、有序的氛圍中參與課程開發,提升思想品質及課程開發技能。
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開發并非易事,其需要高職英語教師了解大學英語課程的基本內容,能夠結合課程思政將這些內容融入其中。教學資源開發可以是某節課程的微視頻,也可以是額外開發的一項教育內容,僅靠教師的個人力量很難完成,需要組建高職大學英語思政教學資源開發團隊,以年級為區分,每個年級確立一個資源開發組長,明確課程開發人員,年級組長定期安排開發任務。為節省課程資源開發時間,每節思政課程資源開發可由一名教師主導,其他教師補充,繼而形成完整的資源開發內容。以Self-Introduction這節課程為例,開發組組長可根據開發人員自我舉薦或輪流的方式,選擇一位教師從課程思政的角度對該教學內容資源進行開發,如可在自我介紹部分融入介紹的基本禮儀,正式環節的介紹方法和非正式環節的介紹方法等,使學生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人。此外,教學資源開發必須要輔助相應的教學方法,將教學方法和思政內容相結合,進而發揮課程資源開發的作用[5]。
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開發內容下發至各年級教師后,要定期檢查開發成果,以保證教學資源開發的順利進行。比如,教學資源開發團隊是基于年級進行劃分的,每個年級組都會有一個組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資源開發后,由年級組長向校領導及各教師匯報資源開發成果,并在信息技術平臺中展示資源開發內容,各年級相互學習和探討。一般來說,資源的開發和實踐是同時進行的,在資源開發到某一階段后需要對成果進行測試、了解。比如,通過問卷調查或構建思政課程和大學英語教學內容相結合的試題,檢測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知識能力及思想道德水平現狀,以實踐成果衡量教學資源開發效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和改進[6]。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資源進行開發,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高職院校應不斷創新大學英語教學內容,進而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