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劉偉韜, 劉 音, 秦忠誠a,, 張培森a,, 劉進曉a,
(山東科技大學a.礦業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b.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c.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山東青島266590)
礦業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教育部批準建設的礦業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自立項以來,中心緊緊圍繞礦業工程,主動將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相統一,明確“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實驗教學理念,提出以“優化實驗教學體系”“提升實驗教學內涵”“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隊伍水平”“規范中心運行管理”五大內容為建設重點的發展思路。通過近5 年的建設發展,中心現已建成集“系統化、過程化、模塊化、專業化、規范化”為一體的“五化一體”式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礦業工程學生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堅實保障。
創新能力培養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開展實驗教學的主要職能,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1-3]。中心依托山東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科在“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礦井特殊開采”等方向上形成的自身研究特色和優勢,圍繞實踐創新能力人才培養目標,統籌實驗教學內容類別,規劃構建了“遞進式”創新能力培養實驗教學體系(見圖1)。該體系為培養“基礎能力扎實、綜合能力過硬、創新能力突出”的礦業工程優秀人才指明了各階段努力方向。

圖1 礦業工程“遞進式”創新能力培養實驗教學體系
為了提升實驗教學內涵[4-6],中心針對“教與學”的主要過程專門制定了“四新”實施方案,如圖2 所示。即,改革和優化礦業工程特色課程體系,做到“實驗教學大綱新”;將科研成果和企業成就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做到“實驗教學內容新”;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到“實驗過程思路新”;鼓勵教師靈活多樣化體現教學效果,做到“實驗考核方法新”。在該方案實施過程中,教師們集思廣益,涌現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如實驗考核更加靈活,實行“必做實驗”與“選做實驗”相結合的得分制考核辦法,既保證了專業主干實驗的熟練掌握,又通過“選做實驗”拓寬了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在實驗過程上,通過“實踐應用”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激發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圖2 “四新”實施方案
針對在實驗教學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實驗課堂”[7-9],探索建立了“三階段三模塊式”實驗課堂教學模式[10],如圖3 所示。該教學模式根據實驗項目性質及達成效果不同,將教學過程劃分為“認知求證”“實踐綜合”“拓展創新”3 個模塊,實現在內容及知識要求上由淺入深,在教學方法上由單一到多樣,在教學手段上由“靜態的被動實驗”到“動態的主動實驗”轉變,充實了學生實踐及創新能力遞進式培養的具體內容。該模式在“礦井通風與安全”“采煤概論”“礦井水害防治”“環境工程”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中進行了試點,教學效果良好。

圖3 “三階段三模塊式”實驗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隊伍建設,中心采取“培訓進修”“專職引進”“兼職聘任”等一系列措施致力于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實驗教師隊伍。依托學校“菁英計劃”“山海英才”“教學名師工程”“青年教師導航計劃”等鼓勵實驗教師積極提升自身教學及科研水平;同時,注重發揮校內院士、知名專家的引領作用,借助高校引進、現場聘任等多種途徑擴大實驗教師隊伍[11]。目前,實驗教師隊伍已擴大為29 人,其中高級職稱占52%,有企業現場工作經歷占83%,教師隊伍全部實現博士化。近年來,中心還十分注重加強教師國內外學術交流,定期選派教師到國內同類高校、國外著名大學以及企業現場進行學習,已有73%的老師有相關經歷,有力促進了實驗教學水平的提升。
中心各項工作運行實現了“快速、節能”的規范化管理。①采用“實驗教學管理系統”對實驗教學全過程進行計算機管理,既減輕了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12];②建立“集中管理、協調分配”制度,最大限度優化了實驗教學資源配置,著力提高資源利用率;③實行“彈性實驗”模式,鼓勵學生在完成計劃內實驗后,結合“研究內容”和“實驗時間”自主開展相關“綜合實驗”或“創新實驗”[13];④開通“開放預約功能”,面向校內及學校周邊地區的大、中、小學開放,很好地發揮了中心的區域示范及輻射帶動作用;⑤搭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14-15],使學生不到現場也能親身體驗到礦山各類災害事故成因、發展過程及嚴重后果,彌補了重大災害事故案例進不了實驗室的教學短板。
中心“五化一體”運行管理模式在近5 年的探索與實踐中,總計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獎3 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 項,獲批省校級教改項目15 項,出版教材17 部,其中省級獲獎教材4 部,發表教學論文40余篇。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高等學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國家級、省部級行業大賽500 余人次,共計獲獎達177 項,獲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46 項,學生實踐及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礦業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過5 年的建設與發展,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效和長足的進步。探索建立了系統的礦業工程“遞進式”創新能力培養實驗教學體系,結合礦業工程實驗教學內涵,制定了“四新”實施方案,聚焦起關鍵作用的實驗課堂,設計了“三階段三模塊式”實驗課堂教學模式,并在相關制度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完善,目前基本實現了能力培養系統化、內涵提升過程化、教學方法模塊化、師資隊伍專業化、運行管理規范化的建設目標,其方法及措施既為提升高校本科實驗教學質量打下良好基礎,也為同類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積累了經驗,做法值得學習與借鑒。今后,中心將繼續加強自身建設,爭取為高校礦業工程人才培養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