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國企改革正處于關鍵時期,在國企中仍然存在著“機構臃腫、職責交叉、權責脫節、效率低下”的通病,盡管在“瘦身健體”制度實施以來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促進國企的健康發展,提質增效,助推國企轉型發展?;诖?,在本文中從財務視角嘗試著分析了國企如何有效的進行“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促進發展。
一直以來在國企中都存在著這樣的通病:“沒人管、都去管,沒人干、不會用,效率低、推諉責任”等等,這些通病的存在嚴重影響到國企管理工作,對國企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具體來說,從國企機構設置上,管理職責存在交叉錯位,在一些業務上經常是沒人管或者多頭管的情況,管理工作混亂無序;在職能上,普遍缺少大局意識,對于國企業發展戰略不理解、不清晰,沒有長遠的眼光;在運營管理上,國企戰略決策、運營執行以及監督等工作沒有清晰的界限,經常出現責任推諉的問題,導致各個部門之間以及具體的項目等存在推諉扯皮問題,工作中協調效率不高。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會對國企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戰略目標更是難以實現。為此,在本文中圍繞著國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展開研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促進國企健康發展,早日實現轉型。
一、國企“瘦身健體”的概述
“瘦身健體”是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主要針對國企中存在的主業不強、冗員多、工作效率低、管理層級多以及子企業數量龐大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很多國企中的通病,已經嚴重影響到國企的發展,必須根據國企的問題提出的針對性的措施。在國企中實施“瘦身健體”,實際上是一種擬人化的表述,其內涵就是國企的強大而不是“虛胖”,同時也不代表企業做強做大就是四面出擊,包攬一切。同時,“瘦身健體”可以讓國企將資源、力量向關鍵領域集中,迎合國家發展趨勢,更好的服務于國家戰略,促進國家戰略的實現,這也是“瘦身健體”的主要內容。而且對于國企來說,通過“瘦身健體”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包袱,清理過剩產能,精簡業務鏈條,實現企業各項資源、人力等的最優化配置,激發國企的活力,最終實現國企做強做大的目標。
二、國企“瘦身健體”的重要意義
(一)國企實施“瘦身健體”是發展形勢的需要
國企在我國經濟建設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隨著改革不斷深化,逐漸涌現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但是,從當前國際發展形勢來看,國企總體發展水平與國家要求以及世界一流企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加上經濟新常態的到來,國企在長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積累的問題逐漸突出,其中的矛盾更是對國企的健康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比如,國企大而不強,主業不突出、汗液分布過廣、資源沒有得到集中配置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質化問題。還有國企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這一情況尤其在鋼鐵、水泥、煤炭等領域中尤為突出,對于這些企業經濟利益以及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另外,還有一些國企中管理層級很多,這樣情況下只會造成企業內部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責任推諉,效率低,人力和資金等資源利用不當。只有“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才能讓國企在市場發展中立足,得到可持續發展。
(二)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現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然是我國經濟工作中的重要方向,并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列為五大重點任務,加強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對國企進行“瘦身健體”,提高供給側質量。通過產業重組、合作與整合等,實現國企局部優化,進而徹底清理僵尸企業,避免國企中嚴重的產能過剩以及資源分散情況,實現國企的轉型發展,也有助于國企加快從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發展。
(三)是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國企所處的行業不同,導致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戰略目標,那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也會各有不同,但無論哪一類企業其最終的目標都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實現這以目標必須做好財務工作,維持企業財務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隨著國企改革不斷深化,國家發布“瘦身健體”方案等一系列措施,更是對國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國企必須夯實基本職能,做好財務工作,開源節流,用好悠閑資金,大力壓減生產開支,提升財務價值創造力,并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等財務管理模式,強化財務管理工作的預警機制、決策支持功能等,促進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實現“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和轉型發展的目標。
三、國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建議
(一)資產重組、業務整合、聚焦主業
國企“瘦身健體”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對國家發展以及國民經濟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也有助于國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市場中占據一定的地位。但是國企“瘦身健體”涉及的范圍比較廣,面比較寬,包括企業、管理層以及基層職工等很多人的切實利益,所以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必須尋求有效的方法保證“瘦身健體”的順利實施。同時,也要考慮到國企不同的性質、經營范圍、成立背景、規模、資產、人員等,根據國企中的突出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立足于企業實際發展情況,找到合適的治理策略,針對性、有重點的穩步推進“瘦身健體”措施。資產重組、業務整合、聚焦主業是國企未來的格局走向,而且主張的是張一家企業在主業體系下的整合,不是過多的跨行業,這種方式有利于通過整合實現外延式的擴張,將資源優勢體現出來,得到最優化的配置,實現上下游的協調。但是近年來一些企業促進在“動機不純”的情況,重組也僅僅是“忽悠式”重組,針對這一問題必須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維護市場秩序。同時優化監管制度,促進資產重組規范化發展,使重大資產重組更好的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對于國企來說,通過資產重組,聚焦主業可以擴大企業經營能力,布局更加完整,也有助于企業的估值提升以及利潤增長點的提升,是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而且對提質增效起到顯著成效。
(二)重點“瘦身”,加強“健體”,一企一策推進國企改革
國企實施“瘦身健體”的最終目的在于將企業做強做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該根據不通過階段、不同領域抓住不同的側重點,逐步推進,才能保證國企既“瘦身”又能“健體”。國企可以通過兼并重組、加強創新創業、強化資本整體功能和運行效率等,不斷的提升國企的競爭力,走進國際市場,立足于國際市場中。在“瘦身”方面國企主要可以從壓減管理層級、法人層級以及職工等來實現,尤其是市場中的僵尸企業必須給予嚴厲的處置,及時處理低效無效資產,讓企業“輕裝上陣”,才能提升競爭力,在市場中獲得穩定的地位,提高運行效率。
國企“瘦身健體”還要重視產能過剩、虧損落后的問題,根據企業不同的情況推進一企一策的實施,但要注意不可以“一刀切”,也不能優柔寡斷,要抓重點、分類化解、精準施策,可以考慮在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采取兼并重組的方式,少破產清算,提高工作效率。針對那些落后產能的國企,且在能耗、環保、安全以及質量等多方面都達不到標準的企業應該毫不留情的斷貸,為發展較好、有競爭力和優勢的國企騰出地方和發展空間,實現土地、能源以及各類資源的最合理利用,切實提高國有資產運行效率,這樣才能促進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發展。
(三)采取多種措施結合的方法,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
近年來,隨著國家高度重視國企改革問題,積極推進“瘦身健體”方案的實施,并加大了國企改革監督檢查力度,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且國企對于“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推進“瘦身健體”工作的落實,并且能夠做到積極探索,敢于創新,吸取更多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一些國企中壓減管理層級人員、降本增效,突出主業優勢,聚焦主業等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但是這些方法只適合符合這些情況的企業,實施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近年來國企治理方法不斷創新,很多治理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吸收合并、股權轉讓、增資擴股、清算注銷等。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針對不同的問題有所側重,能夠找到適合企業的方法,靈活選擇并組合相關政策措施,才能達到最好的“瘦身健體”效果。在很多傳統國企中都會存在機構臃腫、冗員多切運營成本高,針對這類企業可以考慮實施壓減機構人員的措施,實現降本增效,保證國企經營效率與資產收益率,使人力、資本等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如果是一些業務范圍較寬、紫宸分散且主業不突出的國企,可以實施資產重組、業務整合等措施,突出主業的優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這樣才能使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企業的發展目標更加明確,才能通過“瘦身健體”,達到提質增效和轉型發展的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企改革勢在必行,“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是國企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為國企改革的具體工作指明了方向。國企應該積極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根據國企長遠發展規律,考慮職工的切身利益以及企業發展現狀、資產運行情況等,有選擇、抓重點的推進“瘦身健體”措施,達到提質增效和轉型發展的目的。
(作者單位: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