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雯丹 劉東軒
近年來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力度逐漸增加,但中國企業也同樣需要面臨投資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問題。本文研究指出,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主要面臨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與法律風險,而為了規避這些風險,中國企業應有目標性的選擇重點投資行業、加強投資的調研與論證、企業應建立良好的投資風險預警機制。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與泰國之間的貿易總量逐年上升,中國企業赴泰國投資的數量與投資金額也同樣保持整體的上升趨勢。尤其是中國推出“一帶一路”倡議等外向型經濟戰略,以及泰國也推出了“泰國4.0”的戰略,從而使得中泰兩國之間具有良好的貿易往來、投資往來的外部環境與發展潛力。從2007年以來,中國對泰國的直接投資額度保持著加快的增長態勢,雖然其中個別年度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小幅度的下降,但并不能妨礙整體的上升趨勢。僅在2019年上半年,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批準的468項外資項目申請BOI優惠權益中,就有81項來自于中國企業,總投資達到242.78億泰銖。
然而,雖然中國企業對泰國的投資力度持續增長,但這并非意味著中國在泰國的投資就一帆風順,依然存在著很多風險。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對泰國產生的影響一直存在,使得泰國經濟受到了較大的損失,以及近年來泰國國內相對不穩定的政治局面,也同樣會影響到外資對泰國的投資,使得國外企業在泰國投資過程中必然會面臨極大的政治風險。因此,對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的風險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就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現有文獻也針對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的風險問題進行了相應的研究,黃河和陳美芳(2015)分析中國企業赴泰國投資的政治風險問題,指出泰國政治的不穩定性、政權治理結構的缺陷、政策的變化以及政府腐敗問題,是中國企業會面臨的政治風險;周威(2018)分析了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存在的政治風險,認為政權的頻繁更迭、政治腐敗的存在以及政策變動風險是中國企業需要面對的主要風險;鄒宜芳(2018)分析了中國企業赴泰國投資的法律風險,指出法律變動風險、公司經營法律風險、知識產權法律風險以及老公法律風險會影響中國企業的投資收益。
二、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的政治風險
首先,泰國更換較為頻繁的政權,使得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過程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近年來泰國政權更換非常頻繁,不同黨派之間的斗爭也較為激烈,從而使得每一任政權在任時間相對較短,新任政權往往會推翻前任政權的政策,會根據自己的利益確定新的對待外資的態度,并制定新的外資政策。這就使得外資企業在進入泰國之間,需要考慮政權變動產生的影響,從而為了保證自身投資收益的穩定性,就會考慮是否進行投資,以及投資失敗的影響。尤其是政權頻繁變更帶來的政策頻繁變動,使得外資企業不得不面臨不確定的政策,以及不確定性的制度環境(劉倩和翟崑,2016)。例如,泰國的《外國人經商法》在近年來就有相對頻繁的變動,使得很多中國在泰國投資的企業,不得行也同樣變動自身的投資策略,以此也增加了企業的投資成本。
其次,泰國相對腐敗的政治局面,同樣給中國企業的投資帶來了極大的風險。東南亞很多國家都存在政府腐敗的問題,泰國同樣如此。雖然泰國政府對于政府官員的腐敗問題較為關注,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進行規避,但由于泰國政權的變動較為頻繁,從而政府實際解決腐敗的效果并不明顯,也使得泰國政府的清廉狀況在世界范圍內排名較低。政府的腐敗行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外資投資的決心與力度。由于政府存在腐敗,使得政商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模糊,很多企業為了獲得進入泰國市場的機會,不得不與政府之間進行腐敗行為,從而也就增加了企業進入泰國市場的成本,而且這種“尋租”行為,也無法保證企業可以穩定的獲得市場收益,就會明顯影響企業的投資信心。
再者,泰國邊境的不穩定因素,同樣會影響到中國企業投資的收益狀況。雖然泰國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但很多自然資源的產業地處于泰國的邊境地區,例如橡膠產業、棕櫚油產業等,而這些地區也是泰國相對不穩定、不安全的地區。以泰國南部為例,暴力恐怖事件頻發,使得在這些地區投資的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極大,往往會成為不穩定因素的受害者,也就使得企業并不愿意主動在這些地區進行投資。
三、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的經濟風險
首先,泰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影響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的最根本因素。近年來,由于泰國政治環境相對不穩定,從而影響到泰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雖然泰國通過一系列的經濟發展計劃提振經濟,尤其是通過制定“泰國4.0”戰略、“東部經濟走廊(EEC)”計劃等,積極吸引國外資本,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經濟發展,但整體經濟發展狀況依然不佳,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企業的投資效率與投資結果。
其次,外匯波動產生的外匯風險,同樣也影響到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的選擇。泰銖貨幣自身在外匯市場中存在的較大程度的波動,極大程度的影響了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的收益。泰銖的匯率波動主要源于泰國經濟自身存在的波動,以及泰銖在國際外匯市場中的不穩定性,從而使得官方匯率與實際匯率之間存在較大的波動(趙偉,2020)。尤其是在幾次金融危機中,泰銖都沒有經受住考驗,貶值的幅度非常大,2008年金融危機對泰銖的影響至今依然存在。于是,在泰國投資的中國企業就會面臨很大的外匯風險。
再者,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過程中還面臨稅收風險。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泰國對于稅負的法律規定,而泰國的稅收程度并不低,尤其是在東盟國家總,屬于排名較前的國家,這就使得中國企業不得不面臨著較高的稅收成本,這同樣會影響到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的成本。
四、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的法律風險
首先,中泰兩國的法律制度差異是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所面臨的最大的法律風險。由于中泰兩國實施不同的法律制度,從而在泰國投資的中國企業需要適應泰國的法律制度,需要將自身企業的組織架構、公司治理體系以及投資方式、投資額度等適應泰國的法律要求。同時,如《外國人經商法》、《外商經營企業法》等關于海外投資的法律變動非常頻繁,也就使得在泰國投資的外資企業不得不面臨非常大的法律變動風險。
其次,勞動用工法律風險也是影響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由于中泰兩國的法律環境存在差異,在用工法律之間也同樣存在差異,尤其是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的過程中,會雇傭大量的泰國工人,而這就需要在用工過程中滿足泰國的用工法律。然而泰國近年來多次出現雇傭工人的停工、罷工等問題,從而就會給用工企業帶來更高的成本,以及額外的負擔。加之,泰國近年來多次從法律層面對外資企業的用工問題進行了規范,因此若不重視用工風險的問題,必然會給中資企業在泰國的投資帶來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到中資企業的投資效益。
再者,環境保護的法律問題,同樣是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不得不面臨的法律風險問題。泰國政府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這主要是源于泰國是傳統的旅游國家,政府必須加強對環境的保護,而且泰國民眾對于環境保護也較為重視。這就對于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由于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的很多行業都屬于可能帶來環境問題的行業,例如橡膠制品行業、礦業、化工產業等,從而中國企業不得不面臨在投資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環境的問題。因此,中國企業就需要在投資過程中注意環境保護的問題,也就加大了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的成本,而且若所投資項目涉及到環境問題,很可能會帶來更為嚴重的民眾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投資項目的順利開展。
五、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風險防范的對策建議
首先,有目標性的選擇重點投資行業。雖然泰國擁有較好的自然資源,以及相對較為廣闊的市場潛力,但是由于泰國依然存在較多的投資風險,從而中國企業需要針對重點投資行業進行投資,而并非是面面俱到。例如,泰國近年來較為重視高科技行業的發展,因此部分高科技類的中國企業就應該抓住這個良好的機遇進行投資,從而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與投資收益。而一些具有較高投資風險的行業,如傳統投資的橡膠行業等,由于存在較多的投資風險,就應適當的進行規避,以避免投資風險的進一步加大。
其次,加強投資的調研與論證。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過程中,應加強對投資項目與投資地域的調研與論證,降低盲目投資的概率,以此保證投資效率的提升。相關調研與論證,需要考察投資目的地的投資環境、用工環境、文化環境、法律環境等,以此能夠有效地規避投資風險。由于中泰兩國在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法律體制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加之泰國內部不同地區的制度環境、法律環境、文化環境等也存在差異,因此投資前的調研與論證就是非常必要的環節。
再者,企業應建立良好的投資風險預警機制。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需要重視隨時出現的風險問題,從而需要建立良好的投資風險預警機制。除了在投資之前進行相應的投資調研,在投資過程中,需要隨時關注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例如泰國政治的變化、泰國法律的變化、泰國工人出現的新狀況等,從而隨時將新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規避。而一旦出現風險問題對投資產生的影響,則應及時與我國政府或泰國政府進行溝通與聯系,將風險產生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低。
(作者單位(1 四川外國語大學 東方語學院;2 四川外國語大學 國際商學院)
基金項目:四川外國語大學非通用語團隊項目“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的國際化經營研究”(SISUFTK201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