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姝慧 孫瑩
本文研究旨在探究數字經濟時代下,中俄中小企業在遠東地區合作的現狀及發展前景。中俄中小企業作為兩國經貿合作的新興力量,將在改善雙邊貿易結構、提升合作水平方面發揮作用。發現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該些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一、前言
在當今時代,改革和創新作為時代的背景,任何的經濟活動和政治活動都離不開這個主題,改革和創新是為了國家更好的發展,人民更加的幸福。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面臨經濟結構改革,越來越多的企業擁有走向國際市場的能力很弱需求。中國與俄羅斯是近鄰,中俄的務實合作在大項目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中俄中小企業之間,合作潛力巨大,特別是在遠東地區。中小企業作為新興的企業力量,對于我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和政治方面有巨大影響。
二、數字時代下中俄經濟概況
自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社會體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俄羅斯依然以資源型發展模式經濟為主。蘇聯解體使得政治上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俄羅斯工業生產產量下降,俄羅斯人民購買力嚴重下降。在這時,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價格低廉,順勢進入了俄羅斯市場,受到了廣大俄羅斯人民的喜愛,中國的輕工業產品一度成為俄羅斯人民受歡迎的消費品。在1998年亞洲出現了金融危機,俄羅斯對外貿易采取經濟管制政策,許多因素導致了中俄兩國的貿易額停滯不前。此后普京執政,上臺并制定了許多適合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政策。與此同時,國際市場的能源和原料價格大幅上漲,推動了俄羅斯經濟的恢復性增長,并且中國對俄羅斯燃料和原料的需求不斷增長,由此推進了中俄兩國的雙邊貿易合作進程。此后,中俄兩國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這期間中俄兩國雙邊貿易在貿易數額、增長速度、貿易活動等多方面都處于高速發展時期。
(一)中國及俄羅斯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
中俄兩國經濟合作在許多不同的領域快速發展,比如在電子商務、服務貿易等方面。在一些戰略性大項目中也取得一定進展,如能源、核、航天、跨境基礎設施,以及北極開發、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尤其在中小企業合作方面取得巨大成效,對兩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起到促進作用。
1.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
由于近年來經濟發展動蕩不穩定,每天都有人面臨失業的威脅,事業的人需要再就業,而在職的人也都岌岌可危,不知道什么時候公司會裁員。由于薪資太低,領導太嚴厲,環境的因素等等各種原因,會導致很多人辭職創業,失業的人面對再就業的壓力也選擇創業。中國的民營中小企業差不多都是由個體戶、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變而來。因此個人和家庭創業然后形成小企業將是中國長期而普遍的現象。在小企業的發展中有必要克服當前流行的一個錯誤觀點,即小企業做大了就是成功。報告認為,小企業是一種企業形態,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規律,從國內外歷史上看,家庭作坊也有百年老店,證明小企業有自己的成功之路。大企業有大企業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規律,和小企業是兩種不同的企業形態。研究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為之提供的政策環境,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俄羅斯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
蘇聯期間,國家及社會關注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得不到足夠的關注,發展緩慢及數量較少。蘇聯人民也不重視中小企業,更加趨向于大型企業。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于市場經濟體制,由此,俄羅斯的中小企業大力發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俄羅斯企業實行大規模的私有化,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在俄羅斯經濟中占據不可忽視的位置。俄羅斯的中小企業發展很大程度上為國家解決了就業問題,以及大大的增加了國家的GDP。然而,相對于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來說,俄羅斯的中小企業還差很多,遠遠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標準。在普京執政期間,他在發布新的經濟政策之前總結了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轉型政策的錯誤,并認識到俄羅斯當前的經濟狀況,積極打造強力政府,強化行政改革,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為俄羅斯的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環境及支持,由此可見,俄羅斯的中小企業是有很可觀的發展前景和未來。
(二)中俄中小企業領域合作日益緊密
近年來中俄兩國之間的合作非常密切,中俄兩國關系達到空前的高度,在各個領域合作逐步深入,在中小企業領域的合作更加緊密。中俄務實合作保持積極發展勢頭,東線天然氣管道、聯合研制遠程寬體客機、重型直升機等戰略性大項目持續推進,兩國相關企業圍繞上述項目的交流合作不時見諸媒體。但也有細心的民眾發現,中俄務實合作實際上已不局限于這些戰略性大項目,大至汽車,小至電子設備、手機、糖果、巧克力等各類商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兩國市場上,兩國中小企業合作為此做出了積極貢獻。王欽敏指出,中俄中小企業可以共同投資合作,產品除了滿足兩國市場外,還可以進入第三國市場,借助優勢競爭力共同開發世界市場。俄羅斯成立了俄出口中心,鼓勵俄優秀中小企業出口,并打造“俄羅斯制造”的優質品牌形象。俄羅斯出口中心已開通了面向中國市場的電商平臺,并與中國多家跨境電商建立合作關系,銷售俄羅斯中小企業的產品。
(三)中俄中小企業合作的影響
中俄兩國開展深度合作不僅對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有巨大影響,對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等也有很大影響。中俄兩國都屬于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他們之間的中小企業合作不僅增強雙方的國力,還成為了推動國家多極化發展的基礎力量。中俄兩國皆是金磚國家的一員,他們之間的中小企業合作發展成為金磚國家合作很重要的部分,是基礎凝聚力和推動力量。中俄兩國經濟方面的合作形式多為多邊貿易,這種多邊經濟的合作使包括中俄兩國的大中亞地區及南亞次大陸地區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中俄中小企業合作使俄羅斯成為推動歐亞經濟聯盟發展的動力,進而影響到獨聯體地區的安全形勢和政治。中俄經濟合作不僅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的動力,而且為歐亞經濟聯盟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中俄經濟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中俄兩國的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國際影響力逐漸增大。
三、數字時代下中俄中小企業遠東地區的合作與發展前景
由于中小企業對市場結構變化的極強適應性,因此要盡最大努力發揮中小企業“小而專”,“小而活”的優勢,中小企業成為成長最快的科技創新力量。中小企業的前途一片光明,自2014年起,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有關工作,旨在全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及各領導單位積極采取行動,從根本落實想法,全方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一)數字時代下中俄中小企業遠東地區合作的現狀
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中俄中小企業的合作日益廣泛和深入,2015年4月在北京舉行了第一屆中俄中小企業論壇,2016年5月在索契舉行了第二屆中俄中小企業論壇。在2019年6月15-16日在哈爾濱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分論壇活動等等。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發展溫室大棚項目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并向俄羅斯提供更高端的能源技術裝備,于此同時俄羅斯許多領域的電商也在中國陸續開通運營。俄羅斯遠東地區近年來成為中俄兩國經貿發展的關注點,雙方的中小企業在該地區的合作已成為了推動發展的重要引擎。俄羅斯遠東地區風景優美,資源豐富,隨著近年來投資條件的逐步優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中小企業看好這里的發展前景,投資建廠,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更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中國和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合作是雙邊貿易一個重要的增長點。近年來,在雙方政府的推動下兩國企業合作日益增強。俄羅斯遠東發展集團優先發展區和自由港發展部部長表示,俄羅斯要首先發展遠東地區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如農業、物流、進出口貿易等,中俄兩國將實現互利共贏,并熱切期待中國企業家投資遠東地區。
中俄中小企業合作方面整體偏弱,各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兩個國家的中小企業在開發對方市場時有時會遇到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是因為開發者缺乏對開發企業的國家的法律環境、人文環境、整體營商環境等的了解。由于前期調研不全面導致對困難的估計不準確,造成后期完成項目艱難。此外,中俄兩國也存在個別注重眼前利益的企業,帶著“撈一筆”就走的短淺思維,不僅損害了雙方的合作氛圍,也打亂了市場秩序。
(二)數字時代下中俄中小企業合作的發展前景
中俄中小企業的合作已經不單單是企業之間的合作,更是國家之間的合作,也是中俄兩國建立友好戰略合作伙伴的表現之一。中俄中小企業的合作發展有良好的現實基礎和政治策略。中俄兩國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的時代機遇,積極開展物聯網、大數據、智慧城市、電子商務等合作。全面調動中小企業積極性,簡化相關手續,密切雙邊人員往來將是中俄發展的重要方向。2018-2019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以此為契機,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在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正式成立。習近平總書記在與梅德韋杰夫總理會面時指出,要把物聯網、大數據、智慧城市等數字經濟領域作為中俄兩國深入合作的關注點,要更加注重這些方面的合作。近年來,中俄兩國都比較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合作,因此在這方面傾注不少精力。中國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針對中小企業的訴求,在其中制定多項內容和措施。
四、中俄中小企業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曾經中俄兩國企業合作大部分在大企業之間進行合作,中小企業作為新興企業力量,他們之間的合作還存在很多問題。雖然中小企業合作發展前景廣闊,但中小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他的各個領域還不是很成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共同解決。
(一)發展情況受到自身規模、生產技術水平及企業綜合能力等因素的限制
中小企業,顧名思義這種類型的企業規模很小,規模小的企業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就是中小企業規模雖然小卻很靈活,同時建立這樣一個企業相比建立大企業要容易得多,相對風險也小得多。劣勢就是中小企業結構不穩定,比如遇到金融危機,中小企業就不如大企業抗壓,可能就會解散。還有中小企業技術水平方面也有欠缺,企業方面的合作能力也偏弱。
(二)中小企業存在很大的融資問題
中小企業大都建立在人緣、血緣的基礎上,這種的內部結構比較單一。在融資方面有銀行貸款、自籌資金等渠道。方面銀行貸款,銀行對于中小企業單位貸款審核非常嚴苛,由于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偏低,財務信息不相符等原因,加上近年來中小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超過貸款的數量,導致財務出現缺口。對于自籌資金,在企業初步發展階段比較占有優勢,一旦企業想要進一步發展,這不僅不會促進發展甚至會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自籌資金不是長遠之路。
(三)企業轉型及擴大規模等較為困難
中小企業屬于企業發展初步階段,在最初發展時期,中小企業的規模小、運營成本低、運營企業簡單這都屬于中小企業的優勢,這些優勢有利于企業最初發展。在中小企業發展后期這些優勢都成為限制企業發展的因素。由于中小企業的企業結構簡單及企業基礎薄弱,以至于難以支撐企業轉向別的行業,也難以承受轉型后所承擔的風險。中小企業的內部結構簡單,擴大規模會出現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后期資金緊缺、管理人才稀缺、企業風險增加等問題,這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
五、對中俄中小企業合作發展的建議
(一)以外部規模經濟為發展戰略
普遍認為,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相比缺乏規模經濟優勢。大型企業通過內部分工和專業化實現規模經濟,實際上中小企業也可以通過外部分工和專業化互助來實現規模經濟,也就是說通過地理上的產業聚集。如浙江地區,它以中小企業為主導地位,在浙江地區,許多同類企業在同一個地區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從而使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隨著地區交易規模的擴大而減小,經濟收益不斷提高,構成其在國內及國外市場的競爭力。
(二)實施“小而專”的協作經營戰略
中小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途徑之一是和大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分工和專業化建立穩定而深入的合作關系。這樣既有利于提高中小企業的專業技術水平,保證產品質量,又可以降低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獲得高規模經濟效益。另外大企業也需要中小企業為其提供零件生產和服務。中小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和大企業進行專業化合作是很有必要的選擇。
(三)采取“小而特”的特殊化經營企業模式
中小企業投入少,經營規模小的特點可以選擇一些被大企業忽略或難涉及到的領域進行發展,根據顧客和市場的需要可以進行目標營銷。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和特點,通過特色經營和個性營銷,大力滿足用戶需要,以非比尋常的服務和產品來吸引消費者。從而占據營銷微利、個性強、批量小的市場,在國內外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積極提高技術水平,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技術創新能力,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專業技術,有再好的資源都沒用,專業技術就是企業的靈魂,沒有靈魂的企業能走遠嗎?答案是否定的。只通過提高服務及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來增加價值畢竟是有限的,只有通過技術創新帶來的價值才是無限的。
六、結語
中小企業在中國市場和俄羅斯市場越來越占據重要的地位,對國家發展和社會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中俄兩國就中小企業合作發展很有必要,中小企業合作更具創新力,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合作的發展前途不可估量。中俄中小企業發展的前景廣闊,對于兩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推動兩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增強競爭力,但也確實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需要中俄兩國共同努力,積極對待中小企業合作,共同迎接中俄兩國光明的未來。
(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本文是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數字時代下的中俄中小企業合作發展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910841014)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