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銘
“一帶一路”環境下,關于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協同發展的研究,遍及信息行業、運輸行業、文化行業、國際貿易行業等諸多領域。“一帶一路”為二者提供了良好發展機遇,突出表現在,提高各企業國際競爭能力、擴大企業經營業務和國際型交易;同時也對二者的協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過轉變企業管理方式和理念,實現國家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發展。二者詳盡分析了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以及“一帶一路”下對國際物流、國際貿易、物流企業、運營安全等的積極作用和價值。
“一帶一路”在我國已展開多年,該倡議在整個亞洲地區進行了全面的社會合作和聯系,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必經之路,它在方便“西部大開發”,改善西部社會經濟落后局面的同時,也為中國很多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好的機遇。“一帶一路”促進了我國諸多企業的相繼轉型和升級。怎樣促進物流企業走向國外,是我國物流企業重要的研究課題。現就一帶一路環境下如何實現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的協同發展分析如下:
一、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概述
相關行業數據統計結果表明,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中國仍有望繼續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國際物流是之前物流行業的衍生和發展。含義由狹義的貨物流通逐步發展為國家間的商品和貨物之間的流通。該貿易交流活動以基礎設施、物流技術人員、貨物交易等為構成部分。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關聯度極大,國際物流對實現國際貿易、促進國家之間的經濟和貿易發展提供了一系列支持。
(一)國際貿易產生國際物流
隨著國家間國際貿易交易行為的不斷增多,國際物流也隨之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不同國家間在商品、貨物買賣中往來國際物流。國家間交易不斷增多,有助于國際經濟的發展,從而加快國際貿易間的商品流動速度,實現國際物流體系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二)國際物流形成國際貿易
國際物流是國際貿易產生并進一步發展的條件和基礎。國際物流是國內物流的延伸,其跨越國界,實現了貨物在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流通。可以說,高效的國際物流極大地改善了國際貿易的環境,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
二、“一帶一路”下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發展問題
(一)我國運營和對外投資存在的風險
“一帶一路”對策是在沿海國家進行實施的,但是因為那邊政治和經濟貿易有很多不穩定因素,這給我國與國外進行交易和物資運輸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也限制了各國之間的貨物運輸和貿易往來,更是限制了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的發展。
(二) 對“一帶一路”倡議缺乏了解
由于“一帶一路”策略提出的時間很短,關于對應的方針、實施內容、方法等都是處于正在摸索階段,對系統性的戰略沒有明確的了解。加之“一帶一路”給國家以前的政治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影響到了某些發達國家的利益,從而其對我國的國際物流和貿易采取了阻礙政策,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
(三) 物流企業發展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一帶一路”的倡議發展,對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機遇。而主要不利因素表現為,很多物流行業對國際物流沒有概念;國際物流需要的成本太高利潤太少,吸引海外貨源的力度不足;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會使國內省與省之間出現惡性競爭,從而限制物流行業的發展。
(四) 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協同發展存在阻礙
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到的國家比較多,而且受交通、自然環境、貨物存放困難、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利益傾向等因素影響,會進一步阻礙國家間商品、貨物的正常交流。
三、促進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兩者的協同發展
(一)提高實施戰略意識,促進貿易交流
“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可幫助我國和周邊國家經濟更好發展。所以,提高各國對“一帶一路”的意識,加強國家之間的電子信息服務平臺溝通交流,建立一個國際性、覆蓋全國的物流服務信息體系,對實現物流行業和貿易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改革我國“一帶一路”相關制度,鼓勵和支持我國對外貿易,將物流行業向外擴展,提高我國物流企業的對外貿易往來能力,在對外投資制度管理上適度放寬,從而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其次,實現國際貿易,應相應簡化物流流程,提高對外貿易信用,加強我國和周圍國家之間的貿易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的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快速發展,以便于獲得更大的利益。另外,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發展內容,健全國際貿易相關法律法規,實現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協同發展的合理化和科學化,認真平等地對待貿易往來,始終堅持平等貿易交流形式;提高國家的貿易戰略意識,推動國家貿易事業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
(二) 加快國際化物流企業的建設
隨著各國之間經濟交流的不斷緊密,國際貿易市場數量不斷增多,各國之間的競爭也不斷加強。基于此,加快國際物流發展,更好的適應國際貿易環境,從而逐漸實現國際化物流形式勢在必行。“一帶一路”倡議目標下,國際化物流企業首先要根據貿易需求,加強各種貿易交流與合作,促進物流行業向國際化方向發展;保證商品和貨物之間流通和運輸的高效性。
其次,加強我國與周邊國家合作,建立長短期合作目標,重視“軟機制”建設,在此基礎上搭建貿易交流平臺,為后續的貿易交流工作提供平臺支持力量。最后,加強我國和沿線國家商品結果差異化合作,依據梯度劃分把我國分成拓展區、輻射區和核心區,從而與其他國家實現基礎設施共享和產業專業,在促進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的同時,實現效益互補。國際化物流企業應不斷擴展自身貿易領域,關注自身的建設和發展。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不斷調整發展戰略,在貿易交流中不斷完善自我。
(三) 抓住戰略發展機遇,及時解決隱患
在產品銷售方面與市場需求相符合,國際化物流企業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特別是提高產品的綠色環保功能,通過技術長信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其次,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建立環保意識,從而優化自身產品的生產,提高技術性。再則,就是在進行產業轉移時要重視生產行為和技術的綠色性,避免污染帶來的各種影響。最后,將綠色環保的原則注入到日常的貿易交往中去,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節約成本的消耗,減少能源的損耗,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
(四)實現國際物理和國際貿易環境的創新
為進一步國家之間的貿易和物流交流,各國需要改革金融產業鏈和物流產業鏈進行實現兩者的有效協同,進而降低貨物運輸的成本,提高自身國家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實力,另外就是保證國際物流服務的質量。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各國通過增加區域鐵路、公路、港口建設、管道運輸,為國際物流提供新的發展助力。想要實現各國之間的互利共贏,首先要建立全面化的商務交流信息體系,深入挖掘數據,發現在網絡進行交易的潛在客戶,從而提高用戶的信息深度交換。其次,建立一個深度交流的網絡平臺,推行線上和線下融合的國際電子信息交流和共享平臺。最后收集各種社交平臺上客戶之間的交流信息,實現線下商務交流與合作。
(五)促進國際物流業的良性發展
第一,嚴格規范國際物流的配送標準,做好每個環節的監督、檢查工作,保證物流運輸速度的同時保證物流運輸的質量。其次,國際物流業的良性發展取決于運輸物品的合格率,國際貿易運輸的物品代表著國家的信譽度,所以一旦物流運輸出現了假冒偽劣的現象,就會嚴重影響到整個物流產業的發展。因此應加緊監督檢查,徹查這方面的問題,盡最大努力杜絕此類情況的出現。
(六)加強對物流資產的整合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需要立足于現有的區域綜合運輸網絡,需要改善原本的運輸網絡,促使其走上國際化的發展道路。首先根據當前社會的物流行業的發展情況,細化管理物流運輸模式,促使物流資產系統化。在此基礎上加強物流資產的整合發展,推動物流資產的合理利用,減少資源消耗,為實現物流行業國際化發展提供諸多便利。
四、結語
國際貿易是促進國際物流快速發展的動因,國際物流可加快國際貿易發展,兩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想要更好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必須通過加強國家間的交流,為各國之間的商品流通提供合理平臺,有效改善國際貿易環境,不斷提高各國經濟實力,促進二者共同發展。在實現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流協同發展的道路上,通過不斷擴展商品結構、變更交易形式、拓展交易渠道對我國的國際貿易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課題:云南經濟管理學院2018——2019年課程改革建設校級立項項目,《商務談判》課程改革建設,編號: 云經管院(2018)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