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永 李欣鈺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電子商務正在走進農村,而電子服務站作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的重點項目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推廣及建設,可以說目前每個做縣域電商的區域都會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然而由于農村電商的起步時間晚,加上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造成了其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結合實際參與的項目調查展開對農村電商服務站多元化建設的探究。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此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呼之欲出。農村電子商務,就是通過網絡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布縣、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農村服務站作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的重點項目進行推廣及建設,可以說目前每個做縣域電商的區域都會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目前主要是由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郵政的村郵樂購,京東的農村服務站為主導,同時當地政府也會引進其他相關企業進行農村服務站點的建設。農村服務站的初衷是什么呢?當然是幫助當地推廣普及電子商務,利用電子商務把東西賣出去,幫助大家賺到錢,相信這才是我們縣域當地所希望看到的。
一、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一)國家扶持力度大,企業參與的積極性高
從2015年至今,國家先后出臺了如:《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支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方針政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農村電子商務一是促進農村產品上行,中央財政資金支持農村產品上行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二是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應堅持實用、節約原則,資金使用比例原則上不得高于15%;三是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農村網店達985.6萬家,較2016年年底(816.3萬家)增加169.3萬家,增長20.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在此大環境的發展下,各個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蘇寧集團,阿里巴巴等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農村電商市場的開發中。
(二)農村電子商務整體發展呈現良好的態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農村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首先村村通工程讓農村的道路有了顯著的改善,方便了電商物流的發展;其次互聯網及通訊網絡的完善建設,讓農村的網民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18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占比為26.3%,規模為2.11億,較2017年末增加1.0%;城鎮網民占比73.7%,規模為5.91億,較2017年末增加4.9%。2018年上半年,農村地區網絡零售規模不斷擴大,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632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4%,占全國網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5.5%,增速高于全國水平4.3個百分點。最后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培養了多種多樣的電商及物流方面的專業人才。上述建設發展讓農村的村民開始通過互聯網,利用各種電商平臺如:淘寶,直播帶貨等形式把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如火如荼。
二、農村電商服務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與集中運營的縣級服務中心不同,商務部對村鎮級電商服務站點的建設有明確的規定,要求行政村覆蓋率在 50%(含) 以上,但同一行政村,中央財政原則上只支持1家網點,并且如果已有企業網點在運行,中央財政一般不再支持。這就要求在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對服務站點的布局,包括選址、人員和經營指導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但是,由于農村電商起步時間短,且各個地方的自身特征明顯,因此在發展中沒有現存可循的經驗借鑒,也沒有可以套用的發展模式,需要各自進行摸索和探尋,這就造成農村電商服務站建設中會存在大量的問題,部分地方的發展甚至出現了脫軌和違背發展初衷的現象。
(一)選址不科學
因大多數農村地域還未跟上時代經濟發展建設的進度,多數農村風貌地域建構還不夠完善,沒有生活型態豐富的服務中心和完備的網絡資源,但由于現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作為偏遠地區必需經營場所,服務站點應更靠近位于村民日常活動集中區建設。此建設目標的需要應從服務站點運營的可行性考慮,在地點選擇上更具有標識性和代表性,且因服務站點的選擇地域處較為繁華,也能起到更好地宣傳效應,從而更深層次加強農村電商服務的發展。符合該要求標準的服務站點多是如農村商店、村民活動中心、村民自住房一類的地方,這些地方大多配備了完整的互聯網通訊設備且能保證完全態勢的互聯網覆蓋。但是實際建設情況中中,部分網點選址并不科學,即沒有全面完成服務站點選取標準。且某些地區為了完成覆蓋率指標,將部分電商服務站點隨意設在村委會,更有甚者隨意附著在村民家里,不具備穩定態勢的宣傳效應導致在服務站點經營中明顯人氣不足,切實拖慢了服務站點的運營效率,且在很大程度上并未有效發揮服務站點 “ 中轉站” 的功能和作用。
(二)經營主體不合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家大力扶持鄉村發展計劃政策的出臺,部分青年人員遵循國家號召自愿回到家鄉為相關地區建設出一份力。但雖然部分農村地區在吸引青年返鄉創業就業方面成效顯著,卻也有很多地方并未吸引到當地居民青年回鄉就業,這也進一步導致了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現象相對嚴重。此種情況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電商服務建設也有明顯體現,即很多村鎮級電商服務站被分配至年齡較大的人且只能由年齡較大的人負責管理,而由于其中大多數管理人員的文化水平不高且年齡較大,這些負責人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普遍較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很難支撐服務站的運營且不能促進該服務站點在該片農村區域的發展。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日益推進,電商服務站點經營主體不合理的現象也日益顯現出來,也有人提議讓村委會的年輕干部或者大學生村官進行電商服務點的管理,但在實際情況中他們的職責是管理政務,并不適合負責服務站的經營。這也導致了電商服務點經營主體不合理這一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且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服務點的經營主體不合理會不可避免的導致電商服務不能落實到實處,且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電商服務工作進一步發展的有效推進。
(三)盈利模式不清晰
國家所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電商服務建設是希望通過網絡通訊設備和具有較大流量的電商平臺促進農村自身條件下所創造的農副產品和特色旅游產品的發展,但由于農村區域人員對電商服務的知識結構了解較少,對電商平臺的服務功能運用掌握較為薄弱,這一情況導致部分服務站點僅限于幫助村民充值話費,電費等業務、收發自購或他購的快遞、線上代買或者線下零售日用商品,在某種程度上該站點運行的功能結構較為單一,并不能實現業務迭加,且加上網購這一生活組分在農村地區的人民生活涉及度不高,農村地區參與網購的人數不多,這一情況也導致了電商服務站點的銷售實績較少。除此之外,由于某些站點負責人不熟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功能的操作,并不能有效支持網上代賣、網銷農副產品和特色旅游產品等工作的開展,在此種服務站點運營模式下電商服務的增收渠道狹窄,運營效益不高,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服務站幾乎沒有盈利能力,這一情況也進一步導致了電商服務在農村區域發展緩慢,且難以發揮其為民服務和帶動農戶發展特色產業致富增收的作用。
(四)重復建設
因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是由中央政府由上而下下發的政策,且服務站點的開展是多個農村地區全面且同時開展,這就導致了某些農村地區對電商服務站點的建設監管力度不高,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工作并為切實落到實處。而有的地方為了趕進度,對建設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服務站點前的規劃和摸底工作做的并不細致,這一情況導致電商服務站的建設過程中出現同一個鄉鎮或村莊同時存在郵樂購、益農信息社、農村淘寶等其他站點,而其他鄰近村莊依格電商服務站點也沒有,這種情況的出現既造成建設資源浪費,又因為相互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面臨業務量不足,難以為繼的困境。這些地方的商務部門過度要求數量的覆蓋,忽略了質量的提升。而其它地方缺乏電商服務建設,導致了電商工作的宣傳效應不高,電商工作的開展并不能得到切實落實。
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及營運建議
在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村鎮服務站點的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建設所處鄉鎮,街道,村落的現有資源,要切實遵循 “ 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 的原則,做好前期對服務站點的建設規劃和摸底工作,準確依托鄉鎮人民政府、商會、電商合伙人等組織或個人開展建設,不能隨意單獨建設。且電商服務站點的選擇最好能選取在人員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如果能提供低租金甚至免租金的營運場所更好)服務站點必須配置電腦、桌椅、打印機、多媒體展示等辦公設備及Wi -Fi環境以深且滿足電商服務工作的需要,需要有醒目的標識門牌以供人們尋找辨認,最好能滿足有產品展示區、消費體驗區,具備區域倉儲配送中心和服務站功能(這類功能并不作強制要求)。除此之外,服務站點的經營主體也是推進電商服務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經營主體的培養課充分發揮本地高校、行業協會、社會培訓機構的力量,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資源整合、分類培訓的原則,加快培養一支符合村鎮電商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村鎮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加強服務站點負責人和有意愿且可能成為站點負責人員的電商培訓,多方位全方面開展電商知識普及、站長專項、網銷人才重點培養、企業老板精英等多層次、多形式、內容豐富的培訓工作。通過開展培訓、現場指導和網絡在線輔導等方式幫助解決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的突出矛盾。著重發揮服務點電商帶頭人的引領示范作用,帶動鄉鎮其他人員的觸網創業,形成創業示范帶動作用。落實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標準建設,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并在方便農民生產生活等方面上取得明顯成效。
(作者單位:1.山東協和學院;2.育才中學小學部)
2018年度山東省青少年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山東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18AJY040);項目名稱《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服務站多元化創新研究》;項目編號:S202013324045;項目負責人:馮吉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