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月
今天,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網絡經濟時代。在我國,數字信息技術已經廣泛延伸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各個部門。互聯網服務的快速進步改變了陳舊的農村農業生產方式,緊接著又影響了農村地區人們的日常生活。新的信息技術、新的企業形式和模式是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手段,繼而增強趕超西方國家的實力。而電子商務與農村經濟的結合可能會構筑起新時代全球經濟貿易的底層基礎。
中國網絡經濟以其良好、快速的特點得到了迅猛發展。即使受益于網絡經濟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障礙還是農民技能培訓的高成本、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物流運輸成本高(與城鄉相比),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地區缺乏資金支持,無法建立有效的供需聯系。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的有利條件主要是農村動植物增值資源豐富、農村土地、勞動力租賃成本低。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引擎是在微觀經濟需求模型中的表述是:電子商務—開發者——農民和企業收入。
目前,農村電子商務在響應創新政策之后,儼然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項戰略和新興產業。再加上國家還出臺了一份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的文件。農村電子商務一詞瞬間大熱,繼而電子商務平臺大量出現。這也就更有力的支撐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顯然已經率先成為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先行者。
重慶地處西南地區經濟發展重要腹地,擔當了我國“一帶一路”的主要樞紐的同時, 也將發展農村電商作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破解“三農”難題的重要手段。 但是,重慶農村電商發展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本文提出相對應的對策建議。
一、重慶農村電商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互聯網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導致網絡普及率不高
由于重慶農村人口相對分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農村寬帶接入費用高,這些對于農村家庭、相關部門來說都是大問題。關于網絡基礎建設,在邊窮貧困地區很少見,而發達地區的農村地區每年花在互聯網上的費用幾乎是前者的兩倍。重慶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成為限制當地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村民購物習慣一時難以更改,購物體驗需要提升
中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例如,趕集是從古至今最常見的一種重要的生產和銷售市場的方法和途徑。一方面,使農民能夠將剩余的農產品賣給需要它們的人,以獲得快速和經濟上可行的收入。另一方面,他們進入市場后,會和家人、朋友一起購買產品,很快就把金錢變成了物品,通常在一天之內,這種交易就可以完成。這種現銷現購的方式能讓農民感到踏實心安,且習以為常。
(三)農村電商配送不便,時效不及心理預期
物流體系的構建有其內在的規律性。重慶素有“山城”之稱,其農村地區山高坡陡,無疑給物流配送增加難度。農村物流企業仍有配送盲點,收發貨難將直接限制電子商務的發展。根據國家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高達65%的農村人口認為物流配送效率是影響其購物的關鍵因素。除了我國的順豐、郵政等大型快遞公司外,其他小型物流公司只能設置在行政區域內,并且各地區沒有完整的網絡,部分地區甚至沒有站點。城市中快速低價的物流配送公司通常在農村地區的接入點也較少。再加上近年來的城鎮化快速發展造成了農村人口日益減少的局面,而這些人又分布相對分散,當前的物流配送體系模式單一,急需向多元化模式轉變。無形之中,又導致了物流配送成本的增加。
(四)結算方式仍然以現金支付為主,不利于提高電商效率
農民對電商的了解是在重慶地區發展農村電商必要條件。但是,絕大多數農村人口仍然選擇去實體店購物,而不是網上購物。并且,以老年人為主,仍然把紙幣作為主要的支付方式。他們認為這種支付方式比較普遍和習慣。但是,在電子商務交易中,是以虛擬貨幣為支付方式的。所以農民依賴現金這種支付方式,對電子商務的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
(五)重慶地區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在重慶農村地區,大部分只能提供小學到初中的九年義務教育,并且教育普及率比較低。再加上已經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或大城市的知識分子大多不愿意到農村去工作。但是,農村電子商務的運行需要電子信息網絡與媒體人才,如平臺運營、信息采集、在線服務、營銷推廣、市場分析、銷售策劃等,這些工作都需要具備使用電子商務的經濟知識。
二、重慶農村電商發展走出困境的對策建議
(一)建設農村通訊基礎設施,構建共享網絡體系
我國已進入新型互聯網時代。一切都要信息化、數據化。然而重慶當地農民居住相對分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困難,上網成本高,說明當地通信設施建設尚未完成。市政府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設施積極建設電子商務和推廣電子商務示范體系的寬帶網絡,加強建設縣級光纜、農村基站接入光纜、光纖有線接入及TD-LTE4G 無線通信網絡、WLAN 無線局域網覆蓋,全面優化升級寬帶網絡和數據傳輸承載網。也可以補貼農村電子商務農民安裝寬帶,以減少農民在這方面的支出。同時,可以在農村開展建立現代社區網絡試點,讓農民使用公用網絡,進一步降低農民上網成本,有效擴大農村網絡覆蓋范圍。對此,要縮短發達地區與本地寬帶網民的比重差距,大力增強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二)大力加強電商培訓,更新村民購物習慣
農民的電子商務收入必須超過電子商務的運營成本、農村運輸的成本,而農民的電子商務收入如果低于在電商教育、培訓和金融等方面的支出,就會打擊農民繼續運營農村電子商務的信心。再加上大多數農村人口對新出現的電子商務問題基本不了解,不懂得該如何去運用。因此,在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地方政府必須發揮其領導性作用,應大力增加財政支持和投資,制定綜合計劃,匯集各部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高級管理人員更加專業化。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農民學習的課題,為使用現代電子商務提供實踐操作培訓。甚至可以建立專屬農民的農村電子商務項目,讓農民敢于開展電商活動,發揮自身作用。只有地方政府積極加強宣傳引導,才可以確保更多的農村人口能夠具備電子商務基本技能,也能夠更有利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但是在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除需要加強宣傳引導以外,還要加強培訓力度,積極推進更新化的電商主體演變進程,從而提高農村電商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三)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和機制,組建互助雙贏物流網
首先,我們需要加大物流配送的網絡建設,構建無縫的對接機制。加快建立地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中心、鄉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構建三級區域村網模式,推進物流中心建設。在日常工作中,物流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配送前先把快遞進行重新排列和明確責任,消費者則事先準備接受快遞,進一步構建雙贏的網絡配送體系。當然,當地物流公司也可以選擇與中國郵政合作,共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村現有大部分群眾仍然使用郵政,這對于構建新型的物流網絡是十分有利的。而這種新型的物流網絡不僅能提高我們的配送效率,也為更加高效的物流建設奠定基礎。
(四)倡導采用多種結算方式,提升結算效率
現在,有許多方便、快速和快速的結算方式。如果想在重慶農村地區發展電子商務,就必須積極倡導采用更為高效、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因為這是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是農村電子商務支付方式的變革和完善的基礎之上的。更加現代化的支付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的效率。
(五)積極引導、培養電商人才,加速人才標準化建設
政府需要建立培訓電子商務領域合格人才的機構,將高級電子商務培訓師納入主流,建立電子商務科學與系統課程體系,使電子商務技能人才能夠專攻電子商務。在政策建議上,重慶政府應積極推動和引導電子商務領域的創業政策,大力扶持當地中產階級、高校畢業生和青年電子商務企業,維護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群體。首先,有關部門可以主動組織地方創業網上大賽。加快網上創業步伐,加強培養一對一電商專業學院學生與導師共同參與農村電子商務項目開發。當地教育部可以擴大電子商務領域的招生計劃,或者實施專門的職業建設項目,幫助學生到農村學習和工作。第二,政府可以采取政策鼓勵技術類大學生在發展環境下參與農村電子商務項目。第三,當地教育部可以設立電子商務領域的專屬注冊項目資金,或直接資助在農村地區學習和從事電子商務的學生。
三、總結
即使在我國經濟快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重慶農村電商的發展也仍有許多障礙。除了農民的受教育程度通常很低之外,物流和運輸成本很高。此時就需要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和科學發展的基本理念相融合。此外,也需要將網絡經濟的發展作為農村消費市場進一步發展和經濟社會利益相結合的必然要求。
四、重慶農村電商發展展望
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重慶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會更上一層樓。及時抓住機遇,為農民利益著想,積極解決現存問題,促進重慶農村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最后,在重慶農村地區,想要發展電子商務,是需要穩扎穩打健康發展著的,而不是一步登天。在經濟發達和成熟的地區,這項試驗首先進行,然后再擴大范圍推廣。同時,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地方電信運營商對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物流企業投資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重慶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就無法實現。重慶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未來將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發展方向。
(作者單位: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