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義
通過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進行規避和預防。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綜合能力較低,是導致無法及時發現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的重要因素,其無法準確掌握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相關內容,對國家政策的敏感度較低,無法及時作出有效的反應,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應對能力,進而也就更容易出現問題。加強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的研究分析,確定風險存在的方向,然后通過多個方面來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對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執行效果如何,不僅關系著企業的發展經營,更是影響著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稅務部門以及企業本身均需要進一步認識到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并通過完善各項制度政策妥善應對各種風險,爭取進一步推動企業所得稅管理工作質量提升。
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管理
納稅清繳即納稅人需要在納稅年度終結以后,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遵從相關法律法規,對該年度應繳納所得額以及應納企業所得稅額進行清算,并根據月度或季度預繳的所得稅數額,計算確定該年度需要補繳或者退稅的額度,然后按照要求填寫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提交給稅務機關經過審核后,完成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事項的辦理。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與稅收法律規定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差異,要求企業納稅人需要在納稅申報之前尋找確定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然后通過納稅調整來做到兩者統一。對于經過調整一致以后,按照適用稅率來完成該年度應繳納稅額的計算,并根據應繳納稅額以及提前預繳的企業所得稅兩者的實際對比,獲得準確的差額,采取多退少補的執行原則。按照流程完成上述步驟后,納稅人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將會計決算報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其他相關資料報送給稅務機關,經過專業檢查審批后,確認與實際情況相符,便可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完成結算稅款各項手續的辦理,這是實現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的風險
很多企業為減少經營成本,獲取更多經濟利潤,而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應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包括不按照法律規定如實申報,存在隱瞞收入或者多列成本費用等情況,以此來逃避稅收,進而增加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風險。
(一)風險表現
1.補繳稅款及滯納金。企業財會人員對稅法相關內容掌握不全面,甚至存在理解錯誤的情況,導致所得稅年報有關附表數據的填寫出現錯誤,而造成匯算清繳年度少繳或多繳稅款。如果是年度多繳稅款可以退抵,少繳稅款除了要補繳稅款與滯納金以外,情節嚴重的情況還會因為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等原因而被移交稅務稽查局處理,必須要引起企業的重視。
2.行政或司法處罰。如果企業因為不了解稅法要求或者不遵從稅法要求出現少繳稅款的情況,一旦被查證,將會受到行政或者司法處罰,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企業在面對該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時,每一個流程、每一個步驟均需要嚴格遵照稅務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以此來預防因為不了解或者不遵守而產生的行政或司法處罰風險。
3.增加額外收稅負擔。企業對稅法內容了解不全面,以及對納稅調減項目認識不足,導致年度繳納稅款出現多繳或重復繳的情況。
(二)風險產生原因
1.對匯算清繳認知不全面。影響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執行效果的一大要素就是企業對相關內容的認知程度,現在依然存在諸多的企業為減少成本而逃避稅收的情況。很多企業為減少支出,通過聘請記賬機構或兼職會計記賬、做賬的方式應對稅務繳納問題,這些被聘請的機構或個人,往往會按照企業的要求來處理日常賬務、填報所得稅匯算清繳數據,不符合稅法要求,進而會產生涉稅風險。雖然少繳納稅款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獲得一定的短期利益,但同時企業需要面臨稅務部門納稅評估、稅務稽查、補稅罰款以及列入失信企業名單等風險,并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2.企業稅收遵從度較低。企業稅收遵從度的高度關系著其在所得稅匯算清繳中需要面臨風險的多少,遵從度越高則需要面臨的風險越少。如果企業不按照稅法要求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存在少納稅額的情況,一旦被稅務部門查實偷稅漏稅,必定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不僅會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其在社會上的形象與口碑,以及會被稅務部門列為重點檢查對象,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影響非常大。
3.財務人員素質較低。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高低對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的影響十分重要,包括對稅收法律的認識、對政策的解讀能力以及業務處理能力等。例如部門財務人員調增內容只針對扣除類調整項目中的業務招待費、稅款滯納金等內容,對于該表45行的項目填報重視不足出現較多的差錯率。以及未按照稅法要求填寫各項數據,而造成企業需要面臨涉稅風險。
三、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防范
(一)遵守稅法要求
為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嚴格按照稅法規定繳納各項稅費,重視對稅法的學習,提高對繳納稅款的認知,按照規定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從自身發展出發,對原有制度進行調整創新,為企業財務以及內部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條件。提高對稅法的重視度,并鼓勵內部會計人員自學,并制定獎懲機制,以此來提高會計人員自主積極性,能夠主動去更新稅法知識,及時了解稅法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的更新內容,保證對稅法具有較高的遵從度,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完成企業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工作。一切工作均需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完善以公司制為主題的現代企業制度,重視制度的創新,推動企業組織結構的建設以及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執行。同時,要注意與稅務部門的有效溝通,主動獲得最新的企業所得稅政策,為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高質量執行提供保障,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高質量的完成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另外,強調稅收風險防范體系的簡歷,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內部來成立涉稅風險管控部門,主要負責對匯算清繳涉及到的風險因素進行總結分析,并借助復核、檢查等手段,來做好涉稅風險的規避工作,盡最大努力來講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以免影響企業的下階段發展。
(二)提高專業能力
企業要重視對綜合型財務人員的培養,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應在內部制定激勵政策,提高財務人員自學的積極性,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系統學習、掌握編制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內容與方法。以及要保證會計科目制定的科學性與完整性,要求會計明細科目必須要與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的調整項目一一對應。如果存在政策性的減免,以及企業稅收方面的優惠內容,會計人員必須要能夠及時反應,完成相關備案留存手續。并且要建立內部考核機制,確定其專業能力是否可以滿足匯算清繳工作要求,例如申報前對于稅前扣除的項目、應調整項目,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期內需要進行調整以及補充完整。另外,注意合理稅收籌劃,即在國家法律與稅法規定下,從多種納稅方案中選擇稅收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三)夯實管理基礎
一方面加強稅收分析工作,選擇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來作為研究對象,關注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情況,反映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程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以及準確掌握重點稅源結構調整、變化動因、繳納稅收趨勢等,更全面的了解和確認行業企業的運行狀況。另一方面,提升基礎數據質量。合理應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整合年度納稅申報數據質量,優化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在稅收管理、稅收分析等方面的基礎作用。并且落實對所得稅年度申報數據的審核,做好數據清理、異常數據處理工作,進一步提升基礎數據質量。
(四)落實相關政策
企業會計人員不僅要注意國家各項政策的變動,還要將政策應用到實處,通過及時的了解到稅收法規政策,來正確填寫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保證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正常進行。可以采取合適的手段加強宣傳,并建立創新和共享機制,爭取做到全面覆蓋。尤其要重視重點優惠政策的針對項目,例如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時做好內部的監督檢查與評估整改,很多企業均存在超額列支預提費用的問題,這對于企業來講是非常嚴重的所得稅風險。企業在享受國家政策帶來的紅利時,還需要注意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加強內部稽查力度,要求會計人員務必要按照當前所得稅制度開展工作,杜絕出現任意擴大預提范圍的情況,可確定合同總金額的10%為最高上限,必須要嚴格控制在10%以內,努力來降低超額列支預提費用問題的發生。另外,在企業內落實問責制度,一旦未能夠控制在10%以內,便需要追責相應的負責人,視情節嚴重情況給予扣除獎金、降職甚至解聘等處罰。通過追責制度可以進一步的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對所得稅風險的重視程度,更主動的去控制自身行為,有效規避所得稅風險問題,為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高質量進行打好基礎。
四、結語
匯算清繳作為企業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執行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總結分析存在的各種主觀影響因素,判斷企業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可能會遇到的涉稅風險,并且從自身角度出發,來做好規范管理,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
(作者單位:江蘇政泰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