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引入
“描寫人物最難的地方是使人物立起來。”這里的“立”,也就是讓人物活靈活現(xiàn)起來。怎樣才能讓人物“立”起來呢?魯迅先生說“最好是畫他的眼睛”,老舍先生說“我們須隨時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茨威格是挖掘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高手……生動恰切的人物描寫不僅能使人物性格鮮明、個性突出,而且能收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藝術(shù)效果。但是,讓人物“立”起來,又不止于對人物進行直接描寫。請看下面的討論。
眾說紛紜
銘澤:同學(xué)們,對面來了一個人,我描述一下,你們猜猜是誰?她梳著馬尾辮,頭發(fā)烏黑,走起路來辮子一甩一甩的。
趙楊:這描述雖然細(xì)致,可是太沒有針對性了,我只知道她是個女生,因為有馬尾辮,其他能凸顯人物個性的信息卻沒有。老師,您說是這樣吧?
老師:是的。你們知道嗎?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fā),即使細(xì)得逼真,也毫無意思。”在銘澤同學(xué)的描述中,恰好只“畫”了人物的頭發(fā)。
銘澤:老師,我懂了,我應(yīng)該說“她長著一雙丹鳳眼,炯炯有神”。
老師:銘澤,魯迅先生所說的“畫眼睛”只是個比喻,強調(diào)要寫出人物的本質(zhì)特征,而非只是畫眼睛。即描寫人物時,必須排除各種生活的表面現(xiàn)象,著眼于人物內(nèi)心世界,揭示其靈魂的秘密。
添溢:老師,所謂“靈魂的秘密”,是不是說我們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點或性格特征?
老師:你說得很對,那大家知道用哪些描寫方法能夠凸顯人物個性嗎?
銘澤:老師,這個我知道!人物描寫的方法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
趙楊:老師,我還知道肖像描寫不要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人物特點來寫,要通過簡短的幾句話突出人物性格,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
添溢:趙楊說的話,我特別認(rèn)可。你們還記得《藤野先生》中的一段肖像描寫嗎?“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diào)……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lǐng)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不加任何渲染,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jié)、生活儉樸的老師形象。
趙楊:那我再說說個性化的動作描寫。人物的動作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性格特點。你們聽聽我這句描寫:“她手里拿著啃了一半的蘋果,蹦蹦跳跳地向我跑過來,撲進我的懷里。”這個人一定是我的弟弟妹妹,見到我很高興,向我撒嬌,同意嗎?你們見過誰的媽媽、奶奶蹦蹦跳跳的?
添溢:哈哈,趙楊,你說得太對了!我想說說語言描寫。我們常說“言為心聲”,語言是一個人情感最直接的表露,也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性格與修養(yǎng)。所謂“觀其言知其人,聞其聲明其性”,你們記得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中一段關(guān)于少年閏土的語言描寫嗎?“現(xiàn)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nèi)绽锏胶_厵z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賊么?”“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短短幾句語言描寫,一個熱情、活潑、純樸、勇敢、見多識廣的少年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銘澤:那我說說心理描寫吧!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nèi)心的細(xì)致刻畫,給我感觸最深的場景莫過于開家長會了。媽媽去開家長會,我獨自在家,生怕老師當(dāng)眾指出我的退步,更怕會后老師把媽媽單獨留下來“告狀”。我似乎看到了媽媽那逐漸陰沉的臉色、緊攥的拳頭。只怪自己最近太放松了,成績退步了很多,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xué)習(xí)。
老師:太棒了!這一段心理描寫很生動,通過想象媽媽去開家長會的種種情形,表現(xiàn)出自己的不安,是我們可以借鑒的方法。此外,還可以借助景物描寫側(cè)面烘托人物心理。大家還記得《天凈沙·秋思》中的寫景句子怎么翻譯嗎?
趙楊:老師,我記得。枯藤纏繞的老樹的枝干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飄蕩著炊煙的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fēng)。
老師:特別好。中國古代文人有一種悲秋情緒,飄零天涯的游子看到草木凋零的景象,更會引發(fā)無限思鄉(xiāng)之情。這首小令便是通過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心情的,這種方法大家在寫作時可以借鑒。
在一篇作文中,若想使人物個性突出,除了可以運用以上幾種方法外,還需要注意:第一,深入而細(xì)致地觀察生活。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唯有認(rèn)真觀察,才能使筆下的人物鮮活而有生命力,而不是千人一面,缺乏個性。第二,寫作時可以綜合運用各種描寫人物的方法。添溢,你來舉個例子吧!
添溢:大家還記得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對孔乙己的描寫吧!“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一段肖像描寫突出了孔乙己矛盾而尷尬的身份,他自視清高,以知識分子自居,但又好喝懶作、家境貧寒。當(dāng)別人揭他傷疤,說他偷書時,他說:“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又說了些“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這些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孔乙己的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孔乙己面對短衣幫的取笑,自然是厭煩和不安的,但表面上又要表現(xiàn)出滿不在乎、不予理會的樣子,便“排出九文大錢”。這一動作是孔乙己以表面的鎮(zhèn)定、從容來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不安。以上肖像、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綜合運用,均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鮮明個性。
老師:說得特別好,舉的例子也非常典型。我們還可以在對比中突出人物個性,表現(xiàn)人物性格。可以是不同時段的對比,也可以是不同人物的對比。你們能舉個例子嗎?
銘澤:老師,我記得《范進中舉》中有對胡屠戶不同時段的描寫的對比。岳父胡屠戶在范進中舉之前,說:“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xiàn)世寶,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積了甚么德,帶挈你中了個相公。”“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吃完飯“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范進找岳父借盤纏時,胡屠戶一口啐在他臉上,把他“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還說:“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中舉后,范進發(fā)瘋,胡屠戶為把女婿打醒,“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才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打完后,“不覺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心里懊惱“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稱呼女婿為“賢婿”,夸他“才學(xué)又高,品貌又好”,回家路上“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前后態(tài)度天壤之別,在對比中,庸俗勢利、兇暴粗鄙、尖酸刻薄的胡屠戶形象躍然紙上。
趙楊:銘澤說得真好。我來說說不同人物的對比吧!《故鄉(xiāng)》中主要刻畫了兩個人物形象——楊二嫂和閏土。楊二嫂說:“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xiàn)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還說不闊?嚇,什么都瞞不過我。”“圓規(guī)(楊二嫂)一面憤憤的回轉(zhuǎn)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這些簡單的語言、動作描寫,將尖酸刻薄、唯利是圖的楊二嫂刻畫得淋漓盡致。“母親對我說,凡是不必搬走的東西,盡可以送他,可以聽他自己去揀擇。下午,他(閏土)揀好了幾件東西: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副香爐和燭臺,一桿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閏土則不同,雖然多子、饑荒、兵、匪、官、紳、苛稅,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但他卻只揀了幾樣需要的東西,體現(xiàn)出他的勤勞、質(zhì)樸、不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