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磊 泊頭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一度成為社會熱點,它創新了傳統的營銷模式,轉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對生產生活帶來巨大改變。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對于人才的核定標準也日益提升,對各個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在課改背景下進行教學創新勢在必行。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時反思現狀,并進行合理的實踐創新是首要任務。
電子商務是一門集商務與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要培養合格的人才必須保證學生具備敏銳的商務思維和卓越的技術水平。中職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欠佳,教學活動開展應符合其實際情況。但是通過對幾所中職院校的調查,發現它們在課程設置上存在嚴重的超前現象,課程安排不合理,內容與中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水平不適應,導致實際的人才培養模式與設定目標出現偏差,教學效果受到局限,影響學生的就業。
電子商務的實踐性較強,但是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中職院校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電子商務課程也未能幸免[1]。具體表現為:在教學中側重于教材知識講解,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相輔相成;灌輸式教學現象普遍存在,流程化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在理論學習中一知半解;實踐過程趨于相同,一般都是利用軟件和上機操作來完成實踐,應用的軟件與實際商業環境不匹配,缺少真實的實踐鍛煉和與時俱進的內容,學生難以靈活運用。
很多中職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豐富,缺乏專業的電子商務實踐經歷,他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更多停留在理論上,引導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時容易出現含糊不清的問題,教師的專業素養不高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中職電子商務教材更新較慢,教學內容傳統老套,與電子商務本身具有的創新性不適應,導致人才培養相對落后,學生的專業水平難以滿足實際需要,就業情況自然不佳。
基于對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的反思,總結出上述三個問題,要求中職院校和教師重視起來,以課改背景為創新契機,解決實際問題,提升電子商務教學成效。
中職院校應明確電子商務人才的就業方向以及人才培養要求,以此來定位實際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一般來說,電子商務專業有三個就業方向,分別是網站設計與程序、網絡運營與編輯及SEO優化,這三個就業方向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存在差異,網站設計與程序側重于技術,網絡運營與編輯側重于管理,SEO優化側重于營銷。基于這三個就業方向,學校應針對性確定人才培養方向并設計課程體系,以中職學生的實際水平為基準,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科學可行。教師要挖掘學生的愛好與特長,使其在專業領域獲得個性化培養和指導,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其發展實現精準定位[2]。
學生須具備綜合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因此理論教學與實踐過程應做到相輔相成。學校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安排上應保證科學合理,借鑒外校先進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指導實際教學過程有效開展。教師須向學生滲透正確的電子商務知識,使其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有計劃的提升其網站設計與維護水平、網絡運用與管理水平以及網絡營銷水平等,同時將辦公自動化水平和通信工具使用培養貫穿始終。在實踐教學時可組織開網店、網站建設、美工設計等活動,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學有所用,從而提高教學成效[3]。另外,教師須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國家政策和法律發揮,結合實際的網絡營銷過程進行全面實踐練習,引導他們制定營銷方案,進行網店運營并能自主交流,提出個人看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創新是電子商務本身具有的特征,因此在教學中做好教材創新及教師的專業知識更新十分必要。首先,中職院校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制定完善的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與電子商務企業加強聯系,利用專業的培訓和實踐組織教師進行觀摩和實踐,以此更新教師的專業知識,增強其實踐經驗,為教學開展提供保障。其次,學校要加大人力、財力的投入做好教材和課程研發工作,結合本校的實際教學優勢,多參考實際案例和企業的運行流程,編制出真實、特色、豐富的課程內容,對落后的教材及時淘汰,利用先進的教材引領學生展開有效學習。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是商品營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未來將會獲得更好地發展,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仍會持續增加,因此,中職院校必須保證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質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高超的技術水平以及靈活的商業思維,在實際工作中獲得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