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大連工業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校各級黨組織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方向,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整合學科、專業、教學資源,構建“黨建+課程思政”和“黨建+專業思政”新路徑,切實擔負起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責任、組織責任。本文以大連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為例,按照立足實踐、分層推進、把握主線、不斷完善的工作指導思想,總體設計和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工作。
大連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成立于1958 年,其前身是食品工程系,2002 年更名為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是學校最早成立的二級學院,并于2010 年獨立命名為生物工程學院。學院擁有國內頂尖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師資力量雄厚,具有明顯的學科專業特色和優越的科研條件。學院目前有教職工50 人,黨員教師比例超過70%。工科背景本科學生800 人,研究生300 人,學生黨員40 余人。總支下設六個黨支部,支部書記配備全部達到雙帶頭人工程。
按照立足實踐、分層推進、把握主線、不斷完善的工作思路,構建以總支書記、院長為組長、總支副書記和教學副院長為副組長,總支委員和黨支部書記為領導小組成員的組織保障體系,以加強黨的支部建設,不斷提升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為目標,統籌推進三全育人背景下學院的課程思政建設和專業思政建設工作,精心圍繞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工作設計、實踐黨支部活動實施方案。
1.以黨員先鋒工程建設為載體,打造“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示范隊伍、示范課程和示范課堂
課程教師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關鍵,建立一支又紅又專的黨員教師隊伍,是“黨建+課程思政”工作實踐的關鍵。在支部黨員,重點在基層支部黨員干部中遴選一支專業課程教師隊伍,將這支隊伍建設成“課程思政”的示范隊伍,鼓勵黨員教師在授課中“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同時將教學名師、省優秀黨員、省先鋒示范崗黨員教師納入隊伍,不斷摸索、總結“課程思政”的經驗。借助黨員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這批教師隊伍“課程思政”意識和責任擔當。要注意發揮這批思政課骨干教師的帶動引領作用,通過加強與課程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幫助其他專業課程教師,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師解決、掌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
以學校“課程思政”課程建設和教改立項為載體,鼓勵、支持部分黨員教師積極參與課程建設,爭取在目前三個專業中,每個專業建立一個“課程思政”可示范課程,并對課程建設進行跟蹤,不斷總結完善,力爭達到可以示范推廣效果,更好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在示范課程中,精心設計打造一個黨員骨干教師教學示范課堂,如通過鼓勵教師佩戴黨徽,為授課教師頒發一個統一設計的“我是黨員,看我的”標識牌,制定黨員教師的承諾宣言書等形式,鼓勵黨員教師在授課中“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增強授課的儀式感,增強“課程思政”效果。
2.建立“課程思政”“專業思政”交流研討工作體制
建好“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專題“黨日”活動平臺。通過設計、組織黨員“黨日”活動,黨員“沙龍活動”、黨員頭腦風暴等活動,鼓勵教師參與“課程思政”的教學元素挖掘研討、教學心得交流,引導廣大教師關注教學、關注“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建設,關注人才培養工作。將“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建設工作開展情況作為支部黨員先鋒工程工作開展情況的評價指標,作為黨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作為黨支部年度述職的重要內容。
3.加大先進典型、先進事例的宣傳和表彰
對“黨建+課程思政”和“黨建+專業思政”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黨支部、教師、學生典型,進行表彰和宣傳,對一些優秀課程、優秀課件和優秀的思政元素案例教材進行評比和表彰。努力打造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工作格局。
圍繞大學生的愛國教育、家國情懷、理想信念、敬業精神、科研精神、艱苦奮斗等方面的精神培育和能力培養,以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等工作為切入點,積極發揮校友、企業人力資源精英、資深學者專家、黨員教工骨干、學生骨干等資源優勢,構建企業導師、校友導師、專家導師、黨員先鋒、學生先鋒等隊伍在學生的家國情懷教育、職業規劃教育、求職面試指導、科研精神教育等方面開展“專業思政”建設工作,建立多維人才培養工作體系,全面營造學院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1.建立多維人才培養工作體系導師隊伍,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導師隊伍遴選工作堅持優中選優,按計劃遴選的原則。遴選導師工作隊伍,堅持政治標準是首要條件,各類導師隊伍必須有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高度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家校情懷。
遴選范圍是從理想信念堅定的老紅軍、老黨員,優秀的校友,資深的企業人力資源高管,具有崇高科研精神的專家、學者、教師,出色的黨務工作者、教輔人員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等范圍。每年學期初制定遴選工作計劃,經黨政聯席會議討論決定,確定導師隊伍人選,制作發放生物工程學院學生導師聘書。建立生涯規劃講壇、與導師面對面、我心目中的優秀導師、與導師隔空對話等形式的導師隊伍與學生互動交流平臺。每年或每兩年組織評選一次學生心目中的最可愛導師等活動。
2.建立大學生生涯規劃設計先鋒隊伍,構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工作格局
建立大學生職業規劃先鋒隊伍,積極引導、教育他們投身年級同學的就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活動,在同學中起到先鋒示范作用;在學院的統一帶領下,參與到“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建設,組織推動導師和學生的互動平臺建設工作;為來校招聘企業做好專場招聘的宣傳和現場組織等工作;多渠道積極搜集,整理針對學院畢業生的招聘信息,并通過多種方式向畢業生宣傳發布,同時做好就業信息落實的跟蹤調查服務工作;建立供需信息平臺發布系統,并做好日常維護工作;建立用人需求信息數據庫,做好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工作,為學院就業工作決策提供依據。
以做好“思政元素教材”“學生成長案例集”和“優秀典型案例集”三個工作成果為導向,做好黨支部建設和“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建設深度融合工作模式實踐平臺的設計。
1.努力通過項目周期建設,以“課程思政”示范專業、示范課程為背景挖掘、整理一套可示范推廣的思政元素案例集為導向,組織好教師的座談會、研討會和小組示范交流等活動。
2.以搜集、整理一套身邊學生、校友的優秀案例集為導向,發揮校友資源優勢,開展優秀校友訪談、事跡采集等形式,搜集整理在行業專研、愛崗敬業、愛國精神、工匠精神的典型事例;通過發揮學生黨員、干部的力量搜集普通同學中發現的自立自強、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先進事跡和典型,將典型案例及時反饋學院人才培養工作中,充實到“課程思政”教學過程。
3.對黨支部建設和“課程思政”“專業思政”融合推進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支部、教師、學生典型,進行表彰和宣傳,對一些優秀課程、優秀課件和優秀的思政元素案例教材進行評比和表彰。努力打造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