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樓 南昌工學院
隨著大數據概念的不斷普及,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逐漸受到大數據觀念的影響。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對大數據進行了定義,即“在網絡平臺中公眾的社交、電子商務等記錄信息都被匯聚到一起,通過多元化收集的方式組成一個龐大的數據組,并具備很高的增長率”。學生作為高校的基本單位,在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和高校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數據信息,通過對上述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分析,高校管理人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思想狀態以及生活習慣,從而讓高校在制訂學生管理制度時更科學、更全面,全面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大數據時代,是一個全新的、高速發展的理念。自大數據形成以來,已經滲透到了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漸地成為人們的共識,得到了眾多行業的認可與重視。我們可以借助豐富的現代網絡技術與方法,從而不斷地推進大數據的戰略布局工作,以取得更多、更高的信息化建設的效率,特別是在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當中,利用教育大數據可以來深化高校管理當中的改革發展,使得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與優化,促進教育的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進行。
學生管理工作應該結合各自學校的特點,以實際情況為準,制定符合學校的管理目標,以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為例,學生男女比例基本在1:9,每個班級中男生占到極少數,不論是在班干部選舉還是評獎評優投票中都不具有優勢,選舉結果主觀性較強,具有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男生大都被女生為主體的班級所覆蓋,這種特殊的校情具有局限性,只有積極提升大數據在學生管理中的運用才能有效規避這些管理漏洞;傳統的管理將人的主觀意識和情感滲透在管理者的內心,具有一定的限度,重視同學評價,忽視了科學分析,有些同學即使確實存在相關問題,但由于個人因素而被忽視,所以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策略的開展中,切記公平、公正、合理才是新時代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管理人員應根據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需求上,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合理的管理方法是高校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管理人員要了解大數據技術的價值,完善高校學生數據資源檔案,讓大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更好的進行。大數據技術可以根據學生收集的數據資源,整合數據結構,保證數據的準確無誤。這樣就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實施針對性計劃,保證管理工作質量,在大數據背景下著重關注技術方法,統籌人文與技術建設,讓科技手段真正起到普惠學生、利于學生。科學的管理理念、實踐、都在隨著時代背景進一步深化,某些已被認可的經驗化管理模式需要向更科學、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式轉變,進而維護了校園師生間的公平秩序,有效地解決了學生管理的不確定性與復雜性。
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信息安全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它是學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進行科學化和現代化改造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由于我國現代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有一定程度的公開性,網絡資源較為開放,在這種情況下,黑客攻擊和病毒侵擾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高校與學生管理相關的單位要建立一支信息安全管理隊伍。相關院校要針對信息管理平臺,科學構建安全管理系統,確保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能夠更加安全的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高校學生管理部門要根據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需求,組建一支信息安全管理團隊,科學設計開發相關管理系統,投入一定量的資金,構建起科學安全的管理系統,確保管理系統的嚴密和完善,保障信息化平臺運行的高效、有序。
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有效管理,所涉及的范圍是繁多而復雜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班級狀況、生活管理以及出入校門等方方面面進行有力的信息化建設,實現全面的管控與督查工作。因而,強化高校的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在大數據背景時代之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可以加強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化平臺的建設,在信息管理、班級管理、檔案管理、教學管理及成績管理等方面進行更加豐富的信息化實施。譬如,可以通過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教學管理系統的數據管理與整合,有力地去推動數字化校園的管理工作,極大地提升學籍管理部門錄入學生的個人信息采集以及課程設置的相關信息的實際效率,將大數據的應用更加靈活地通過信息化平臺凸顯出更加有利的優勢,既能夠使得教學信息通過屏幕處理程序與打印處理程序,更加高效地為教務處、教師以及學生展示出明晰的、準確的數據、信息等,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對學生個人的信息安全保障與風險防范,有助于規避學生個人數據的丟失與缺失。
首先,管理者自身應該清楚自己的任務和管理方式。學校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統計數據、分析數據的方式發現管理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優化和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還可以借助數據搜集技術,通過任務打卡等方式加強對基礎管理者的監督,提高其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工作人員應把握時代發展的機遇,通過對大數據的合理運用,積極迎接并克服挑戰。與此同時,還要明確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個性化特征的表現,并在此基礎上,實施有效的對策,增強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