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華 李爍群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鎮江供電分公司
在對供電可靠性及安全運行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輸變電工程建設正逐步走向規范化、精細化。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對工期提出更嚴格的要求。調試是輸變電工程建設程序中重要的階段之一,具有專業交叉多、技術含量高、涉及知識面寬等特點。本文對調試流程標準化進行研究,并探討在輸變電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以更好地實現工程進度目標。
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勢必要增大電網建設投資,而以往的電網建設監理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已無法完全適應基建投資發展的要求,使該監理制度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給企業帶來了很多挑戰。要想進一步提高電網建設投資效益,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應將電網建設監理制度進一步向全過程項目管理拓展,探索并構建項目管理新模式。面對挑戰,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部(下稱“項目管理部”)組建專業建設管理團隊,整合基建管理資源,從管理模式、組織機構、管控機制、分包管理、市場機制、考核機制、技術措施、管控手段等方面入手,將甲方管理貫穿整個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通過對可研、初設、建設階段的統籌安排,實現項目全過程管理的三大目標控制。同時,項目管理部扎根項目現場,與業主進行充分溝通,發揮監督和管理優勢,充當管理先鋒隊、管控主力軍、傳遞安全壓力橋頭堡的重要角色,最終形成共管合力,持續推進基建改革配套措施落地見效,牢牢把握安全紅線和底線,抓實現場管控,從源頭防控作業風險。
輸變電工程調試又稱電氣調試,指電力實施設備在現場安裝完成后,交付投入使用前,根據相關規范和制造廠家的設計、運行的要求,逐個逐項地進行設備的調整和試驗,以全面檢測設備自身及安裝質量,決定是否投運的重要工序。電氣調試內容涉及電力系統通信、保護、自動化、高壓試驗等專業,不僅包含一次、二次設備的單體調試,還包括針對設備間配合關系及整個系統進行的系統調試。調試雖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邏輯關系模糊,職責分配困難。調試是將設備安裝及運行連接在一起,其本身又按照系統和設備類別劃分為多個階段,產生了多種接口關系。同時,各設備調試在內容和流程上又相互關聯、交叉,次序上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當工程規模較大時,以上關系就易變得混亂,造成職責分配困難。(2)技術復雜程度高。特別是數字化變電站的發展,與以往變電站在形式上有本質區別,各種交互式電子傳感器、智能終端等新型設備及數據采集數字化等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調試難度。(3)溝通協調難度大。調試階段一般有多部門參與,各部門間缺乏明確的工作流程和協調機制,溝通方式單一,不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從而影響工程進度。(4)安全問題突出。調試階段現場點多面廣,作業任務較分散,不確定因素增多。在現場開展各種高壓、動作試驗,設備已帶電運行,再加上人員繁雜,溝通交流不暢,安全風險持續增大。調試階段存在的以上問題極大阻礙了輸變電工程建設精細化管理,不利于進度目標的實現,甚至對工程安全、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
在輸變電工程施工設計的過程中,要始終秉持成本控制和高效溝通管理的思想。在前期的設計環節,需要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等情況進行調查,詳細全面的采集和記錄施工設計所需要的數據,以便在以后設計施工圖的時候有完整且實際的數據作為參考,從而保證了施工圖的質量,保證了整個工程項目施工順利進行。這樣減少了后續因設計圖與實際施工環境不符導致修改的情況,節約了成本。此外,工程所需的材料、設備、人員等物資和人力要提前準備,保障工程如期開展并順利地進行下去。
可以由業主、監理、項目組三方人員成立一個材料管理小組。該小組對材料的把控各負其責:(1)由項目組對材料的采購進行把控,項目組根據項目需求和標準(使用說明書、合格證書、符合規范的材料證書等)到市場訂購符合適合項目使用的材料和設備。(2)監理組對施工材料和設備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并報給業主審批,審批通過后,再按材料種類和設備的存放的條件存放入庫,并且做好材料登記表。(3)由項目組使用時領取材料進行最后檢驗,保證合格材料和設備應用到工程中,嚴把材料,清理庫存,從而提高整個輸變電工程施工的質量和經濟性。
輸變電施工過程中我們主要應該做好兩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升工程的質量。(1)由于輸變電工程工程量大、施工環境復雜,人為因素等,難免會出現設計變更,這時設計人員應該到現場去了解實際情況,分析設計變更的原因,到底是人為操作不規范,還是現場施工條件比當初勘察時有變化,如果是前者,則可以聯系監理部門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規范作業的管理,若是后者,則及時優化或者變更設計使施工順利進行下去。(2)監理人員應該加強管現場管理的力度,首先,加強現場安全的管理,對施工現場的環境、設備的情況、施工人員作業條件安全措施等要有全面的了解,及時解決安全隱患,安全的施工才是質量保證的前提。其次,對施工人員施工進行技術指導,使之能按要求和程序施工,規范其施工動作,保證施工質量。(3)監理人員做好階段驗收工作,對施工的材料和施工質量進行檢測,使材料和質量過關。如果發現質量問題,要及時聯系項目組進行返工修改,使之合乎標準。
完善和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是輸變電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保證。首先,實行工程質量的責任制。名義上項目負責人和現場施工管理負責人應該統一,對施工質量要高度重視起來。采取項目經理負責統籌現場人和財物管理,項目部人員的績效打分由項目經理考核,使得項目經理愿意去管理、有方式去管理。其次,嚴格控制質量資料測量的真實性,并與實體進度基本統一。監理人員需要把實際測量的數據、資料和驗收測評中的數據和資料對比,嚴格要求自己不得弄虛作假,發現對工程資料中虛假數據,及時要求施工整改和修正。
前期現場的實際勘探工作,為設計圖紙提供了可靠的來源,為了避免設計人員人為的失誤,造成輸變電工程施工設計圖紙與實際狀況不符合,保證圖紙的精確度,我們可以設置審圖小組。既可以從源頭上消除設計的失誤,也可以在圖紙出錯時及時溝通修改。在實際施工中出現了問題時,設計人員需要及時去施工現場充分的了解情況,如果是設計錯誤要及時做出修改或者優化,如果是施工人員沒有嚴格按照圖紙施工操作失誤,則通知監督管理部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強技術指導和監督力度。修改發放時,也需要一層層的審核,同時郵件告知各個施工部門,使各個施工部門配合修改。審圖制度和設計人員親去現場了解情況的落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圖紙的質量,減少返工,保證輸變電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輸變電工程項目施工順利進行。沖破五個束縛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作為試點項目,除了要做好前期工作,預留時間重點解決造成項目管理被動的五個束縛:①利用“數字新基建”,“5G+遠程”,“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視頻抽查等手段,集中解決項目集管理模式下建設管理人員無法全方位履職的束縛;②利用監理理論+實踐的“一日一張卡、一打分一評價”新型管理方式,集中解決監理能力不足且不能有效提升的束縛;③利用全過程三維設計,突出實景方案管理,集中解決施工組織設計僅憑經驗而無法實現創新管理的束縛;④利用項目部黨員+團員+青年員工有效聯動機制,開展師帶徒和柔性團隊建設工作,通過人員角色互換,讓團隊成員理解各個工作崗位的難處,解決團隊無法凝心聚力的束縛;⑤利用互通機制,使全員共享工作成果、共解工作難題,集中解決現場工程項目管理團隊效率低、無法有效聯動的束縛。
新形勢下,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在本質上結合新時期的要求、新思想的延伸、新技術的應用,打破以往管理模式的束縛,結合“數字新基建”的發展要求,提出了強有力的優化提升措施,使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對內打通管理瓶頸,對外形成管理合力,共同實現項目管理目標。這對于新形勢下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輸變電工程是電力系統發展的標志,為提高電網建設水平施工單位還應該重視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施工過程中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對管理制度的執行度,建設質量過硬的輸變電工程,促進電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標準化調試流程的研究,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可減少調試準備階段工作量,優化調試進度計劃,輔助進度管理,實現精細化管理,從而在滿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調試工作效率。該調試流程在今后的輸變電工程建設中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