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敏 王獻鵬 邯鄲學院
促進學生自身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是當前教學理念下的重要思想。高校學生作為我國社會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其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促進我國社會進步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1]聲樂作為音樂課程中的核心內容,通過聲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改革,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并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并且,現如今所倡導的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策略,在目前階段中的高校聲樂教學中同樣適用。
自主學習是基于教育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主要以被動接受知識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體,采用“填鴨式”教學給學生灌輸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與對知識的學習欲望會被打壓,難以實現充分理解知識內容。自主學習,則與傳統的學習模式有著很明顯的不同,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差異,對知識的感知差異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與知識的接觸范圍,實現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學習與鞏固知識點。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需要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探索等以自己為核心的學習,創新項目式教學就是采用該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聲樂作品內容,實現自我演唱能力與實踐活動能力的全面提高。基于自主學習的概念,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進行教學,采用點撥與引導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自我追求。在該學習理念下,教師不需要規范學生的學習內容,將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引導給學生即可,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制定學習計劃,在符合自身需求的情況下完成學習任務。
目前階段下,高校進行聲樂教學改革過程中尚且存在一定的問題,現如今的教學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其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聲樂教學缺乏改進和突破同樣也是目前階段下高校聲樂教學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客觀現狀。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的聲樂教學中,教學手段需要進行適當的改進,通過更加科學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但是,目前階段下的高校聲樂教學,其教學模式還比較單一,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與聲樂課程的本質特點。最后,高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視程度也有待提高。聲樂中的理論內容,是引導確保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關鍵,學生在對理論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把握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科學高效的自主學習;經過一系列的理論學習,通過實踐活動形式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增強學生對聲樂課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好的做好與中小學的銜接工作。但是,目前階段下,很多高校在展開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這一環節,沒用充分重視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嚴重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深入拓展。
模仿能力是指學生在進行聲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教師或者是他人演唱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實踐的一種能力。[2]在聲樂學習初期,學生會對正確聲音的概念和肢體語言進行一定的模仿,這種能力會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得到升華,對演唱的實踐能力也會得到較大的發展。
學生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方式開展學習,學生可以在結合自身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的學習進度與自身的理解能力是成正相關關系的。在循序漸進地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的理解能力會隨著自身知識的積累不斷深化,進而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聲樂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學生去深入感受其內在的變化,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對聲樂內容的感受能力展開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學生在以自身感受能力為主導的學習過程中,其可以避免跟不上教師授課節奏,出現感受偏差的情況發生,進而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感受能力。
表現能力,也可以理解為聲樂表達能力。聲樂教學的宗旨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將聲樂作品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及行為特色表現出來,學生的自身特點是完善聲樂表現內容的關鍵要素。[3]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聲樂內容的學習,并結合自身的創編能力將所學習的相關音樂知識表現出來。以自我為中心,學生更清楚怎樣表達聲樂內容更能夠展現自身的優勢,實現表現能力不斷提高。
首先,聲樂教學改革應該遵循培養聲樂人才的目的,并結合這一目的展開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改革。這種自主學習模式的運用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生的優勢也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來逐漸完善自己。在這樣的學習基礎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是可以隨著自主學習深化而不斷提高。并且,只有學生自己更了解自己,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學習,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對知識的積累嚴謹性,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能夠有效實現高質量的聲樂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展開科學的聲樂學習。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確定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哪些內容。一首聲樂作品的完整體現,學生不光在聲樂理論知識與技能學習中實現,也要在各主題音樂會、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及校內外比賽等的多種活動中體現對音樂的審美、舞臺表現、創編等能力。例如本學期歌劇社團排練的歌劇《昨天.今天》,由學生為主體,自導自演。通過紅色歌劇《白毛女》選段,和《幸福在哪里》等歌曲的演出,穿插主持人和觀眾,演員的問答互動,引導同學們思考舊社會與和平年代的今天的生活對比,讓同學們懂得念黨恩,愛和平,為明天的幸福生活要努力奮斗。通過這一項目式教學目標的制定,能夠使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將學生引入到積極學習的氛圍與環境中,實現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加強思政教育,確保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實現自主學習,促進聲樂教學改革的高質量建設。
在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一定要進行科學的創新,并采用嚴謹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用嚴謹的手段與高效的方式展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加便捷快速地積累聲樂知識,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將聲樂教學課程與實際演唱相結合,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背景下引導學生進行聲樂知識的學習。例如,本學年,我院音樂劇社團的展演劇目《邯鄲夢》,由學生編寫劇本,七個小故事組成,每一首聲樂作品都是學生自己創作,教師起到督導性作用,展演得到了一致好評,學生的創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高校在進行聲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中,培養與提高教師的素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舉措。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有較為全面的知識能力與教學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所以,高校聲樂教學改革是要通過提高教師的素養與能力來科學實現。所以,高校還需要將部分的工作重點放到培養教師素養上,例如,通過召開講座,聘請校外優秀教師進校給教師講課等方式,都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素養與工作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
在目前新課改趨勢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態勢良好,能夠給學生展開更加科學與高效的教學。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聲樂教學改革,與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發展潮流有著一定的趨同性。各高校和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夠在確保學生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展開深入學習,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聲樂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分析,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改革可以說是符合教育發展趨勢的重要教學改革,在實現現代化教學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基于傳統教學方式在當前教學背景下存在的困境,教師通過創新項目式教學的引導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樹立綜合能力與音樂素養,是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改革實踐。并且,在今后的發展中,高校在聲樂教學自主學習改革過程中,更是需要展開科學嚴謹的工作管理,確保將改革堅定的貫徹與落實。[4]
高校聲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改革,對于促進學生深入了解聲樂知識與內涵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并且符合當前的教育要求與教學發展趨勢,有著一定的改革意義與改革優勢,能夠實現基于科學背景下的聲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