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依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一個企業必不可少的是人、財、物的控制,而會計人才培養已經成熟化,滿足了企業的會計人才需求,但是隨著發展和進步,會計人才的素質能力逐漸不能夠滿足企業的各種業務需求,又遭到財務機器人的挑戰,給原本就業壓力較大的形勢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現代企業會計專業人才需求在能力素質上提高了一個層次,需要基礎能力的同時又需要具備決策能力。
會計專業基礎知識數量龐大,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知識灰色難懂也會導致學生厭學,傳統的培養機制是填鴨式的,雖然在培養上能夠實現快速上崗的就業需求,但是學生的能力素質卻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這種培養的模式應該改變,從以就業為目的的培養模式中轉換到以培養更加優秀的素質能力人才為目標的新模式中來。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根據時代的進步和新的人才需求而進行改變,以滿足企業會計專業人才新的需求標準。
會計人才數量龐大,已經是供大于求,但是企業方面反映出的會計崗位人才素質能力卻差強人意,很多人才在到企業時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熟悉工作,并且過程中會頻繁的出現錯誤,導致企業需要增加培訓成本來解決這個問題。而財務機器人的出現能夠替代一個企業的財務部門中的基礎操作人員,且能夠避免錯誤的出現,這導致素質能力不足的人才失業。而另一方面能夠操作財務機器人的會計人才出現了巨大的缺口,而一些進行了操作機器人培養的人才又因為實操經驗欠缺,仍舊需要企業花費培訓成本,無法形成無縫銜接。
企業會計專業人才屬于實操型人才,需要與數字打交道,而在培養過程中缺乏將數量龐大的理論知識和計算知識進行實踐成為技能的機會。一方面,是學校方面無法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導致學生技能水平停留在理論階段。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不能參與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導致人才與企業銜接起來仍舊需要更多時間來磨合。而優秀的實踐能力是人才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方式,暴露出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能力素質出現短板。
教育改革理念是培養綜合素質能力更強的人才,不僅僅是會計專業能力,在身體素質和心里素質方面也要開展,打破傳統的以就業為目的的人才培養模式。會計專業培養模式也需要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化工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轉變教師主導學習的方式,以引導、輔助的角色來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深度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通過深度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層次,并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待會計工作時能夠以正確的思維處理。實現學校、教師、學生的三方的觀念統一,為更加高效的人才培養機制打下基礎。
人才的實踐能力一直是人才培養過程中難題,而校企合作就是非常好的平臺,能夠實現人才與企業無縫銜接的同時,還能夠增加人才與企業的契合度,為企業提供發展的人才需求。同時,企業要參與到人才培養的機制中,高精人才定時到學校授課,宣揚企業文化魅力的同時,給人才一個了解企業的窗口。提供一些實習機會,對人才的實踐能力進行夯實,并深度挖掘人才的潛力,為企業人才梯隊建設打下基礎。學校與企業要即時溝通,解決阻礙深化校企合作的問題,將校企合作發展成為互利共惠的人才培養與供給首選渠道。
人工智能在財務上的應用實現了復雜業務的智能化,能夠解放勞動力的同時還減少了錯誤的出現率,但是從另一個方面卻增加了會計專業人才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本就飽和的人才供給,競爭變得更加慘烈。其主要原因還是人員素質能力不足導致的,會計專業就業需求中仍非常缺乏高層次的人才,而人工智能也需要會計專業人才的操作,需要具備決策能力的人才來決策,這部分人才仍是存在很大的缺口的。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即時了解行業的變化,比如說人工智能的應用,就可以根據這個情況或者信息針對人才培養增加操作環節的訓練,這樣可以保證人才出口的穩定性。學生方面也要利用假期時間進行實習,以此來夯實實踐能力,在與企業對接的時候不至于產生專業性斷鏈,時刻保持掌握行業發展的動態,及時調整學習的側重點。
企業與高校是人才的需與供的關系,而通過貫徹教育改革理念實現學校和學生的質變;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將企業與學校有效的結合到一起,將人才培養的過程豐富化;強化行業發展互動保持人才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始終能夠符合企業需求會計專業人才的素質標準下。針對企業會計專業需求現狀分析出存在的問題,進而有層次的、基于未來發展的提出幾點優化策略,為企業輸出素質能力更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