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作為初中教育體系的重要課程內容,肩負德育、美育、智育功能,助力于學生全面性發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是其重點,也是美術教育目標之關鍵,彰顯美術藝術、文化教育效能。但從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實際實施情況來看,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不佳,影響到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此,立足于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的缺失,分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價值,提出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培養
素質教育理念下,提出學生綜合能力、核心素養培養要求,這為初中美術教學革新指明方向。針對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存在重視美術知識、技能教育,忽視學生人文性、素養性教育問題,使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缺失,不利于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新時代背景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以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為導向,實現美術教學結構組織的優化,為學生提供想象、操作、創造、實踐的美術平臺,進而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達到良好的初中美術教育成效。
一、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的缺失
(一)注重教育,缺失思維啟迪
初中美術教學作為學生成才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學科元素,在學生藝術性、文化性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效能。但從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實施現狀來看,未能夠發揮美術育人功效,使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不佳。例如: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多數教師重視學生美術信息、技能的教育,忽視學生藝術性人文性教育,使學生思維理念培養與啟迪力度不足。在這種美術教育背景下,學生雖然具有美術技能與豐富的信息,但缺乏對美術信息、作品、創作的思維活動,使學生美術學習停留在形式,未能夠深入到美術藝術中,甚至影響到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美術教學方法、模式單一化
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學方法、模式單一化,影響到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使初中美術教學質量不高。從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實施現狀來看,多數教師沿用傳統的說教教學方法講解美術知識,現代化教育技術運用力度不足,使學生得不到思維的啟迪,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想象能力的培養。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師信息素養不足,使先進技術運用到美術教學中力度不足;另一方面,部分教師教育思想陳舊,未能夠將先進的教育思維、理念運用到美術教學中,使美術人文性、教育性未能夠得到發揮,不利于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的價值
(一)實現美術教學組織形式的優化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重視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對以往美術教學結構模式起到優化效能,重構美術教學模式、方法、內容、觀念,發揮美術育人性,實現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首先,以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培養為導向開展的初中美術教學形式,實現美術教學觀念的革新,關注美術德育、智育、美育教育性,樹立以人為本思想理念,以美術教學促進學生德育、美育、智育的提升。其次,以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培養為導向開展的初中美術教學,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在美術教學中,內容的選取不僅依靠于教材,更重視生活美術信息的融入與滲透,引領學生借助生活事物進行美的想象、美的創造。最后,以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為導向開展的初中美術教學模式,推進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重視以研學、探學、思學教學方法的運用,創設美術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參與興趣,促進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
(二)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
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是美術教學之關鍵,也是學生學好美術課程的有力支撐。學生具有想象力、創造力,能夠融入美術教學中,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進行美術實踐,在美術實踐中對美術進行想象、實踐、創造,進而完成一幅良好的美術作品。例如:在美術繪畫中,學生通過獲取美術繪畫信息,以美術繪畫信息為基礎,通過自身想象,豐盈美術信息內容,使美術信息更具形象化,之后運用紙筆將想象的風景、事物進行繪畫,創造富有情感、藝術的美術作品。同時,學生具有美術想象力、創造力,為學生藝術道路發展奠定基礎,使學生在美術思維的啟迪中,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打造藝術作品。可以說,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以優質的美術教學內容、方法、形式助力于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
三、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的路徑
(一)強化觀察,推進教育與生活銜接
從學生獲取信息層面分析,觀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通過觀察,學生獲取相關的信息,并且存儲到大腦中,在思維活動中推進新的思維與大腦已有信息進行融合,開展自身想象,豐盈事物本身的形象。美術作為藝術學科,其知識信息、作品都來源于生活,與生活實際密切關聯。通過在美術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推進生活與美術教育的融合,引領學生觀察生活,獲取較多的生活信息,存儲、納入學生大腦中,便于學生想象中運用。學生在美術作品創作中,通過已有的生活表象進行深入的想象,推進美術藝術形式與生活的銜接,能夠增強學生創造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的進行創造,達到良好的美術教育效能。基于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需要強化學生觀察,推進教育與生活的銜接,引領學生不僅觀察教育呈現的現象、內容,更觀察生活信息內容,進而為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美術可以再現生活真實》一課中,教師推進美術教學與生活的銜接,以《靜物》作品為導向,引領學生探究生活,想象作品與生活之間的連接性,引領學生觀察生活,并且借助生活探析作品的內在含義,促進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教師鼓勵學生以拍照的形式進行積累生活,將照片與同學之間分享,達到初中美術教學良好成效。
(二)創設美術情境,激發潛能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需要通過情境創設實現。情境創設教學的實施,通過創設美術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潛能,彰顯美術教育性能。同時,針對美術知識的抽象性,情境教學的創設,減緩初中美術信息教學難度,彰顯初中美術教學教育價值。因此,以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為導向開展的初中美術教學,需要創設美術情境,實現美術教學的優化,以情境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此外,美術情境的創設,應融入一些美術信息背景,諸如文化、情感等信息內容,彰顯美術情境創設的有效性,豐富美術教育形式與內容。例如:在學習《美術可以表現主觀情感》一課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導入主題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中的片段,創設良好的情感教學氛圍,帶動學生情感,使學生得到內心的觸動。等學生欣賞完電影片段,教師以《母愛》為主題,引領學生進行想象,以此為素材,引領學生將想象的情境進行繪畫,發揮學生創造能力,達到良好的美術繪畫作品創作成效。
(三)以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想象與創造空間
學生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美術教育目標之關鍵,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創造空間,讓學生進行思考、想象、實踐,實現美術藝術、文化教育效能的發揮,進而使學生創造較多的藝術作品。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為初中美術教學革新帶來機遇。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關注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學生美術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培養提供空間,讓學生具有足夠的時間、空間思考,發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熱愛美術,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例如:在小學《春天的暢想》一課中,處于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對春天的景象具有固有的思想認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從春天的細微處著手,播放一些學生日常中忽視的春天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春天進一步認知,之后給予學生足夠的想象與創造空間,從而讓學生將想象的事物、信息進行有效性的創造。
(四)加強實踐,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需要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推進美術實踐與理論融合性教育,實現學生綜合性發展。一方面,針對美術藝術教育特性,重視美術鑒賞活動的開展,引領學生進行實踐,通過實踐觀察、探究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明確作品情感、思想,陶冶學生情操,并且獲取較多的創作靈感與想象空間,使學生能夠將獲取的美術信息運用到自身美術創造中;另一方面,重視美術實踐性活動的開展,諸如:寫生、剪紙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準備實踐工具,營造自由、自主的教育環境,讓學生進行美術信息的想象、動手動腦實踐,進而培養學生美術實踐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
四、 結語
研究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十分必要,不僅是初中美術教學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初中美術教學結構組織優化的需要,更是發揮美術教育效能實現學生創造力、想象力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以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培養為導向,轉變美術教育思維理念,發揮美術育人效能,實現學生美育、智育、德育的提升,進而彰顯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培養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朱江.以創新引領藝術之魂——初中美術新課程教學新思路探究[J].藝術評鑒,2020(3):139-140.
[2]徐苗苗.心無旁騖,快樂美術任暢游——淺談中班幼兒游戲化美術教學活動開展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1):96.
[3]孫彩霞.淺談創造力的培養在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3):225-226.
[4]宋云蓮.試論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0(3):154.
作者簡介:
鄧富娟,山東省菏澤市,山東省曹縣曹城街道辦事處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