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現代教學相對于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數學教育借助新技術的拓展有了許多的更新,教師不再依賴于過去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之中引入趣味教學的理念,讓學生對待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加強。數學知識包含很多抽象的理論概念,長時間學習這些枯燥無味的內容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心理,目前各學校的教師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新奇性,圖形趣味化教學也由此而生。
關鍵詞:初中數學;趣味化;圖形教學;策略
趣味教學是目前在課堂上運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法,此種方式能夠改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 初中數學趣味化圖形教學重要性
激趣教學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對學習的各項興趣,從而積極地對待各項學習活動,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習興趣是當前學生最為欠缺的學習思想和意識,眾多學生在多年的應試教育之中磨滅了對學習的積極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形成了對學習的好奇心才能去積極主動的探索其中的奧妙。數學與其他科目不同,其邏輯性和思維性較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不但需要記憶相應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對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初中生由于其年齡相對較小,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理解課本之中的各項定義成為初中教學的一大難點。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過程之中往往一股腦兒的將全部內容灌輸給學生,一節數學課都是老師在講解定理,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小,對課本之中的重點和難點不能明確的區分,最終降低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還有一些學生過分的集中在難點知識上卻又不能深入的理解,最終不能學會理論知識,打擊了學習的自信心,以上問題都是當前數學教育所面臨的各項問題,教師如果想緩解以上現象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之中的興趣,讓激趣教學的意識深入到整體的課堂教育體系之中。與枯燥的數字、煩瑣的文字相比圖像更加便于理解和認識,因此將數學知識中的抽象部分借助圖形進行明確直觀的表現,已經成為促進學生理解教育的優質方法。
二、 初中數學圖形教學現狀
眾所周知,初中教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灌輸式和填鴨式為主,在該項模式之下,學生很難對各項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理解,長時間地灌輸教學不單會降低學生的思考能力,還不能將創意性進行有效的發揮,完全忽視了趣味性在整體教學過程之中的重要作用。讓廣大學生錯誤的理解圖形創意課程為主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的應用,讓學生對整體的教育課堂失去了興趣。特別是一些教師在整體教學過程之中,完全按照書本知識照本宣科的講解內容,讓學生在固定的思維模式下展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演練,讓學生對圖形課和數學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逐步產生厭惡。
三、 初中數學趣味化圖形教學策略
(一)導入常見趣味圖形,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
1. 生活圖形
在整體的數學課程之中,教師通過借助圖形趣味化教學方式,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圖形趣味化教學策略之中,最為重要的是借助生活素材之中的一些有趣圖形,眾所周知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學科與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生活之中的一些有趣圖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教師要善于抓住該項特點,讓沉悶無趣,呆板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生活素材之中的趣味圖形往往會讓數學課程變得更加直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可以借助圖形輔助數學題目解答。而傳統的教育模式往往在課堂之中采用較為落后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沒有新奇感的教學方法之下會逐步地對數學產生厭煩,在數學課堂之中加入有趣圖形能夠讓學生改變對數學的固有認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并不是沒有一絲樂趣的。除此之外,生活之中的趣味圖形還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熟悉度,進而降低學生對數學的厭惡觀感,逐步形成學習的樂觀態度。舉例來說,當教師在講解《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整體特質對教材上的相應內容做出詳細的拓展,教師可以借助圖形的趣味化教學方式,在生活之中找尋與數學相關的數學題材內容,并在上課時為學生講解,從而起到深刻記憶數學知識的功能和作用。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洗衣機,空調等一些家用電器,這些家用電器的圖形表現方式為立體形式,所以教師可以在講解立體幾何的過程之中,為學生播放這些生活化的素材圖片,進而讓學生對圖形產生了親切感,也加強了數學知識的熟悉度。立體圖形是初中數學知識之中的重點內容,所以教師在生活化教學氛圍之中,讓立體圖形存在于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立體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在理解課堂知識的同時,也能對生活中的各項事務明確認識,從而形成了較好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課本章頭圖與課頭圖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近幾年來,教育改革不斷興起,新課程標準也在不斷地變化,從初中的數學教材之中可以看到,不同章節的開頭部分都會帶有相應的圖片資料,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知識和課堂重點。這些章節前面的各項圖片是對整體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總述,學生根據圖片上的相應提示,可以明確的制定學習方向,從而加快學習的速度。教師可以在數學課本的講解過程之中關注這些圖片的位置,并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章節內容之前將圖片上的內容反復觀看,以便引導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每一章節前面的數學圖片對學生來說不僅僅是為了明確教學目的,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沉浸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圖片與生活情境息息相關,學生借助圖片可以更好地深入學習問題,明確學習方法。
(二)借助多媒體播放趣味圖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媒體技術的不斷豐富也讓我國的數學教學呈現出多元化、新奇化、現代化的特點,特別是近幾年來計算機等一系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數學課堂的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多媒體的使用讓教師在課堂之中可以借助更為豐富的表現形式為學生展現數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原本的教學氣氛更為開朗,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會形成良性的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也會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趣味。多媒體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將大部分思維集中在課堂上的數學內容中,除此之外,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方法有更為豐富的技術幫助教師展現數學理論。舉例來說,學生在學習圖形的平移和變換時,就能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現真實的變換步驟,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如果僅僅讓學生了解相應的平移定理和旋轉定理,學生很難體會圖形的平移和變化,然而教師如果運用多媒體就能讓學生看到圖形的平移旋轉過程。為了讓課堂講解的生動性進一步上升,教師可以借助一定的動畫卡通人物,在幻燈片之中演示小動物從a點到b點的移動過程,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平移的具體變動。
(三)運用有效提問增強數學圖形趣味
數學是對疑難問題的解答,因此在課堂之中重視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形成的重要基礎,也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提問時也要注意問題是否符合當前的數學情景,此外教師對問題的難度也要進行精確的把控,如果問題過難會讓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而太過簡單,學生很難在數學學習過程之中產生成就感。綜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要深刻了解教學大綱上的相應知識框架,并對其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系統分析,在課堂之中明確教育目標,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學習知識和學習能力。舉例來說,對于三角形課程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中引入一定的趣味圖形,如帆船,金字塔,埃菲爾鐵塔等,這些圖片都是典型的三角圖形,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分析以上圖片的特點進而總結出三角形的相應定理知識,并為學生設定相應練習題輔助記憶。
(四)開展課堂實踐組合趣味圖形
數學學習不單單是要對相應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數學課堂之中進行對各項問題的解答。數學成績的提高需要大幅的做題和實踐,教師在課堂教育活動之中需要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以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趣味化教學對實踐的重視程度也相對較高,有力的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內容更好地吸收,從而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要回歸于生活,因此實踐對數學學習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展開對數學的各項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勇氣。學生可能會對生活中的問題產生疑問,如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圓形膠帶其直徑的長度是多少,學生便可以借助以下圖形進行合理的計算:
從圖一中我們可以看出,該項圖形由初中的基本圖形及四邊形,三角形和圓形組成,初中的教育體系將這三個圖形作為考察重點,在中考之中對這幾個圖形的命題十分常見,因此教師對這些圖形的詳細研究十分必要。初中知識的相應考點較為煩瑣,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雖然對數學知識進行了一些既定的劃分,然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卻不能很好地分辨。中考的知識點包含初一至初三的綜合內容,因此如果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之中,不能對知識進行詳細的梳理。便會對知識點的記憶出現模糊,不精確的狀況。教師可以借助圖形幫助學生形成較為系統的數學理論知識結構,在學生忘記知識的時候借助圖形進行提醒,該方法不但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而且對知識的深入了解具有重要作用。
四、 結束語
開展圖形趣味化教學,教師就要注重導入生活化的素材,開展足夠的課堂實踐活動,利用趣味化圖形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獲得學業上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馬凱榮.淺談圖形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南昌會場)論文集(五).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47-49.
[2]陳治娟.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小議[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3):195.
[3]姚生華.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67.
[4]徐曉梅.基于案例分析的初中數學幾何基本圖形教學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2):99.
[5]任志燕.圖形變換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9(11):79-80+85.
作者簡介:
肖聲學,福建省邵武市,邵武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