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爽 水發云天置業有限公司
對于國企來說有效的開展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有效的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最為關鍵的是能夠提升國企的經濟效益,確保國企能夠一直處于平穩發展的狀態。鑒于財務內控的重要性,國企一定要引起重視,對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深入的探討,并結合實際情況來不斷優化財務內控的措施,確保國企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
目前,雖說國企已經開始重視財務內控工作,但是由于內控控制還不不完善,致使該項工作不能落到實處,并且執行的力度也比較弱,不能將財務內控工作的真正價值和作用發揮出來。財務管理人員不僅不能從思想上重視內控工作,在實踐工作中也不能有效的將財務與內控工作聯系在一起,在管理上經常會出現管理混亂的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給財務內控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最關鍵的是,國企內部在制定制度時通常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再加上財務工作的流程很繁雜,在實施的過程有難度。同時,沒有落實好相關的管理責任,致使經常會出現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致使財務內控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將其落實到位。
審計是財務工作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應該要引起重視,加強對財務的審計,以此來規范財務工作的各項行為。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國企財務工作在審計上面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在預算管理中,由于管理的方法不當,再加上管理的方法不規范、不嚴謹,在預算中經常會出現不合理、不科學的情況,不僅會造成資金浪費,而且還會加大生產經營的成本,嚴重情況下還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現象,給國企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并且,由于審計的不嚴格,會給貪污腐敗的行為提供機會,部分人員會利用制度上的漏洞來對私自挪用公款,給國企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威脅[1]。
要想提升國企財務內控的整體水平和質量,就需要將有關落實落實到位,制度的執行需要通過有效的監督評價來完成,這就足以說明監督評價在財務內控中的重要性。目前,國企財務內控中的監督評價工作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在監督工作上面還有很多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并且監督力度也還有待加強,最關鍵的是不能合理的有效將評價結果利用起來。按理來說,國企財務內控的監督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部分,內外監督應該要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監督的真正效用。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僅內部監督存在問題,外部監督也有漏洞[2]。內部監督是指員工之間相互監督,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內部監督的制度執行,在監督的過程中會考慮到人際關系,經常會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同時,內部的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不強,再加上財務管理人員在收集相關信息時不全面,最終會縮小監督的范圍。還需要注意的是,相應的評價沒有及時做到位,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對評價結果進行應用,這樣就無法有效的完成財務內控工作。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各種高新技術被開發出來并廣泛的應用在各行各業中,國企財務內控工作也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強化其信息程度,以此來提升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國企內部的信息化建設程度還不夠,財務人員只是利用計算機來進行簡單數據的處理和保存,不能將計算機本身的功能充分的發揮出來。最關鍵的是,不能結合國企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致使國企內部的信息化程度比較低。信息化程度很低,就能夠有效的融合起海量的分散信息,在國企內部不能及時有效的共享數據,并且數據的準確性也不能得到保障[3]。同時,沒有及時的更新信息設備,并且也沒有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致使國企內部的各項數據都有可能面臨著被暴露的風險。如果財務信息數據處于風險狀態,就會對國企的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失。基于此,國企內部應該重視信息化的建設。
在完善內控制度的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國企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來對調整和優化相應的制度,以此才能有效的對整個經營流程進行嚴格的掌控,確保各項財務工作都有章可依[4]。切記,在制度制定為完成后,還需要加強國企內部所有員工的理解,可以將相關的制度制成手冊,確保每位員工都能熟練掌握相關的規章制度,在工作中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范,各項行為都應該符合規范要求,以此來順利、有效的開展財務內控工作。首先,明確管理的責任。為了優化財務內控的流程,就需要對管理責任進行明確,將具體任務落實到個人頭上,確保財務人員能夠明確自身肩負的職責,在工作中按照相應的工作流程執行,最關鍵的是要對財務內控工作的思路掌握清楚,以此來有效的開展財務工作。為了確保財務內控工作的有效性,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將專業的內控人員調入到財務部門,以此來提升財務內控工作的專業性[5]。其次,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國企應該要將風險控制放在比較突出的位置上,為了提升國企應該風險的管理能力,就需要不斷的對風險評估機制進行完善。不僅需要在國企內部的文化中融入風險管理的相關內容,以此來強化所有員工的風險意識,這樣員工在開展財務內控工作時就能注重風險防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為了落實好風險管理的工作,應該要組建獨立的風險管理組織,將專業的風險管控人才吸納到風險管理組織中,并且,應該要對組織中的管理職責和權限進行明確,確保各項風險管控措施都能有效的落實到位。切記,在開展風險管控工作時應該要將重點放在風險防范的薄弱環節,以此來有效的開展財務風險防范工作,提升財務風險管控的整體水平。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對風險的類型進行識別和判斷,并對收集到的各項財務數據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來制定出有效的應對方案,以此來降低國企經營中產生的風險,推動國企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為了發揮出內部審計的作用,應該要首先要對審計管理平臺進行改善,利用高科技技術來將審計的工作內容進行細化。可以利用大數據來對各項審計工作進行幫助,這樣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快速的將問題解決掉[6]。應該要在內部設立審計部門,必須保證該部門的獨立性,不允許該部門依附于其他部門,并給予其一定權責能力。同時,國企有必要對各種內部審計措施進行全面優化,尤其是與之相關的紀律與獎懲機制。還需要對現有的內部審計方法進行不斷完善與創新,致力于審計范圍的擴大,如此一來才能更好的滿足內部審計需求。
為了能夠及時發現財務內控中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對現有的監督評價體系進行完善。應該要對內外監督兩種方式的應用進行深度的挖掘,不僅需要將內外監督的方式結合起來,還需要遵循崗位分離的原則。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各個崗位之間能夠監督監督,應該要按照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原則設置崗位,這樣還能讓各個崗位之間進行相互的制衡。還應該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求自我的監督,完成好內部的監督工作。同時,國企內部的財務部門與審計部門應該要加強聯系和溝通,以此來增強監督的力度。在開展監督工作時一定要按照相關的流程操作執行,以便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內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時進行改進。還需要注意的是,對內部的評價工作也應該要引起重視,在選擇評價指標時應該要結合國企內部的實際情況,以此來構建完善的內部評價機制。為了落實好評價工作,應該要組建內部評價小組。同時,應用要對評價流程進行明確和優化。評價小組的主要任務是將評價的結果編制成報告,并及時的反饋給上級部門,這樣就能使上級部門及時掌握財務內控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
在開展財務內控工作時一定要重視信息化的建設,結合實際情況來構建相應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國企內部的領導層應該要重視信息化的建設,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來購買先進的設備,配備專業的財務軟硬件設施。為了確保財務信息化建設能夠滿足國企實際發展的需求,還應該要對信息系統的頂層設計進行優化。最關鍵的是,應該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提升財務人員的信息化水平,能夠熟練掌握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國企應該要依據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的引入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技術,以此來構建財務數據庫,確保財務人員能夠及時從數據庫中提取需要的信息數據,從而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國企應該要重視財務內控工作,依據現存的問題不斷的優化內控的措施,首先,應該要制定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確保各項財務行為都有章可依;其次,在加強財務審計的同時,應該要重視監督評價的工作;最后,為了提升國企財務內控工作的整體水平,應該要加大信息化建設的力度。通過以上措施來解決財務內控中遇到的實際情況,以此來為國企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