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昆 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行業始終把“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作為制定各項政策、部署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相對于其他行業,卷煙工業企業提高基礎管理水平具有更大的難度,這是由卷煙商品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在競爭日趨激烈、機會與挑戰并存的經濟新常態下,卷煙工業企業基礎管理的方向應是按照“鏈”的特征來改進,使企業的原料、研發、生產、營銷系統形成一條珍珠般項鏈的價值鏈,它們之間相互關聯,互為影響。營銷是針對有形的卷煙產品,有形產品是產生煙氣的煙支及包裝后的產品,取決于生產和研發水平。原料又是制約卷煙研發、生產及營銷的關鍵性因素,隨著卷煙品牌結構發生變化,對煙葉原料的需求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時,研發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能否將卷煙品牌培育成具有高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能力、高發展潛力的驅動性品牌。生產又是營銷的根本保障,高效地提供優質產品是生產環節的核心使命。
面對煙草行業發展對企業管理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只能把取得的成效和成績作為工作的新起點,在新的起點上,結合近年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圍繞基礎管理上水平目標任務的舉措,以及卷煙工業企業自身特點,筆者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向來予以完善。
目標管理是構成企業戰略實施的主要內容。緊盯企業管理高質量發展目標,目標管理就是要使企業管理緊緊圍繞實現企業目標。企業要有清晰的發展戰略目標,對階段性目標進行明確,完成目標的合力,將趕標超標創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加強目標,科學、合理地將企業戰略規劃按時間和空間分解為不同階段、不同層級的目標或指標,聚焦工作重點,充分發揮目標指標的全程策劃、引領、監控作用,建立起清晰明確的戰略實施路徑系統。對目標進行科學的分解,能夠在企業建立起完善的上而下、層級支撐的體系,讓企業目標在組織、崗位以及部門之間可以實現分解和細化的目的。強化對目標實現過程的監控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目標體系評價標準,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考評機制。通過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持續循環過程,動態提升企業目標水平,真正發揮目標的引領作用。
加強績效管理與目標管理的深度結合,不斷增強企業活力,全面推行嚴格的績效管理,構建重點突出、指標平衡、分解到位、體現進步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形成“指標可衡量,責任有落實,考評靠依據,獎罰憑績效”的考核評價體系。績效管理更應關注改善提升,不僅是績效考核,更應注重績效改善,而非物質兌現。要高質量地完成工作職責、工作標準,創造改善績效的環境,使員工在工作實踐中改善績效、提升績效。使整個工作系統大環帶動小環,小環推動大環,最終達到系統整體提升的目的,通過績效的推動為企業戰略實施注入動力。
探索標準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方法和途徑,快速推進管理體系信息化建設實施進程,建立起統一、順暢、全覆蓋、多功能的企業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發揮信息技術對企業管理的提升作用。一流的體系建設要以“體系目標化、管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基礎規范化、改進持續化”為重點。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實現體系建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注重把體系建設與目標管理相結合。抓好流程的優化工作,以流程梳理、辨識和優化為重要內容,進一步理順工作流程,打通工作接口,明晰崗位職責,運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固化流程,提高流程運行的效率和有效性,實現流程增值。
要提升創新水平,必須著眼于發現問題的創新眼光、思考問題的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創新手段。通過項目制推動的方式,爭創一流的創新機制。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的創新管理體制,健全各層次創新管理機構和各領域創新激勵機制,搭建企業創新平臺,積極探索和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模式。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創新制度,形成濃厚的管理創新氛圍,深入推進管理創新活動扎實開展,使信息化建設成為管理創新的手段和支撐,形成持續改進、不斷超越的管理創新文化。通過創新,有效調動和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促進企業的管理效率的提升。
堅持改進對標工作,發揮“火眼金睛”效用。創新精益對標分析模式。為持續有效開展精益對標管理,突出分類對標可比性,以規模類似、生產品類相近原則開展精益對標分析,進一步把準對標方向;搭建卷煙生產過程內部對標指標體系。聚焦質量控制、生產耗費和生產效率,提煉出關鍵指標,納入制造水平評價,以月度公布方式,切實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側重關鍵指標,促進指標提升。針對落后、關鍵、可控指標,以各類課題為載體,建立跨部門的課題組,共同推動指標提升。
總之,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不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它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任何單位不得照抄照搬,都須結合自身實際,在工作中不斷融入、改進、完善和創新,形成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模式,不斷提高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