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吉平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財政局
自19 年開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就已經開始全面實施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這一新制度在提出之后,其是以當代政府會計理論作為指導,還吸收了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有益經驗,對規范政府會計核算、強化預算管理以及強化財政資金管理等多方面都起著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政府會計制度》提出之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也受到了較為顯著的影響,新制度對于固定資產認定范圍、管理模式以及核算方法等多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認真執行全新制度,同時還需要對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及時進行改革與優化,這樣才能有效促進事業單位發展。而本文也是就《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展開了如下探索:
《政府會計制度》下不同政府會計主體之中的同一項經濟業務以及會計處理方式有進行統一,特別是在固定資產核算這一方面更是有作出較為明確的規定,新制度對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概念也有展開重新定義,將從單位交易抑或者是事項形成的經濟資源由政府主體控制的資產均納入到固定資產范圍之中,進一步擴大了固定資產認定范圍。新制度十分注重固定資產的控制權,同時也對事業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權以及管理責任進行了明確,相較于舊制度而言,其能夠更加直觀地體現出固定資產的經濟利益歸屬,這種情況下會計工作人員自然需要按照資產本質條件來對固定資產進行判定,這也進一步擴大了固定資產管理范圍。
《政府會計制度》出臺之后,固定資產核算基礎、內容以及方法都有受到影響,同時還要求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核算基礎工作展開重新梳理,摸清楚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然后再按照新制度中所制定出來的財務會計核算及預算會計核算規范來展開一系列工作。例如,《政府會計制度》之中有將固定資產核算科目按照資產不同性質以及用途進行重新劃分,同時還要求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期間對所有固定資產展開細化與核算,另外,新制度還有將原制度下的“虛提”折舊改成“實提”折舊,這也促使固定資產核算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政府會計制度》之中有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信息披露提出全新的要求,其在新制度之中有明確指出,事業單位一定要披露固定資產的分類標準、使用年限、折舊方法、折舊率、期末數、期初余額、賬面余額等一系列相關信息,同時還需要保證固定資產信息披露的完善與全面性。處在這種環境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模式也必然會發生較為顯著的變化,逐漸從之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轉變成為較為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要想順利開展,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在核算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轉變思路,核算時確保固定資產價值是真實且準確的,而且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主動、積極地展開系統化、標準化的制度知識培訓,借由此來及時樹立起全新的固定資產核算思路及方法,盡快適應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的雙體系平行記賬模式,這能有效降低在固定資產確定環節經常會出現的一些固定資產判斷失誤等情況,從而有效保障固定資產核算準確性以及真實性,避免出現固定資產流失等風險。
《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在開展的時候,確保準確的折舊計提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只有優化固定資產折舊計提管理才能有效減少新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造成的一些不良影響。首先,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的時候,需要在單位內部對固定資產進行一次針對性的盤點與清查,仔細且全面地對單位內部所有固定資產進行梳理,然后再結合《政府會計制度》來對于制度規定不符、閑置資產規定入賬規則不符的相關資產進行處置,一方面要盡可能降低遺留問題,另一方面還需要對單位資產進行盤活,進一步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同時還需要按照《政府會計制度》來對固定資產進行細化與分類,明確新的折舊年限。其次,還需要對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式進行優化,盡可能減少工作量。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針對部分單位固定資產種類以及數量繁多等情況,基于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來使用資產組的方式來計提折舊,這能進一步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效率。最后,還需要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方式進行優化。考慮到《政府會計制度》之中有引入雙基礎的平行記賬模式,在展開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時候,可以考慮在折舊計提實務之中結合固定資產性質綜合應用多種折舊計提方式,這能進一步保證固定資產實際使用情況與賬務更加契合,同時還能進一步提升資產賬實符合度。
《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開展也因此而獲得了強有力的外部監督,而事業單位在這一過程中要想更好地做好這一項工作,則需要從單位內部著手來對固定資產內部管控機制進行完善。首先,構建出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事業單位在管理期間需要對各個部門以及責任人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責任進行明確,特別是在固定資產購入、維修、使用與保養等多個環節中一定要確保責任落到實處,不能出現固定資產違規調撥、報廢、捐贈等情況,從而有效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其次,還需要將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制度進行落實。事業單位在發展期間需要嚴格執行預算管理機制,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嚴格按照成本效益原則來對固定資產預算進行編制,同時還需要對固定資產項目方案可行性進行論證與分析,以此來有效避免出現重復建設、盲目投資等情況。最后,還需要執行固定資產清查制度。事業單位在發展期間至少需要每年展開一次資產清查工作,嚴格按照規定來對單位內部盤盈盈虧進行清查,以此來有效保證固定資產賬實相符,此外對于已經發現的盤虧問題則需要及時上報并且追究責任。
《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在開展的時候,還需要改變傳統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而精細化管理從本質上而言就是要盡可能降低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各種管理問題。為此,事業單位在管理期間還可以依托于現如今大數據、信息共享技術來構建出以互聯網+為主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借此來有效實現固定資產在種類、產地、數量、年限、折舊計提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同時還能對整個固定資產進行動態化監督與管理,進一步提升管理效果,更好地滿足《政府會計制度》新要求。
綜上所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基于此來優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整體會計計量革新與發展,同時還能更好地調整會計主體核算形式。為此,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準確意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以《政府會計制度》作為背景來不斷提升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要求,并且不斷基于此來完善自身管理體系,有效促進事業單位長遠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