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心怡 中央財經大學
就高等院校財會管理來講,有效引入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財會管理在質量和效率上的提升,確保財會信息更加安全。但目前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難點和不足,對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工作的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本文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等院校財會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就高等院校在信息化背景下財會管理如何創新提出可行性建議。
高等院校在財會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普遍存在缺乏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問題。一方面,計算機的硬件設備及軟件系統是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而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人員多數精通財務稅務,但對計算機相關的知識了解甚少。在財務信息化的實際應用中,可能會因操作不夠熟練造成工作失誤,或在計算機軟件或硬件發生突發狀況時不知如何處理,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財會信息化具有自身獨特性。與企業會計不同,在選擇財會信息化的軟件時,通用的財會軟件并不適合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個性化需求更為強烈。因此,高校財會信息化專業人才不僅要有復合型的專業技術,也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能力,將信息技術與高等院校先進管理理念相結合,從而建立一整套適應于高校自身的綜合管理一體化平臺。
大多數高校在推進信息化伊始,未能進行很好的統籌和規劃,導致高校各部門使用了各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如教務系統、科研系統、辦公系統、財務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各個系統獨自運行,互不關聯,由此形成了各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在信息系統使用模式上,各個系統只是簡單的將傳統線下工作放到了線上進行,不同系統之間并沒有實現數據的共享,更無法做到對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和處理,這種斷裂式的信息系統阻礙了高校財會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進程。
當前高校對預算管理以及資金管理等項目并沒有一個積極的評價,財會管理工作的傳統模式中也只包括上報財會部門預算以及高校內部預算等內容,不同項目的預算采用的都是一種方式,這種預算方式導致預算數據不夠準確,而且資金效益在進行評估的過程中也會受到阻礙。在缺少完善的預算評估體系和資金項目管理機制的情況下,信息系統難以發揮更大的效用。
首先需在系統操控過程中應用加密技術、安全授權技術等可以提升系統安全性的技術,利用科技來維護系統運作空間的安全。其次,對黑客攻擊等惡意篡改或者竊取信息的行為進行制約,利用殺毒軟件或者防火墻技術來幫助高校財會管理信息系統提升安全性能。最后,利用網絡監控平臺對系統的運行以及信息交換或者處理等情況進行監督,確保相關工作的安全開展。
信息化系統需要專業工作人員進行操作,高校需積極培養信息人才。將對現有的財會管理人才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列為重要項目,并在培養過程中加入先進管理意識課程,確保財會管理人員在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對高校的管理需求有所了解,并且對自身的管理技能進行提升。
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要從學校財務工作實際出發,要以“政府會計制度”為引領。不斷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流程,根據“智慧校園”理念對高校財務、業務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將“智慧校園”平臺打造成為立足高校實際的全流程工作、全方位服務和全過程管理的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立統一身份認證機制,發揮財務信息化在智慧校園平臺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建立財務信息系統與教學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業務管理系統的連接和共享。實現財務收費數據與教學學籍管理和學生管理系統掛鉤,實現財務核算系統與科研管理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對接,實現財務、教務、科研、資產等數據自動提取和實時共享。通過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適應“政府會計制度”各項具體要求。
高等院校財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內部控制,財會的信息化管理在審計工作中具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首先,作為高等院校應該在內部審計上構建完善且健全的制度體系,涉及的內容有審計的范圍、目標、對象等,信息化管理內部審計。其次,需構建專門的信息化財會審計小組,在內部控制過程中以相應的信息系統強化審計,監測內部審計制度是否完善健全,了解審計系統的運行情況,確保其具有真實可靠且完備的財會信息,以免財會信息存在不實的情況。
綜上所述,在強化分析當前高等院校信息化財會管理存在的不足與困境的基礎上,就當下面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并予以完善和創新。高等院校財會管理系統在信息化環境下應結合自身特征,不斷創新發展新型制度體系,順應信息時財會管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