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匯芃 王晶 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在當今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階段,孕育產生了很多具有很高實用價值的線上教學平臺,比如釘釘,騰訊會議,知到,學堂云等線上授課平臺,其共性在于老師授課更自由,不受空間的限制,學習更加便捷,知識傳播范圍更廣。線上教學平臺豐富了當前了教學手段,相比較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在這次疫情期間,充分展現了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在遠程音樂教學中的益處,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利用PPT,音視頻,以及樂譜的上傳等方式進行互聯網資源進行輔助教學,使教學更加便利。
微課——微課是一種線上課堂教學視頻的總稱,是教師將教學的重難點以視頻的形式錄制完成,以供學生學習。其特點在于單次課程時間較短,對于重難點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學習,相比較傳統的音樂理論學習模式,學生學習的時間較為自由,受眾群體更廣。在我們的高師音樂表演類學習中,學生可以將老師對于樂曲中重難點地方的講解反復傾聽,對于華彩技巧部分地方的示范反復模仿,微課這種線上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服務于音樂表演類專業,更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與詮釋。
通過多媒體、數字技術擴展音樂理論教學的手段,Cubase、Logic 等音頻編輯軟件的出現,更好的服務于音樂理論教學、豐富其學習手段、提升音樂理論學習的效果。在理論性的集體課上,如在我們視唱練耳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軟件,如在使用Sibelius 輔助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Sibelius中強大的打譜功能,編輯需要強化練習的部分,以供學生們學習。在視唱部分中可以在譜面標記強弱等一系列表情記號,在提升音樂基礎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音樂美感。在練耳教學中,使用Cubase 中鋼琴卷簾窗的功能,編輯不同風格的節奏類型,不同的音程關系,旋律等運用到視唱練耳教學中,以便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聽辯練習。同時通過軟件中和弦軌的應用,選擇不同的功能和性質,自動生成和弦,將其放在不同小節數上,導出音頻,以此來達到訓練學生和弦連接聽辨的目的。
在樂理課程中使用Sibelius、overtune 等打譜軟件,認識常用的音樂術語,節拍節奏,音符時值,通過從譜面上相同旋律不同調性的比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調性,使樂理教學更加直觀與系統化。
而在音樂史與民族音樂理論的教學中,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在課堂起著延伸作用。對于史論學習,不光從書本上的文字汲取知識,要通過互聯網廣闊的平臺資源對作曲家的作品的賞析。同一時代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比較以及相同作品不同風格體裁的呈現,都需要借助互聯網獨特的優勢,其對新舊資源的整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了解,使學生建立多層次,寬領域的史學觀念。
在民族民間音樂理論教學中,傳統的手段大多以書本以及采風這種形式去體會原汁原味的民族音樂,而在當今時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讓更豐富民族民間音樂進入人們的視線,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的體會各民族地區音樂風格特點,并且進行比較深入研究,無形之中節約了時間與成本,為更好的研究民族民間音樂理論奠定了基礎。
在技術類音樂教學中,如鋼琴,提琴,等主課教學上,使用微課這種線上教學視頻的方式,將重難點錄制成8-10 分鐘,通過互聯網課下輔助教學,將樂曲背景、介紹、不同的演奏家演奏的樂曲上傳平臺,拓展器樂生的曲目賞析,拓展延長了課下的學習時間,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質量,打開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聲樂理論教學中,運用parrt 軟件,錄制演唱時的聲音,通過波頻分析,了解發聲時的位置,音色,腔體,明暗程度等。在傳統教學中主要以學生唱,老師從旁指導的方式,學生自己本身無法聽到自己的聲音,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聲樂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通過多媒體設備錄制學生自己的聲音和老師的范唱的聲音,去做比較,從而提升學生課下的自主練習的效果。
當代作曲技術理論性課程學習更多應用了數字多媒體技術,在配器學上,通過Cubase 等音序軟件去學習樂器法,認識樂器形制,認識不同樂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法以及不同樂器演奏時產生的效果。通過數字多媒體技術將配器思路不僅展現在樂譜上,同時建立配器聲像的立體思維。而在和聲學上,通過軟件編輯和聲,和聲語匯鏈接,去傾聽記憶不同和聲鏈接產生的不同的色彩。利用riffstation——一種聽辯和弦軟件進行輔助學習,將音頻導入軟件中,軟件會自動檢測出該段音樂的和弦標記,有助于學生的扒譜練習與和聲學習。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更好為作曲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支持,讓我們作曲理論的學習更加的便利,同時為高師的音樂理論教學方式開拓了更多的途徑。
在我們利用數字多媒體技術開展音樂理論教學時,也要建立完整的線上教學評價體系為線上音樂理論學習做后盾,提高線上學習的質量。音樂教師可以在開展微課等形式的線上學習的同時,添加打卡、課后作業的小程序,對當前課程的重難點的梳理,解決的手段,以及對提交作業的課后評價,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將這些部分算入課程的平時成績中。建立完整的線上教學評價體系與線上音樂理論教學相結合,彌補線上教學的弊端,更好地提高學生音樂理論學習的質量。
對于當前的高師音樂理論教學,我們不能局限于傳統的模式,應當借助當前數字多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黃金階段,將多媒體技術與音樂理論教學相結合,開拓視野,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音樂理論學習體系。合理使用當前的高新技術,將線上音樂理論教學與線上教學評價體系相結合,增強學生課下學習的主動性,建立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制度,增強學生課下學習的持續性。在今后研究中,應更好地立足于數字多媒體技術如何在音樂理論學習中更好的應用,與其他學科更好地跨領域合作,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