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 周九道
摘要:當前,各種新型技術不斷出現,推動了各領域智能化發展,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也得以廣泛應用,促進我國電網智能化建設的同時,有效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基于此本文介紹了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應用優勢,并提出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具體應用,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借鑒,不斷促進我國電力領域良好發展。
關鍵詞:智能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應用
引言
電力系統不但能夠進行能源供給,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也尤為重要,在當前高度依能源的社會發展環境下,需要將重點放在如何保證電力系統良好運行,提升其保障能力上。智能技術的出現,為電力系統發展帶來了較大機遇,電力系統應積極應用智能技術,實現自身智能化發展,在智能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的良好融合下,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供電質量。
一、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應用優勢
第一,智能技術應用下,可從整體上提升電力系統控制能力,同時,還會對電源、電網等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更好的處理其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并且,還會促進電力系統信息傳輸,使信息傳輸更為精準。第二,將智能技術應用于電力系統中,可確保電力調度更為科學、高效,同時,在智能電網創建后,會使電力系統更為安全,例如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會具備更好的控制及監管功能,當出現問題時,可自動報警。第三,電力系統應用計算機后,各項電力系統工作均發生了較大轉變,自動化控制水平及效率也明顯提升,并且,還能減少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成本,使其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及質量。第四,利用智能技術實施電力智能化管理系統建設,會促進用電智能化發展,同時,在智能技術支持下,會有效控制電力系統運行中的各項故障問題,使其運行更為安全、可靠。從而可以看出,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應用智能技術具備較大的優勢,是實現電力領域發展的必要選擇。
二、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應用
1.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控制技術
電力系統自動化建設上,此項技術主要是通過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模型,進行信息處理及復雜控制系統建設,在此技術下,進一步提升電力自動化建設效果。實際應用環節,在電力系統中,構建出與人腦神經突觸聯結結構類似的神經網絡,同時,對電力自動化系統進行開發,實現電力自動化運行的智能控制。例如,對于電力系統故障線路的選擇控制上,主要是利用此項技術,在網絡控制中發揮出神經網絡暫態量信息的作用,從而快速找出電力系統中存在的故障線路,最終達到智能化控制效果。
2.專家系統處理技術
所謂的專家系統,其屬于一種智能計算機系統,在這一系統中,存在較多的某領域專家技術及知識經驗,通過實際運用,針對性的進行問題分析與處理,對人類專家處理問題的過程進行模擬,有效解決較多復雜問題[1]。對于電力系統運行而言,往往會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導致電力設備出現老化、短路等故障,對其實際性能產生影響。這種情況下,需要對電力系統定期檢修,同時,結合電力系統運行性能狀態做出預判,選擇科學、合理的手段解決相關問題。以往電力檢修工作,會用到較多的人力,因為電力線路涉及范圍較廣,在運行環境上相對惡劣,選擇人工巡檢的方式,無法對全部電氣設備及線路進行檢查,加上巡檢的時滯性,發生了相應的電力事故。在電力系統自動化領域,通過專家系統的良好應用,能夠根據現階段電力系統專家經驗及豐富的理論知識,與信息技術良好結合下,構建出專家級別的智能系統,能夠對電力系統運行環節的問題進行自動分析,同時,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策略,防止故障的嚴重影響。專家系統運用環節,還應與多種現代儀器設備共同應用,包括測溫儀、高清攝像頭以及紅外熱像儀,對電氣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實時采集與監測,同時,專家系統會對采集的數據信息進行自動分析及處理,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3.模糊控制技術
對于模糊控制技術而言,其是以數學理論為主要基礎,對相關理論專業知識與數學邏輯思維進行有機結合。模糊控制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會使整個電力系統運行更為穩定,在對各種動態因素的分析、處理下,找到相關影響因素,并且,還能轉換不可控因素。由于電力自動化系統具備一定的復雜性[2],外界影響因素較多,為實現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會應用到大量的資金與人力,若選擇人工的方式進行處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且,人工計算會出現一些誤差,會對控制效率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需要積極應用模糊控制系統。此外,在模糊控制技術的良好使用下,會更便于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決策分析,節約財力及人力資源,提升系統運行效果。
4.線性最優化控制系統技術
此項技術較為成熟,與其他智能技術相比,可行性能力更強,所以在大型及水利發電機自動控制系統上應用較為廣泛。該技術應用下,會基于電力自動化線性特征,實現電力自動化系統與智能技術的良好融合,同時,最優勵磁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中應用效果較為明顯,會以后提升長距離輸電線路輸電能力,并且,能夠保證系統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下,使電力自動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貨所能。此外,在水輪發電機中,也可以應用線性最優控制技術進行發電機控制,開展各項工作,可使發電機具備更高的工作效率。
5.綜合智能技術
隨著電力領域的不斷發展,電力系統更為復雜,當前,我國電力系統在運行機制具備多樣性特點,進一步提升了系統控制管理難度,對控制精度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過綜合智能技術的良好應用[3],可以更好的滿足電力領域發展需求。實際應用中,結合系統運行需求,對智能技術進行綜合應用,獲得更好的應用效果。在單一性智能技術的應用下,往往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自身技術的缺陷下,會使系統面臨較大的運行分析,而在各種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下,會實現技術互補,在技術交叉應用下,提升電力系統運行效果。不過在綜合智能技術應用時,要科學、合理的進行技術融合,否則不僅達不到技術互補目的,還會對技術應用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電力領域需要重點考慮如何實現各智能技術的良好結合。
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應深化各項智能技術的應用,包括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控制技術、專家系統處理技術、模糊控制技術以及線性最優化控制系統技術等,并且,為有效實現技術互補,應結合系統實際需求,對各項智能化技術進行綜合應用,進而充分發揮出智能技術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葉錦斌. 數字化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J]. 數字化用戶, 2019, 25(016):157.
[2]陳楠. 試析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智能模式技術應用[J]. 水電水利, 2020, 4(9):13-14.
[3]葉興國. 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運用及問題解決措施[J]. 電力系統裝備, 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