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婭蕓
摘要:我國是文化大國,在開展幼兒教育時,將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融合在教育中,能夠讓幼兒了解豐富的本土民俗文化,還可以實現文化的傳承以及發展,提升幼兒對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的認知,拓展幼兒教育事業。本文通過教學實踐,強化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與幼兒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為教學實踐提供充分的條件。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本土民俗文化;實踐思考
引言
自教育改革以來,社會各領域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幼兒教育階段是幼兒的思想成長于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作為幼兒園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幼兒需求,采用新穎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觀念,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為幼兒教育提供充分條件。對現有資源的利用可以擴充幼兒知識內容,強化文化素養,從而實現全面提升。在當前階段的幼兒園教育中滲透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可以有效完成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的傳承與教育,為觀念的養成與素質培養打下基礎。
一、發揮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與幼兒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內容,相較于傳統文化來講,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與幼兒生活日常更加貼近。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中飽含著社會歷史發展過程與精神文明的進步,通過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可以實現文明的傳承與文化的發展[1]。在我國的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中包含了多種內容,主要有民風、民俗以及故事傳說等,針對幼兒來說,掌握更多的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有助于文化素養的提升,以及文化知識的拓展,從而為幼兒未來的成長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可以培養幼兒對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積累水平,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從而為將來的學習提供一定條件。
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基礎,在民國時期,就已經將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作為啟蒙教育,對于培養幼兒的道德、仁義、禮節等有著非常有效的幫助。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獨有的文化現象,是民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教師通過教學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民族文化,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大的意義。而所謂的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是經過廣大民族創造,享有并傳承的、風景名勝、民間風俗。包括名勝景點、生活文化以及風俗、節日等文化。它充分的凝聚并體現了一個民族中群眾的智慧與生活理念。在幼兒教育中融合本土風景名勝資源知識,可以讓幼兒對本地的民風民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通過組織民俗實踐活動,還能夠提升幼兒教育的趣味性,將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拉近,強化幼兒的文化觀念,提升審美素養,繼承豐富的傳統精神。所以在幼兒教育中融入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對于幼兒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幼兒教育中的滲透途徑
(一)明確教育活動課程資源
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開發的目標在開發利用科學教育活動資源的過程中,要重視以不同的課程目標為標準,不同課程教育資源開發目標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對幼兒教育活動的目標的研究分析,幼兒園的絕大多數課程都是為了鍛煉幼兒的操作技能及動作技能的,部分課程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并提升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和諧素養的。根據課程目標的不同對不同的課程活動資源進行開發,要綜合考慮到幼兒園課程發展的實際情況,并重視本土化資源的開發及利用,開發出符合幼兒教學發展實際的科學教育活動資源。比如在幼兒教育活動過程中,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本土風景名勝的教育資源,帶領幼兒到本地名勝參觀尋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幼兒的學習思維及科學素養,進而達到教育目標。
(二)開展民俗游戲活動
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在不同的區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但是大部分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在幼兒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游戲教學。與其采用單一刻板的傳統模式,不如采用能夠激發幼兒興趣的教學模式。通過民俗游戲,可以促進幼兒教育與民俗文化的充分融合,提高教學趣味性,激發幼兒對民俗文化的探究興趣,從而主動汲取民俗知識。在游戲娛樂期間,可以充分的感受民俗文化帶來的樂趣與獨特感,增強代入性,加上幼兒對于資源文化的喜愛與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將九龍池的故事和跳皮筋兒歌等帶入到幼兒園教學中,通過與幼兒們做游戲,讓幼兒們體會故事及兒歌表達的內容,在課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游戲,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們進行游戲道具的制作,以及閱讀更多傳統的小故事。從而提高民族榮譽感,讓幼兒逐漸喜愛傳統故事,學習民俗精神。
(三)積極開展節日主題活動
大部分幼兒在生活中,并未參加過關于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的學習活動,所以說舉行幼兒啟蒙儀式對于幼兒自身來說,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意義。通過活動可以構建幼兒生活與學習之間的關聯,以本土文化為切入點,開展活動并完善,有助于推動幼兒教育目標的實現,加強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教育效果[2]。
節日是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節日特色,在教學中,教師結合當地節日特色進行幼兒教育,可以幫助幼兒了解當地的歷史發展與民族智慧,從而繼承文化特色,加上民風民俗。例如,三月三是昆明本地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民間會趕三月街、跳霸王鞭舞、吃薺菜雞蛋湯……教師可以以“三月三”為主題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將傳說故事、參觀尋訪、幼兒操作、品嘗感知融為一體,讓幼兒體驗活動中游覽名勝風景,感受傳統習俗,從而培養幼兒對本土的熱愛與民族自豪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的重點是在教育過程中讓幼兒受到風景名勝資源文化的啟發與熏陶,傳承民俗文化的道德思想與文化禮儀,并實現我國優秀民族精神的推廣與弘揚。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與幼兒園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幼兒與家長的充分配合與支持,才能徹底落實本土風景名勝資源文化的教育。在未來發展中,幼兒園教育要提高對民族文化的重視,結合幼兒當下需求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為幼兒未來的成長與學習提供充分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卞海霞.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培養幼兒愛本土的情感[J].快樂閱讀,2020,4(12):54-54.
[2]鄭壽楚.利用本土環境資源開展生態教育[J].2021,3(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