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衛
【摘要】根據筆者多年的觀察,發現小學體育課堂時間有大量的浪費,這對小學體育有效教學十分不利。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和學生開展有效的課堂互動,以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體育知識。本文立足于小學體育教學角度,分析了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是由眾多的原因造成的,教師要找出這些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實現有效教學。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1培養學生的運動樂趣,養成鍛煉的習慣
根據教材的編寫,課堂上的教學重點需要放在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態度上,運動興趣就是積極態度的前提。無論是改變教學內容,還是改變教學的方式,都可以用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樂趣。在我看來,教案中存在的穿插游戲的教學方式是很好的提高學生運動興趣的方法。
例如,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迎面接力的動作方法。學生在掌握動作方法后,進而強化跑的姿勢和技能。在課堂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一些小游戲,來輔助體育的課堂內容。比如:30米搭積木比賽和30米接力趣味賽。這兩個比賽都需要學生進行奔跑,在此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如何迎面接力,這樣,就可以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游戲中,從而強化教學內容。在課程中,主要的難點在于學生需要糾正自己原來的奔跑姿勢,學會前后擺臂,前腳掌著地,而且奔跑過程中需要跑直線。每一次的游戲都可以幫助學生記住跑步的要點,通過正確的跑步姿勢,讓自己跑得更快。
2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說,想要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創新,豐富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是一個有效措施。
一方面,通常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奇心較重,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加入體育相關的新鮮事物,比如適合學生運動的體育器材。以此豐富教學內容,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豐富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科知識和素養。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制定更為多元的教學模式。比如在進行排球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排球競賽,可以是班級內比賽,也可以是班級與班級之間比賽。這樣既能夠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通過這些活動豐富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
3采取分層教學模式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小學階段學生之間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每個人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身體素質都不盡相同。傳統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忽略了這一差異性,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高。針對這一問題,體育教師就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模式來進行體育教學。體育教師需要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一個全方面的調查和測評,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身體素質以及興趣愛好進行層次劃分。
體育教師需要根據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來將學生劃分為基礎組和強化組。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對于基礎組的學生,教師要用慢跑類的活動來增強他們的體能。對于強化組的學生,體育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升他們的運動強度,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通過這些分層教學,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可以得到有效地滿足,學生會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也因此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4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全面達成學習目標
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體育和健康的基本知識,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為了保證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安全性,教師需要在上課過程中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確保“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接下來,筆者將介紹一些在體育課上需要關注的內容和可以實施的教學方法。
無論在哪一所學校中,學生們都存在著性格、身體素質、心理特征等個體差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們身體素質的不同,制定不一樣的教學方案。不同的教學內容也可以保障學生運動過程中的安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到全面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
例如,六年級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向后轉走(齊步)和迎面接力跑。在課堂進行過程中,還是先由教師演示一下規范的動作,然后讓學生們進行活動熱身,最后再進行學習內容的教學。在班級中,肯定會有個別學生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和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所以,需要教師進行單獨輔導。比如:有一個同學身體過于肥胖,在進行體育教學時,無法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感到非常苦惱。這時,就需要教師為他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先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再進行課堂內容的練習。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疾病,無法進行強度大的運動,所以,教師可以安排他們進行小幅度的運動,通過持續的小幅度運動達到相同的強化身體的目的。教學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進行適度的改變和調整。在完成教學的任務之后,學生們既要完成教學目標,也要對體育鍛煉有了更好地了解。
結論:總而言之,面對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教師需要抓緊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性,還要加強和學生的學習互動,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需要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以此促進體育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周興波,李艷.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反思與有效教學現狀調查——以張家口市中小學為例[J].知音勵志,2017(05):39-40.
[2]張當生.議小學低年段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2014(03):87.
[3]曹浩,曹淑忠.新課標下小學體育如何實現有效教學[J].體育師友,2013,36(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