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忠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本文簡單分析了影響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因素,結合實際教育工作經驗,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引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從學生興趣培養著手,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1.影響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因素
1.1教學方式缺乏新意
當前許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教師習慣以口頭說教的方式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忽略了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的具體體驗。口頭說教的方式雖然能夠直觀的傳授知識,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被動,教師強調自身的講解作用,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這就導致學生學興趣明顯不足。許多教師對課堂互動的重視不足,在授課環節,教師習慣按照預設的教學流程分享知識,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就導致學生的觀點無法得到表達,課堂氛圍死氣沉沉。
1.2教學內容脫離現實生活
在選擇教學素材時,許多教師對課本過分依賴,沒有以課本為基礎拓展其他的數學學習材料,這就導致教學內容脫離現實生活,課堂教學氛圍沉悶。由于缺乏生活化的教學元素學生無法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知識,也無法通過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案例,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技巧。在教學內容脫離現實生活的情況下,原本生動有趣的數學知識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無法在小學數學課堂建立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2.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
2.1以興趣為導向創新教學方法
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興趣為導向創新教學方法,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教師一方面需要考慮教學內容本身的特點,同時也要結合學生學習能力,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以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為例,針對學習難度較高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并且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組織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之前,教師需要以3-5人為單位劃分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深入的討論,鼓勵學生憑借自己的力量突破數學學習難點。教師還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合作探究主體,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方向,鼓勵學生結合已有知識理解新的數學知識點。在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夠主動表述自己的觀點,逐步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2.2認識和掌握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科學性教學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在進入學校學習時,他們對學習的概念認識并不深刻,而且他們的注意力極其容易被分散,大部分時候只能注意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在教學中,隨著小學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注度會慢慢提升。但是從小學生所具有的身心特點來看,這樣的提升是十分有限的。這一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是比較有限的,在四十分鐘左右的課堂中,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連續性和定向性都比較差。同時他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和發散的,在教學中,學生很容易被課堂中不重要的事物吸引住,從而導致思維發散,偏移了課堂的重點,這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都是不利的。所以對于任教的教師來講,必須要認識和掌握學生這樣的身心發展特點,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在教學中尋找到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教學。
2.3立足實際,將數學學習與生活結合,強化學生學習興趣
有這樣一句話調侃數學,說的是:“學習三角函數有用嗎?我買菜又不用它”。這樣一句話戲謔的是難度比較高的數學知識,已經是初高中的學習內容了,但是對于小學數學知識來說,絕大部分都是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買菜也是可以用的!所以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將數學學習和實際的生活結合起來,從而強化數學學習,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完學生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面積計算方法后,讓學生回家估算家中飯桌、茶幾的周長和面積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更加熟練地運用數學知識,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
2.4豐富教學語言,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愛玩是很正常的現象,比起乏味無聊的數學知識,他們很容易被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到。要有效的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必須要對自己的教學做出一些改變,例如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以此提升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豐富教學語言呢?舉個例子,在為學生講授數學的運算方法時,教師可以將這些基本的知識編成順口溜,通過朗朗上口的文字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和記憶。教師也可以將自己上課時的講解語言做出一些調整,嘗試著將一些專業的數學知識表達的更加通俗易懂,也可以將一些知識和網絡上的熱點,
流行語之類的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制造一些有趣的點吸引學生,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網絡上還有一些由數學知識編成的歌曲,也有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動畫片里的,教師也可以從中采用一些資料運用到教學中。當然除了書面的文字和口語表達,肢體語言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使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要知道有效的肢體語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和感染周圍人的情緒,可以營造出比較好的課堂氛圍。
結論: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這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選擇,也是推動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改革的重要保障。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以興趣為導向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聯系現實生活并借助豐富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在科學的評價體系中幫助學生培養數學學習自信。
參考文獻:
[1]王彥軍.鼓勵學生,激發興趣——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之我見[J].寫真地理,202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