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忠,李霞,程世宏,趙超,陳志偉
上饒市立醫院,江西 上饒 334000
腦卒中是中國成年人致殘的第一原因,急性期病死率可達到5~15%,在存活的患者中,70%左右患者經治療后具有嚴重的后遺癥,其中合并抑郁癥較為常見。抑郁發作時,患者心境低落,精神力減退,出現疲乏感,聯想困難或出現思考能力下降,而且多伴有睡眠障礙。有效睡眠是維持機體健康極為重要的生理過程,睡眠障礙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加重病情,從而影響中遠期預后,因此對患者的抑郁癥狀、睡眠障礙進行有效控制及治療極為重要[1,2]。本研究旨在觀察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合氯硝西泮治療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礙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收集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礙患者60 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0 例。對照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45~78 歲,平均(56.87±4.12)歲;病程1~7 個月,平均(5.12±0.57)個月;輕度抑郁20 例,重度抑郁10 例。觀察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44~76歲,平均(56.85±4.14)歲;病程1~9 個月,平均(5.15±0.58)個月;輕度抑郁21 例,重度抑郁9 例。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有腦卒中史,且抑郁癥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存在睡眠障礙;③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礙;②有成癮物質接觸史、自殺傾向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除了基礎卒中治療外,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88,規格:10 mg)。起始劑量為20 mg/次,1 次/d,可適當增加劑量,最高劑量<30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氯硝西泮片(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004,規格:2 mg),1 mg/次,1 次/晚。兩組療程均為12 周。
1.4 觀察指標(1)睡眠質量、抑郁狀態:治療前、治療12 周后,參考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4]評定睡眠質量(由19 個自評和5 個他評條目構成,第19條自評與5個他評不參與計分,分值范圍0~21分),睡眠質量與分值呈負相關。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6]評定抑郁狀態,包含體重變化、軀體變化、認知障礙、睡眠、遲緩、絕望感、晝夜變化7 個維度,共24 項,0~78 分,分值高低與抑郁程度呈正相關。(2)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記錄比較兩組患者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3)安全性:記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情況,如惡心嘔吐、腹瀉等。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6 療效評價標準參照《卒中后抑郁臨床實踐的中國專家共識》[4]及臨床表現評定療效。①顯效:患者持續用藥4 周后,心境低落、失眠、認知障礙等癥狀基本消失,1 月內未復發;②有效:較治療前失眠、抑郁等癥狀有較大改善;③無效:癥狀未改善或惡化。總有效=顯效+有效。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3.3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30) 例(%)
2.2 兩組睡眠質量、抑郁狀態比較治療前,兩組PSQI、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SQI、HAMD 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睡眠質量、抑郁狀態比較(,n=30)分

表2 兩組睡眠質量、抑郁狀態比較(,n=30)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3 兩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比較觀察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比較(,n=30)

表3 兩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比較(,n=30)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出現1 例頭暈、1例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出現1 例頭暈、2 例惡心嘔吐、1 例便秘、1 例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略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47,P=0.421)。
卒中后抑郁是腦血管疾病常見的并發癥,目前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主要認為有兩種:一是生理學基礎,可能由大腦損傷引起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5-HT)之間的平衡失調,5-HT 能力低下,引起代謝障礙,從而導致抑郁癥[6];二是心理學機制,由于社會、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生理、心理失衡,從而引起卒中或抑郁[7]。患者抑郁后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較差,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出現明顯的焦慮,引起睡眠障礙,從而導致患者恢復功能降低,對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不良影響,且預后效果較差。
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礙的機制目前醫學領域尚無明確定論,多認為與代謝障礙、5-HT、神經肽類、下丘腦分泌素等相關。卒中后患者的解剖結構受損,導致機體的各種維持區域平衡被打破,因此引起抑郁、睡眠障礙等相關癥狀。其中5-HT 對睡眠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5-HT 主要位于中縫核,其降解產物為5-HIAA,是5-HT 能神經元興奮性指標,當卒中后神經元受到損傷,其釋放明顯減少,引起焦慮、抑郁情緒,進而導致睡眠障礙[8]。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是一種新型的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可高選擇性抑制突觸前膜5-羥色胺再攝取,增加HT 在突觸間隙的濃度,與5-HT 運轉的異構位點相結合,從而增加基本位點的結合能力,延長結合時間,對5-HT 的攝取能力是右旋異構體的30 倍以上,對NE 及DA 的再攝取影響相對較小,其抗抑郁成分可達100%,且其去甲代謝產物與大部分受體無明顯親和力,安全性較高[9,10]。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較低,且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可能性較低,因此用藥較為安全;用藥后可快速吸收,100%經胃腸吸收,不受食物的影響,肝臟首過效應小于絕對生物利用度80%,在短時間內就可達到峰值。氯硝西泮系一種有效的苯二氮卓類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療癲癇和驚厥,其鎮靜催眠和肌肉松弛作用較強,可加速5-HT 的回收,從而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礙,且作用較為迅速,療效穩定[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SQI及HAMD 評分低于對照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顯著差異,表明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合氯硝西泮治療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礙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可改善抑郁狀態及睡眠障礙,且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合氯硝西泮治療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礙,可控制抑郁癥狀,改善睡眠障礙,且安全性較高,利于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