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由易趣財經、《金融理財》雜志社主辦,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支持舉辦的“金貔貅·2020第三屆銀保合作發展(北京)高峰論壇(資管峰會)”在京舉行。本次盛會以“變革與使命”為主題,圍繞后疫情時代大資管行業的轉型與破局、資管行業跨界合作模式展望、資管過渡期資管轉型的機遇與挑戰、資管線上化轉型與發展等一系列主題進行,銀行保險信托高管齊聚一堂,傾囊解道。此外,活動上還發布了《后疫情時代影響下的中高端用戶理財新態暨中國銀保合作藍皮書報告》,翹首以盼的23項銀保資管大獎也新鮮出爐。
會上,渤海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成小云發表了主題演講。成小云從信托行業文化建設和金融科技賦能兩個角度,講解了信托公司是如何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作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六穩六保”指示精神。成小云表示,當今世界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為王的時代,金融科技大大改變了社會生活,信托必須要積極擁抱這個時代,在大數據賦能之下,積極利用社會資源以及科技資源,不斷打造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并轉化成生產力。
多年前業界有一個流行的說法:信托公司是唯一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金融機構。這種理念激勵著中國信托人不懈探索和創新,一些信托人借鑒海外經驗并創造性地發展本土化信托業務的嘗試,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法規制度而無法落地,業態也受到擠壓,有時被錯誤地冠以“影子銀行”。
2018年隨著國家資管新規的實施,金融行業迎來了統一監管時代,信托業也迎來了曙光。成小云表示,在監管部門大力倡導下,信托回歸到本源,一方面,信托公司依法合規創新轉型,嚴格風控,不斷完善自我,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誠信信托文化;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作為他人財富的守護者,在財富管理這條路上,繼續秉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理想,去追求詩和遠方。
在成小云看來,信托公司要擁抱機遇和融入資管大潮,首先必須大力培育和塑造優秀信托創新文化,打造獨特的信托文化優勢和行業品牌優勢。周易有記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說的是人類文明所創造的精神成果要以文化來教育天下民眾,從而獲得長治久安。對于信托業而言,信托文化內容豐富多元,但核心內容包涵了合規文化、誠信文化。信托,從其誕生開始,就包含著人們對于財產保全、增值和傳承的信念。無論是最常見的信托產品,還是后來衍生出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托品類,或者是資產配置、財富管理和家族信托,背后都凝聚著這種信念。
信托制度將財產權利劃分為可以跨時間、跨空間分割和轉讓的“權利束”,為實業解決長期各樣化資金需求,為信托設計的驚人彈性提供了想象空間。成小云表示,信托公司要發揮更多更好的作為,就要讓廣大投資者了解信托的歷史和原則,要設計并向市場推出更多標準化債權資產和權益性資產的產品。這也是目前各大信托公司轉型的大方向。
成小云說到,得益于大資管時代和創新,作為1983年成立的渤海信托,從2018年起開始由通道管理向主動管理轉型,2019年公司信托規模近6000億元,營業收入29.24億元,凈利潤11.16億元。
當今世界是科技大爆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時代,即科技為王的時代。金融科技大大改變了社會經濟、人民生活,成小云表示,信托業必須積極地擁抱這個時代。在大數據的賦能之下,我們積極利用科技數據資源,不斷打造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并且轉化成生產力。
在攻克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這場大型戰役中,信托業擁有橫跨實體經濟和各金融業態的靈活機制。成小云說到,渤海信托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技術優勢,為大批中小微企業融資,運用股權投資、供應鏈金融、并購貸款、債券業務等多種形式全面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通過大數據資源的支持,渤海信托能夠及時深入了解企業需求,為實體經濟提供更精準、更專業的金融服務。
作為較早積極創新的信托公司,渤海信托順應新技術革命,針對中小微企業風險多樣化的特點,開發了一套專業強、科技含量高的標準化、系統化的大數據風險控制系統。此外,渤海信托積極響應監管部門的號召,開發運行了“標準化企業信貸系統”這樣降低盡調成本,也降低了信托風險,同時也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把普惠金融落實到實處。尤其在今年新冠疫情嚴重期間,渤海信托為中小企業發揮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踐行“六穩六保”工作。
會上,成小云還分享一個渤海信托推出的“胖貓”遇上“找鋼網”的案例。“胖貓”系列產品是渤海信托通過科學設計,利用大數據風控研發的信托產品。“找鋼網”是一家擁有6萬多家國內鋼鐵企業的生產、銷售、技術等方面的優秀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成小云說到,渤海信托主動與“找鋼網”深度合作,打破了信托對鋼企信息不充分、不對稱格局,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恰當的金融服務,促進了鋼鐵產業的健康發展,踐行了國家“供給側改革”戰略,落實了金融服務實體的初衷。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金融科技”必將賦能信托業的發展,互聯網信托大有可為。成小云相信,信托業在下一波大資管當中,一定會取得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