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由易趣財經、《金融理財》雜志社主辦,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支持舉辦的“金貔貅·2020第三屆銀保合作發展(北京)高峰論壇(資管峰會)”在京舉行。本次盛會以“變革與使命”為主題,圍繞后疫情時代大資管行業的轉型與破局、資管行業跨界合作模式展望、資管過渡期資管轉型的機遇與挑戰、資管線上化轉型與發展等一系列主題進行,銀行保險信托高管齊聚一堂,傾囊解道。此外,活動上還發布了《后疫情時代影響下的中高端用戶理財新態暨中國銀保合作藍皮書報告》,翹首以盼的23項銀保資管大獎也新鮮出爐。
會上,雪松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祁紹斌發表了主題演講。祁紹斌表示,聚焦實體經濟,回歸信托本源,是信托行業在“雙循環”新格局下所必須遵循的根本任務,也是信托公司謀求發展轉型的動力源泉。
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經局勢和新冠肺炎的“黑天鵝”影響交織疊加,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正在面臨著百年未有的發展變局。同時,中國經濟也正逐步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平穩過渡,處在經濟結構改變、增長動能轉換的攻堅期。在此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需將取代外需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主動力源,中國將面臨內需市場潛力倍增、產業鏈結構性變革、供給側全面升級的新發展階段。
祁紹斌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資管行業支持實體經濟,首先要優化資源配置手段。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從多維度拓寬融資渠道,引導要素資源向優質實體經濟配置,實現資金集成;第二,打通供需雙升良性循環。通過財富效應在需求側助力消費升級,通過投資效應在供給端推動產業升級。第三,提升金融服務的能力。根據實體經濟的周期性需求,創新交易結構,為企業提供全周期、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信托行業作為金融業的主力軍之一,在過去40年一直為實體經濟發展貢獻力量。2019年以來,多項監管措施出臺,信托行業在強監管氛圍中摸索著轉型路徑。
“應該說信托業今年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一年。” 即便如此,祁紹斌仍然看好信托業獨特的制度優勢。
第一,信托有財產來源多元化的優勢。信托公司可以因勢利導地根據實體經濟的行業周期特點和資源稟賦,以多樣化的財產設立信托,從而提供資金支持。也就是信托公司能夠以市場化的方式集聚社會資金,引導社會的閑置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領域。
第二,業務模式靈活創新的優勢。信托公司可以充分依托信托和固有業務的協同特色,靈活運用股債結合、投貸聯動、投管并舉等業務手段,為實體經濟定制專門化的資金支持和綜合化的金融服務。信托的創新天性也使得信托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形成了“敢為天下先”的心態,能夠在未知領域探索藍海機遇,及時切入實體經濟痛點,與其他金融機構形成嵌入互補的良性競合關系。
第三,服務模塊深層聯動的優勢。信托公司作為橫跨資金、資本和實體不同領域的金融機構,能夠綜合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實現一、二級市場聯動,促進產融深入融合。
在祁紹斌看來,信托公司解決實體經濟的需求痛點,重點應當聚焦四個環節。
一是大力支持國家戰略落地。圍繞中央“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程,加大對相關項目的融資力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二是積極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實踐。祁紹斌認為,信托制度具有破產隔離的優勢功能,也具有參與資產證券化的比較優勢,可以通過積極發展以信托型資產支持票據(ABN)等新工具為代表的一批資產證券化業務,讓渡存量債券或者收益權資產,變現實體企業的存量資產,拓寬融資來源,改善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融資成本,逐步從發揮隔離作用的通道向資產證券化整體服務商轉變。
三是成為新興產業成長的有效助力。他認為,信托公司可以發揮獨特的制度優勢和靈活的金融工具,通過產業基金、并購基金、私募股權投資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配置到符合產業政策導向的新經濟企業。同時,在資管新規的框架內研發設計股權投資產品和權益性資產投資產品,有效對接新興產業需求,在符合資管規定的前提下加大與機構和政府的合作力度,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杠桿作用,整合社會資源共促新興業務發展。
四是成為小微企業成長的堅實后盾。祁紹斌表示,信托公司要樹立起合理利率風險覆蓋的風險溢價規則,利用多元手段實現合理增信,探索開展應收賬款ABS業務等模式,在利潤合理、風險可控并充分與監管溝通的前提下審慎地開展業務,幫助有前途、有潛力的小微企業成長。
最后,祁紹斌表示,信托公司應當遵循監管要求和市場規律,培育發揚切合本源的信托文化,使文化引領戰略規劃、展業營銷、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等經營管理實踐,切實發揮制度優勢,實現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