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現代化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所謂新的時代更有新的征程和新的要求,現代教學要求教師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以促進教學的發展。而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會舉行一系列的研訓活動。然而枯燥無味的研訓常常會使教師進行“被動式”培訓,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成效非常一般,而游戲化研訓作為教育界新的研訓模式,立足教師的真需求,解決真問題,助推教師不斷進步與成長。
關鍵詞:游戲化;研訓;幼兒教師;具體措施
在教育現代化不斷改革和推進的今天,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適應新的教育潮流和教學形式。基于此,學校都會針對教師舉行研訓活動。傳統的研訓活動非常枯燥,教師沒有多大的學習興趣,而且非常被動地去學習,導致研訓成果一般,效果不明顯。那么如何提升教師的研訓積極性呢?游戲化研訓作為一種新型研訓模式,備受廣大教師的歡迎。
游戲化研訓即將研訓活動游戲化,即用游戲的結構:游戲的最終目標、游戲進程、游戲規則、游戲的反饋,游戲機制,來組織開展研訓流程。構建游戲化研訓,讓研訓更有趣。
一、 開展游戲化研訓的意義
(一)吸引學習者興趣,使培訓更高效
在當今的培訓領域,培訓內容與游戲形式的結合越來越常見。現代生活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節奏都非常的快,即使現代學習者雖然渴望學習,但是在繁重的工作和學業下,還是有點不堪重負。再加之學習過程中枯燥、乏味,沒有新意,久而久之學習者的學習時間都會相對地減少。而當游戲與培訓結合后,可謂為學習過程中注入了一份新鮮的力量,不僅可以吸引學習者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調動學習者的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培訓變得更為高效。
(二)活躍思維,開發想象力
誰不愛玩游戲呢?對于幼兒教師來講,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經常會開展一系列的游戲去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思維能力。游戲玩得好的幼兒思維能力總是普遍性的會強一些。其實在研訓中也是如此,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游戲來活躍思維,增強大腦的能動性,進而在游戲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可能會在其中有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在游戲化的研訓中,適當的難度會讓教師具有挑戰性,從而充分發揮大腦的思維能力,提升提高學習能力。
二、 游戲化研訓的過程及結構
游戲化研訓主要分為游戲的目的、游戲進程、游戲規則、游戲的反饋、游戲機制這幾個方面來開展,以此構建游戲化研訓,讓研訓更有趣。本次研訓以幼兒園中班教師為研訓對象,開展“中班幫幫團課題研討——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研訓活動,以游戲化研訓促進幼兒教師在其中有所進步和成長。
(一)游戲目的
確定一個目標,則是游戲化研訓的第一大關鍵要素。本次中班教師的研訓在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游戲化研訓不僅僅在于玩游戲,而是通過游戲提升研訓的效果。
(二)游戲進程
游戲進程包含了研訓活動中開展的主要內容,本次中班教師研訓活動主要包括:
1. 有獎問答
2. 執教者介紹設計思路
3. 研討者各抒己見
4. 投票
5. 第一階段小結
(三)游戲規則
玩游戲時總會有一定的游戲的規則,同樣游戲化研訓中也是如此。下面則是本次研訓活動的具體規則:
積分增加方式:
1. 通過回答有獎問答,答對1題加1分。
2. 每次視頻會議,根據成員在會議中提出的想法、建議,其他成員進行投票,投投誰給你的收獲最大,獲得票數最多的加3分。
3. 自主學習1篇文章并將學習的內容放到研討群里分享(需要有自己的總結)加2分。
4. 參加會議每次加1分。
有獎問答:
在游戲研訓中,將研訓的內容設置成一些有獎問答的形式,提升教師學習的熱情。
比如,幼兒發脾氣時,壓制幼兒不要發脾氣,應給予適當的引導,對嗎?
(四)游戲反饋
游戲的反饋,是一種鼓勵機制,比如在打游戲時達到了什么程度就可以獲得怎樣的獎勵,經常給成員反饋能給人以內在的動力,激發成員主動追求知識,感受追求知識的樂趣。(獎懲結合,以獎為主)
在本次游戲化研訓中,教師有對應的積分,通過積分排行榜可以得知自己的分數。積分滿15分后就可以獲得一次抽獎機會。同樣,在每一個階段結束后讓同伴進行一次簡短的小結,并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抽獎禮品可以由教師共同商議后決定,也可以由學校進行選擇。)
(五)游戲機制
游戲機制是游戲核心部分的規則、流程以及數據,游戲化的研訓應該是自主、自愿的,成員根據研訓過程中的表現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給出自己寶貴的一票。
三、 游戲化研訓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游戲設計不能脫離培訓的目的
設計游戲化培訓項目,是為了吸引教師在研訓中的興趣,激發研訓中的積極性。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游戲化研訓的目的。游戲化研訓重在“研訓”,而不是“游戲”,所以在研訓中必須設置好研訓的目的,明確本次活動的中心所在,進而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圍繞活動目的而展開。
游戲化培訓項目中的游戲是為培訓做鋪墊的,所以游戲內容的設計必須培訓內容相結合。游戲的滲入讓研訓活動變得生動而有趣,但一定要注意其中教師是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綜合素養,是為了提升教學能力而參與的研訓,并不是為了玩游戲而參加的研訓。
(二)適當的游戲難度,提高教師的學習體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所喜歡的游戲也是有所差異的。幼兒喜歡一些操作簡單的游戲,如果你將游戲難度高的游戲擺在幼兒們面前,那效果可想而知。反向來講,如果將幼兒玩的游戲讓成年人去玩的話,任何人可能都會覺得難度太低,非常無聊。
所以在設計游戲時,要設置適當的游戲難度。太簡單的對于教師沒有挑戰性,太有難度的教師解決不出來,最終會讓人望而生畏。在游戲化研訓項目中的關鍵則是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體驗。幼兒教師已經具備了非常充足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適當難度的游戲不僅會鍛煉教師的思維能力,更是培養學員們的靈活應變能力。很多教師在經歷失敗和不斷嘗試后,在其中都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僅教師能夠鍛煉自身的能力并有所成長,而且還能獲得“雨后彩虹”般的成功體驗,提高了教師在研訓中的學習體驗。因此,在研訓中對游戲過程的控制和指導非常重要,如何引導和把握教師之間的互動將對游戲化培訓項目實施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
(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員的感受
在教育現代化不斷推進的今天,對教師的教學也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主要發掘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其中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索。同樣,在研訓中,所有的教師都秉承著一個學習的態度來參加。所以在研訓中,同樣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
雖然游戲化研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參與度,調動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不乏還有少數教師不會參加此類教學活動。其中主要表現為,自己對于游戲這方面不是很擅長,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和其他教師產生差異,當此類問題發生時,教師的內心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落差,進而導致不愿意參與到游戲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教師過于“拘謹”,在游戲中教師可能因為進行的非常開心進而“暴露”自己的本性,所以部分教師對此接受度低,進而排斥此類研訓活動。
所以在游戲化研訓開展之前,盡可能地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懂得每位教師的不同需求,并根據這些需求來制定相應的游戲項目。比如,有的教師喜歡競爭激烈的游戲,而有的教師就不善于競爭,所以在游戲設計時可以將兩者進行融合,充分照顧到每一位教師。并且在游戲進行時,可以多加參考教師的意見,以此來不斷優化游戲化研訓活動,進而達到研訓的真正目的。
(四)注重游戲化研訓的過程,不讓游戲化研訓只走“形式”
在教師的研訓結束后,經常會由自己或者組內的其他學員做出研訓活動中的總結和反思。在以往的教學總結中不難發現,教師的總結通常都是篇幅長且大道理偏多,并沒有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總結,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教師在研訓中其實并沒有學到很多的東西。而在本次的游戲化研訓中,研訓的方式可謂是得到了巨大的改變,教師在其中肯定收獲了很多不同的東西。所以在研訓的總結中,可以安排每位教師寫出自己的學習總結和反思,切忌人人熟知的大道理,主要撰寫自己的心得與體會,通過本次與眾不同的游戲化研訓所得到的感悟。在游戲化培訓項目中,游戲結束后的總結和歸納是必不可少的。游戲化研訓的設計者應始終關注每個學員的表現,并仔細完整地記錄游戲過程中所發生的情況,包括教師的情緒狀態、學習上的點滴進步等。
在我們的生活中,游戲其實無處不在。那為什么有的人因為游戲就可以成為知名的企業家和計算機工程師,有的人卻因為游戲而荒廢學業。其中不同的就是前者在于玩的不僅僅是游戲,而是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玩的體驗,在游戲中可以有所收獲和有所得,可以通過游戲來分析一系列相關的事物。本次游戲化研訓的目的也是這樣,通過游戲來打破傳統意義上的枯燥、乏味的研訓活動,將研訓活動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教師在其中可以充分回歸到教育的本質,通過在游戲中感悟教育,提升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游戲化可以加快學習過程,提高學習記憶,改善學習行為,并在游戲化研訓中不斷學習與創新。我相信只要充分做好研訓設計,游戲化研訓將會讓教師的教學能力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吳成德.在教科研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J].科技信息,2011(2).
[2]徐伯鈞.教科研訓一體化:縣域教師發展中心的功能融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1).
[3]馬鑫倩.游戲化學習國內研究綜述[J].西部素質教育,2018(13).
[4]徐杰,楊文正,李美林,馬映梅.國際游戲化學習研究熱點透視及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鑒:基于Computers&Education(2013-2017)載文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8(6).
[5]高潔.論教師的游戲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2008(10).
[6]何道寬.游戲、文化和文化史:《游戲的人》給當代學者的啟示[J].南方文壇,2007(6).
作者簡介:徐小妮,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倉山區螺洲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