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媛
幼兒舞蹈創編是幼師舞蹈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幼師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由于幼兒年齡特殊,幼師在實際創編幼兒舞蹈時要緊緊圍繞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興趣需求,確保幼兒能更好地接受舞蹈作品。本文從題材選擇、音樂選取、動作創編、服裝與道具、進退場設計五個方面分析了幼師舞蹈教學中幼兒舞蹈創編的要點與方法。
幼師在指導幼兒舞蹈創編時要注重對題材的選擇,要確保舞蹈在內容上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導幼兒通過舞蹈了解一些有趣的知識。同時幼師還要充分發揮舞蹈的中介作用,將幼兒難以理解的一些知識融入舞蹈,確保幼兒在舞蹈動作和旋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幼師在開展幼兒舞蹈創編時,要盡量選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內容,即幼兒喜歡、感興趣、熟悉的事物。比如經典的《一小鑼號》《我愛洗澡》這兩個舞蹈,都可以為幼兒營造活躍的氛圍,可以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舞蹈練習。這些富有情趣的舞蹈情節可以深入幼兒的心靈,逐步陶冶幼兒的情操,最終提升幼兒舞蹈素養。
音樂在舞蹈中占據著十分關鍵的地位,可以說音樂是舞蹈作品的靈魂,當一個舞蹈作品缺乏美妙的音樂時,往往無法很好地起到渲染與教育的作用。因此,幼師在創編幼兒舞蹈的過程中,要始終將音樂的選擇作為重點,確保所選擇的音樂能完美服務于舞蹈。幼兒舞蹈所選擇的音樂必須足夠簡單,曲調明確,且具有很強的節奏感,歌詞要簡單,要能夠引發幼兒豐富的聯想,能激發幼兒積極參與舞蹈練習的興趣,以促進音樂與舞蹈相輔相成,更好地提升舞蹈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舞蹈音樂的樂句要具備四個特點,即節奏鮮明、短小活潑、富有感染力、旋律流暢。音樂節奏要鮮明強烈,以激發幼兒的舞蹈興趣。音樂形象要生動具體,便于幼兒理解。歌詞是幼兒舞蹈創編的一個重點,幼師要給予充分的重視。歌詞可以為舞蹈作品提供鮮明和立體的文學形象,比如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歌詞可以幫助幼兒了解一些特定的事物,有利于提升幼兒的舞蹈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因此,幼師在創編幼兒舞蹈時,要保證舞蹈音樂的歌詞通俗易懂。以《拔蘿卜》這首幼兒歌曲為例,歌詞通俗易懂,重復的段落中蘊含著很多豐富的形象,可以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舞蹈練習。此外,幼師在創編舞蹈時,還可以將幼兒熟悉的一些兒歌或唐詩作為舞蹈音樂的歌詞,合理地改變節律,增強舞蹈作品的趣味性。以經典兒歌《小老鼠上燈臺》為例,幼師可以將其改編為歌曲,創設相應動作。幼師根據舞蹈主題確定音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舞蹈興趣,提高舞蹈教學的效果。
在創編幼兒舞蹈的過程中,幼師要重點把握以下三方面的要點。
(一)確保動作準確、語言生動
舞蹈作品是時間和空間上的藝術,因而舞者在實際表達思想情感時,需要巧妙地運用身體。為此,幼師在創編幼兒舞蹈的過程中,要更加形象、生動地啟發幼兒思想。為實現這一目標,幼師要確保創編的舞蹈動作準確,節奏鮮明,通過舞蹈動作彰顯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在引導幼兒練習舞蹈時,幼師要詳細講解舞蹈動作的相關要求和要領,語言盡量簡潔易懂,讓幼兒可以深入理解舞蹈動作。此外,幼師還要向幼兒示范動作,讓幼兒熟悉動作后再自主練習,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感受舞蹈的樂趣,增強幼兒的舞蹈能力。
(二)舞蹈動作要由易到難
為了培養幼兒的舞蹈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幼師在引導幼兒練習舞蹈時,要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舞蹈思想,引導幼兒認真觀察舞蹈動作,從而推動幼兒掌握舞蹈動作的要領。基于此,幼師創編的舞蹈要嚴格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讓幼兒可以慢慢學習舞蹈動作,避免出現因動作太難打消幼兒舞蹈練習積極性的現象。
(三)創編過程要循序漸進
幼兒接受舞蹈知識的能力較弱,難以很好地理解舞蹈中的一些動作,若是強行讓幼兒練習,會影響幼兒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因此,幼師在創編舞蹈動作時,要嚴格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具體來說,幼師可以先創編單個動作,引導幼兒共同參與,然后創編一樂句和一樂段的動作,幫助幼兒積累舞蹈動作,讓幼兒感受舞蹈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幼兒的舞蹈動作應該具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幼師在組合動作時要把握好相關規律,讓整個舞蹈動作可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保證舞蹈動作的連貫性。
服裝與道具的選擇也是幼師創編幼兒舞蹈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幼師要根據舞蹈主題和音樂要素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服裝與道具。在選擇服裝與道具時,幼師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要點:一是所選擇的服裝與道具不能影響正常的動作表演,不能為了美觀而讓幼兒佩戴過多的裝飾物品。比如在雙人舞中,幼兒的服裝上、手上和腰上均不能有裝飾物品。二是所選擇的服裝與道具要充分凸顯出幼兒的特點,不能出現服裝與道具大、繁、舊的情況。此外,在選擇服裝時,幼師還要充分注重色彩的搭配,多運用鮮艷明亮的色彩,以體現幼兒朝氣蓬勃和積極向上的特點。三是服裝的制作工藝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幼師要合理區分舞臺上表演專用服裝與生活服裝,確保服裝的精致,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
進退場設計會直接影響整個舞臺效果。在設計進退場時,幼師可以結合舞蹈情節合理安排進退場。若整個舞蹈要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的氣氛,則可以優先選擇使用斜行移動線出場;若整個舞蹈要展現出一種真摯的情感,則可以安排平行移動線出場或以造型逐漸展開。但無論是哪一種進退場設計方案,均要確保動作與舞蹈主題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且要確保情緒與舞蹈主題相協調。確定出場風格后,幼師還要根據歌詞的內容確定基本動作。比如,在設計一個“打鼓向天歌”的動作時,為了更好地向觀眾展示幼兒天真活潑的性格特點,幼師可以采取后踢步或跑步的形式。此外,幼師在設計舞蹈進退場時,還要考慮對稱性,要確保進場與退場首尾呼應,并與舞蹈作品相關聯,以呈現最佳的舞臺效果。
幼兒舞蹈創編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幼師在創編幼兒舞蹈時,要嚴格按照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舞蹈題材,確保編創的舞蹈作品富有濃厚的生活情趣、貼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舞蹈練習。此外,幼師還要秉承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結合幼兒的特點不斷推陳出新,逐步豐富幼兒舞蹈的形式,以培養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舞蹈核心素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西安培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