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增華
關鍵詞:互聯網+;統計學;高職
一、創新專業知識講授形式
在以往的統計學專業教學中,高職生不能透徹理解專業知識。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可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具象的專業知識呈現在高職生眼前。例如,比如,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搜集以及分析,使數據更加具體化,教學案例更加生活化。此外,在專業教學活動,還可引入一些極具時代性的知識,也可是與高職生生活以及學習相關的教學案例,將互聯網技術的資源、信息、呈現以及數據處理的優勢發揮出。從而培育高職生理解知識的能力,提升專業教學的效果。高職的統計學課程,理論知識這一部分包含了大量的學科內容,會運用公式來解決一些復雜的運算,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概率以及數理統計學的基礎還不是很扎實,所以,會制約高職生統計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因此,在統計學專業教學過程中,專業課教師就可借助互聯網技術創新授課形式及呈現知識的形式,例如播放教學視頻,還可借助多媒體向高職生展示教學案例以及統計數據的過程,以此將高職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通過利用多媒體輔助專業教學,教師就是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高職生學習的狀態,進而提升教學啟發以及引導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專業教學的質量,高職生的學習質量也可提升。
二、豐富專業教學內容
就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現狀來看,統計學專業理論課程較多,實踐教學較少,未能有效地應用互聯網技術,專業教學內容不是很豐富。基于此,專業課教師緊著時代發展的趨勢,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豐富專業教學的內容,優化專業教學的形式,構建信息化專業課程,還要在專業教學中增加一些與計算機相關的應用軟件,合理選擇統計軟件,將以往的理論講解逐漸轉向實際操作,將統計軟件充分利用好,可以弱化知識講解在課程教學中比重,有效提升高職生的實操能力。目前,在“互聯網+”背景下,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已然成為一種常態化的現象。因此,高職生要將統計分析軟件掌握,這樣才能提升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力。除此之外,專業課教師在專業教學中,有效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強化課程資源建設,構建信息化課程教學體系,將統計學課程以教學視頻的形式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上,例如,學習通、藍墨云班課以及慕課等平臺。同時,也要在網絡教學平臺中添加統計軟件使用方式以及下載連接,以供中職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且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專業課教師還應將專業知識與實踐案例有機結合,以此提升專業教學的效率。
三、發揮比賽促學的作用
專業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專業競賽,將一些競賽案例引入專業教學中,將引統計學理論與問題處理有機融合,將統計學原理以及概念以案例或高職生競賽的內容演繹,可將抽象的統計學知識以具象的形式呈現在高職生的眼前,在與專業知識有效結合的同時,也可激發高職生學習統計學知識的興趣。此外,也能培育高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遇到問題時可沉著冷靜應對。可以選取一些突出專業特色的案例展開分析,例如,物流單位、股票市場、市場調查以及營銷策劃引入競賽中,促使高職生在專業競賽中習得專業知識。或者,在國貿專業的統計學課程之中,就可將市場營銷與市場調研競賽有效融合,可將統計數據過程中的分析法應用在競賽當中。又或者,在會計專業的統計學課程中,需要把統計整理與財經應用文相融,這樣在提升高職生對統計工作認知的同時,也可提升高職生撰寫應用文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考核形式
院校要建立健全專業考核形式,由知識考核逐漸過渡為具體成果考核。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高職生通過對網絡課程以及統計軟件學習,可以應用自己習得的專業知識解決具體問題,以此提升高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課的考核不能再局限于試卷,而是要著重考核高中生實踐能力。例如,組織高職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社會調查,構成完整的調查報告,在調查中完成數據采集與整理等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從此衡量高職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或是組織高職生參加統計學之類的競賽,將高職生的競賽結果納入專業考核中。因此,專業考核應對高職生的實操能力更加關注,從而將專業知識的應用性體現出來。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專業課教師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開展統計學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要與高職生的實際有機結合,可從創新專業知識講授形式,豐富專業教學內容,發揮比賽促學的作用,建立健全考核形式著手。促進高職生對于統計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最終達到時代需求和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健利.“互聯網+”視角下高校統計學教學創新研究[J].山西青年,2021(4):60-61.
[2]張聰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創新策略[J].營銷界,2021(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