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科
摘 ?要 ?體育是小學學段的基礎課程,參與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快樂體育理念引領下,小學體育課堂以學生為主,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多種教學方式提升課堂趣味性,激發小學生的參與興趣。本文嘗試分析小學體育課堂中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路徑,旨在保證體育課程指導水平。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 ?快樂體育 ?教學策略
“快樂體育”作為新型教育理念,體現了對學習者學習狀態的關注,強調順應學習者的身心發展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對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基于小學生的興趣特點,把快樂體育教學策略引入小學體育課堂中去,通過體育游戲、合作學習、教學評價改革等途徑讓學生獲得更優質的學習體驗。快樂體育理念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滲透質量還有提升空間,要求小學體育教師能夠銳意改革,推進快樂體育教學策略的實踐應用。
一、在小學體育課堂融入體育游戲
游戲教學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直接的方式。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體育知識和技能教學都結合體育游戲,可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達成教育目標。小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體育技能教學活動占比較大的體育課堂中,對學生的耐力、爆發力、肢體協調能力以及運動品質要求嚴格,只有選擇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化解學生的畏難心理,營造愉悅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1]。但是體育游戲類型豐富,基于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類型才可以精準推進教學目標落實,小學體育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游戲的時候要具體參考教學內容。比如,團體接力跑游戲適合學習過傳接棒和道跑技術的學生,一般不在低年級學生群體中應用;而“老鷹抓小雞”、“平衡木頭”、“過獨木橋”等操作簡單,對參與者的運動技能要求低,同時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素質的目的,適用于低年級小學生。
二、在小學體育課堂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適用,這一學段的學生具備較強的合作學習興趣,且合作學習模式下小學生的合作意識、交際能力、規則意識都可以得到發展。快樂體育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基于此,小學體育課堂中可以積極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尤其是小組合作競賽項目,可以發展學生的團體項目參與能力,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念[2]。小組合作競賽活動可以點燃小學生的運動熱情,在競賽中激發他們的運動潛力。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環節,可基于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要求教師給學生適當提供競賽機會,如在“跳繩”教學中,我們首先按照課時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參與訓練,第一步指導學生并腳跳,連續單腳交換跳;第二步,訓練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彈跳力,提高學生的整體跳繩能力;第三步,培養學生的運動空間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跳繩習慣;第四步,訓練學生合作、協調的運動能力,滲透終身體育意識。在熱身之后,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分組競賽的跳繩活動,并在跳繩過程中甚至障礙,提出花樣跳繩要求,學生分組參賽,運動熱情被全面激活。
三、在小學體育課堂完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具有多元功能,在激勵、診斷、反饋等方面都可以發揮作用。傳統體育教學評價模式不夠完善,評價方法單一,小學生缺乏運動信心。快樂體育理念下,要求體育教學評價模式更加全面、客觀[3],強調對學生的激勵。比如籃球運動教學評價環節,首先確定多元主體參與,整體評價小組的籃球運動情況,從整體上了解本組學生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組內反思,并提出改進對策;其次,從學生個體角度展開評價,按照分層指導原則給不同學生提出相應的建議,實施個性化指導,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再次,小組內成員互評,優勢互補、協同進步、經驗共享,讓學生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使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過程中來;最后,學生自評讓他們學會自我反思,積極改進問題。在這個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善用激勵性評價語言,突出學生的優勢,強調學生的進步,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四、結語
“快樂體育”教學方式對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挑戰,在全新教育理念影響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以激發學生興趣、順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前提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活動,如此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真正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建立自信。當然,取得一定的教學改革成就不代表教學實踐過程中就不存在任何問題,就當前小學體育課程指導現狀來說,我們需要繼續深入踐行快樂體育理念,給小學生提供全新的體育學習環境,助力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永昶.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快樂體育[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6):163-164.
[2]楊慧琴.小學體育課堂中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探討[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01):200-202.
[3]曹建峰.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應用效果分析[J].文淵(高中版),2019(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