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繼勇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看圖寫話教學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學好看圖寫話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及創造力,而且對于今后在寫作方面的提高也起到極好的促進作用。在語文教學時,為切實提高小學生對寫話的興趣,讓他們能表達內心深處的想法及想象到的事物,教師應不斷革新教學觀念,用多元化的手段來提升看圖寫話教學成效,培養學生具有良好語感,使其具有文字的應用能力及表達能力。
關鍵字: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前言:
看圖寫話是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然后再用文字的形式將所見所感表達出來。針對小學低年級組織合理的看圖寫話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觀察及想象能力都有莫大好處。同時,在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也是低年級小學生認識世界、增長見聞、發散思維的過程。因此,為了讓學生的看圖寫話基礎掌握的更牢固,教師就應組織更加適合小學生認知規律的看圖寫話活動,以此不斷使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從而更好的保障教學效果及質量。
一、教授看圖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一)單幅圖片觀察方法
在小學低年級教學時,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授觀察方法是至關重要的[1]。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先學會觀察單幅圖片,要明白圖片上有什么樣的內容。然后,讓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不同角度進行仔細觀察和分析,在頭腦中留有整體印象后,再抓住圖片細節進行觀察。最后,再返回整體畫面,讓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結合,思考這幅圖片中所描繪的內容,這樣學生就學會了單幅圖片的觀察方法,有利于他們展開寫話內容。
例如,在學習《尋隱者不遇》這首古詩時,課文就出示了一幅圖片,詩人在前往山中尋訪隱者卻沒有遇到,描寫了詩人在松樹下與童子之間的問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這幅單幅的圖片仔細觀察,先從背景入手,后面有一座大山,還有懸崖邊,可以看出是在詩人所處的地點在哪?還有一棵蒼勁的松樹作為背景,這棵松樹有什么樣特點呢?還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松樹有思維的話,它此時聽了詩人和童子的對話后心里想些什么呢?再觀察詩人和童子在圖片中的表情,讓學生深刻體會作者在尋覓隱者而沒有見到的失望心理。這樣教師就引導學生從上之下、由遠到近、從左到右的順序來觀察整張圖片,再觀察人物之間發生什么樣的事情,這樣學生就對如何觀察單幅圖片了然于胸,更有效促進寫話意識。
(二)多幅圖片觀察方法
多幅圖片指兩到四幅圖片,而且圖片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聯系。多幅圖片相較于單幅圖片寫話的難度有所提高,不僅要求學生觀察到每幅圖片的內容,而且要讓學生找出圖片之間的聯系,并使用恰當的詞語進行銜接,最后再用連貫的語句將多幅圖串聯起來。小學生在觀察圖片時一般都能按照序號順序,但有時會由于看不懂圖片意思,有時看懂單幅圖但多圖連起來就會出現難以理解的情況。因此在遇到多幅圖片時,教師先不要急于讓學生寫出來,而是要從整體到局部,盡量找出每幅圖的關鍵要素,然后按照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順序觀察。
例如,在講授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整體觀察這五幅圖片,大致了解一下故事情節:里面有一家人準備吃飯時,孩子正趴在地上看書,母親讓父親去叫兒子吃飯,而在兒子出去吃飯時父親看了一眼地下的書,當兒子坐在飯桌前時,卻不見父親跟上來,然后母親又讓兒子去叫父親來吃飯,第六張圖片是要靠自己的想象來填充的。教師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圖片細節問題,如第一張和第四張圖片座位上都有個很大的問號,這證明什么呢?從兒子和父親的表現來看,這本書是不是很吸引人呢?通過這些要教會學生找出故事的主人公,并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看出故事的發展脈絡,然后對里面細節進行相應補充,最后再根據生活經驗對第六張空白部分合理填充進去。
二、借助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寫話興趣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
新課改提倡以學定教,要求教師在講課時要注重留意學生的情緒狀態,從根本上說就是學生能否對學習有濃厚興趣,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變化。這一點對于為低年級學生講解知識時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的好奇心普遍較強,好動貪玩而且注意力難以在課堂上集中。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開始就要牢牢抓住學生眼球,不斷完善和革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寫話興致更高。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信息技術已在各大學校逐漸嶄露頭角,通過信息技術創設出豐富生動的情境,能讓小學生在對圖片產生濃厚興趣,并在看圖過程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輔助教師開展看圖寫話教學[2]。
例如,在《坐井觀天》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先為學生出示有關坐井觀天的教育動畫視頻,讓學生對這個故事有更深刻的感觸。教師隨即可以為學生出示鳥在天空俯瞰的圖片,并配以歡快的音樂,和青蛙在井里只看到小小井口的圖片,并配以憂傷的音樂。這就讓學生在心里對青蛙和小鳥各自的世界產生對比。教師在展示圖片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的位置有何不同?如果你是一只小小的青蛙,只能坐在井里,你眼中的世界將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有選擇的話,你愿意做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還是愿意做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鳥呢?這樣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引發學生對比心理,在靈動素材的提點和教師的有效提問下,學生不僅做到細致觀察,而且也使他們的創造力和寫話能力得到更好發展。
(二)融入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從實際寫話角度來看,低年級小學生普遍缺乏生活經驗,缺少知識累積等問題,所以在語言表達時,常會因為缺乏主觀認知,而不知該怎樣把文字組織起來。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一些生活元素融入寫話教學中,在選材時也要加入在生活中常出現場景的圖片,通過創設出生活化情境來感染學生,讓他們的主觀認知得以強化,以此增強現實生活和語文學習活動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僅能使小學生表達的文字更加具有真情實感,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的頻率。從而為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師講授《雪孩子》時,在觀察到小白兔在為雪孩子跳舞的圖片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游戲提出問題:小白兔除了跳舞給雪孩子看和唱歌給雪孩子聽以外,還與雪孩子做了哪些有趣的游戲呢?請你們將這些愉快的游戲寫下來吧!這時學生都仔細觀察圖片,大膽提出設想,如有學生寫:小白兔在和雪孩子玩捉迷藏,它藏到雪孩子的后面,雪孩子就找不到它了!又有學生寫到:小白兔在給雪孩子講故事,講他和媽媽一起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這樣教師利用生活中的游戲情境,調動起小學生對游戲的美好想象。在最后的圖片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雪遇高溫融化成水和蒸發現象,讓學生展開想象:那么雪孩子站在寒風中,它又在想些什么呢?在這樣開放式問題情境下,讓小學生會更有話可寫。
三、注重趣味教學,發揮學生想象
(一)累積大量寫作素材
看圖寫話教學應將把自己看到的場景、想象中的事物及心里想說的話表達出來,既要體現童真童趣,又能讓學生在快樂寫話中熏陶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使小學生逐步形成樂觀的心態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3]。在寫話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有樂于表達的意識,而且應注重學生表達出文字的多樣化,讓他們的邏輯更加明晰,這樣才能保障提升學生的寫話水平。素材積累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掌握更多修辭手法、成語典故、俗語諺語的情況下,提高整體課堂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質量和整體寫話水平得到相應提升。
例如,在學習《亡羊補牢》這篇寓言故事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教材中羊圈破了個洞的插圖,并向學生提問:羊圈破了個洞后,羊被狼吃了以后,街坊鄰居勸羊主人把羊圈修一修時,為什么他不聽勸告呢?這樣學生就會站在養羊人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說:因為他可能認為破的洞還不夠大,所以修不修都無所謂。也有學生說:可能因為羊已經丟了,他認為下次狼不會再過來了,所以抱有僥幸心理。這樣教師利用教材圖片不僅讓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師還可為學生出示《濫竽充數》的卡通圖片,讓學生同樣觀察圖片中的人物表現,教育學生要有真本領,只靠欺騙過日子遲早是要露出馬腳。這樣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滲透其他寓言故事圖片元素,讓學生累積大量寫話素材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學的趣味性。
(二)根據細節合理想象
教材圖片畫面中的人或物是靜態的,并且畫面內容較為直觀,如果僅對畫面內容進行直接描述,內容必定比較單一。再加上小學低年級學生往往受到年齡及閱歷等方面的制約,自身所見所聞相對較少,也缺乏相應的寫話素材,就導致學生在寫話時遇到諸多困難。要改變這個現狀,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靜止的圖片進行細致觀察,并讓學生根據圖片畫面中的細節部分展開合理想象,在想象中也能讓學生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并指導學生及時將自己內心真實想法予以很好的表達[4]。這樣便可有效開闊學生寫作思路,而不是寫一些俗話、空話和套話,這樣也對學生寫話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小蝸?!愤@課學習中,通過學生閱讀課文以及教師的引導講解,很多學生都知道文章里只對兩只小蝸牛的語言進行描寫,而沒有對蝸牛的心理的詳細闡述,所以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點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問學生:在蝸牛一家望著樹葉發芽的春天來臨時,它們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呢?在看到小蝸牛在看見地上長著草莓時,它的心理高興嗎?但它沒有摘回夏天的草莓和秋天的蘑菇,它和媽媽的心里有沒有很失望呢?在他們待在家里過冬時,媽媽又會對小蝸牛說些什么呢?這樣教師利用圖片中細節部分的有用信息,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在寫話時由于有了教師的指導,也變得豁然開朗起來。這同時也讓學生養成觀察圖片要細致的好習慣,并真切表達自己對小蝸牛一家的喜愛,并將自己想說的話用筆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
結論:
總之,看圖寫話是培養學生觀察、想象、思維及表達能力的關鍵渠道。因此,教師應對看圖寫話教學給予高度重視,并且結合教學目標及學生實際學情,優化及完善教學方式,采用更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的教學組織形式,將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相互融合,構建生動有趣的高效看圖寫話課堂,使學生提高寫話興趣,更好的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從而保障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效率,以此逐步提升他們的看圖寫話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惠玲.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6):21-22.
[2]鄧小桃.看圖寫話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29):170-171+174.
[3]徐春燕.關于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的一點經驗分享[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7):16.
[4]許燕萍.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幾點探索[J].品位經典,2019(0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