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成
摘要:教師的教學風格有很多種類型,風格不同,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同。教師風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思想、個性和技巧等,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風格。教學風格的形成也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趨向成熟的標志。條理清楚,細節縝密,論證嚴謹等特點都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風格是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教學風格;小學生;影響;習慣
引言
教師的教學風格實際上是教學活動的一種特色。作為一名教師,都會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但這并不是顯而易見和不引人注目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通過繼續學習和調整處理,然后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在學生學生的生涯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一、教學風格的兩大特征
教學風格主要有以下兩大特征:一是教學的藝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一些技能技巧其實都是一種藝術的體現,是一種藝術效果的呈現。教學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教學設計藝術、教學狀態藝術、教學語言藝術、教學過程藝術、教學意境藝術、教學觸覺藝術、教師個性藝術、表演藝術等方面。這些藝術不僅旨在提高教學質量,還反映了教學過程中的藝術性。當然,表演藝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風格、面對面的交流、生動的表演和恰到好處的笑話等,體現了藝術效果,給人一種直觀的欣賞感,讓學生體驗到教室充滿藝術氣息的氛圍。 二是教學創新,即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機智能力,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內容、方法、技巧、思維等方面的處理和綜合,極具個人風格和特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地創新思維,重點突破教學難題,實現課程目標,最終達到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教學風格的類型
教師的風格有很多種,主要可以分為一下幾個方面:一是理智型,這種推理教師的講課容易、簡單、合乎邏輯。教師縝密的邏輯分析,將知識內容聯結起來,形成一個清楚的架構形式,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梳理所學的知識點,能夠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學生的理性風格也是從教師身上學到的,會對知識有著深刻的認識,對學生的智力發展有著不懈的追求。在這種氛圍中的學生通常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可以獨立思考問題。二是自然型自然風格的特點是教師的講座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往常一樣,老師講課時的聲音自然而平靜。給人一種平靜和平靜的感覺,一般來說,這種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是比較和諧和融洽的。三是情感型情感教學風格的特點是教師充滿情感和熱情。師生在熟悉和了解之后,共同搭建了一個互相尊重的平臺,營造了一個熱情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不僅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的培養價值,還學會了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價值。在這種教學風格中,課堂氣氛一般比較活躍,師生之間的互動很熱烈。四是幽默型這種風格的幽默最顯著的特點是教師的教學過程生動、直觀、易懂、生動,幽默的語言和簡單的手勢可以不時吸引學生的熱情關注,課堂中學生感到舒適,積極學習,努力學習,并愿意學習,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他們獲得生活的啟迪,接受心理訓練,改變機械模仿,靈活運用,消極成為積極的思維。這種教師風格可以影響學生,學生思維能力強,幽默感豐富,課堂氣氛輕松活躍。五是技巧型這種風格的最顯著特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使用技巧技能,各種教學方法和技能得到適當使用。比如,多媒體信息、動畫、微課程和其他信息技術被引入課堂,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整個課堂過渡是自然有序的,課堂活動、討論和實踐課程中的問題都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做的,課堂講課的質量也在課堂上進行了測試,這些教學工具的運用充分體現了教師的認真準備,對學生的足夠了解、對教學方法的調用以及對課程內容的深刻把握??偟膩碚f,這種風格的學生學習效率更高,注意力更集中,學習質量更好。
三、教學風格對小學生的影響
基于教學風格的特點和類型,教師是學生學習中最重要的特點,也是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教師的教學風格體現在從被動到主動,從機械到靈活,從消極到積極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狀態以及上課的態度,深深地影響了學生。積極的態度,會促使學生激發學習的熱情,相反則會適得其反。所謂“名師出高徒”,古代教育家孔子,不僅傳授課本知識和人文精神,而且傳授了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少走一些彎路。也正因如此,孔子帶的學生都是多才多藝的人才。
(二)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學生們正處于強烈模仿和好奇的階段,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影響著學生。一名優秀的教師,有著良好的教學風格是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這些習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行為,而且影響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這樣才會帶領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其他能力。
(三)教學風格對小學生人格的影響。小學生的人生啟蒙老師應該就是教師,從小就應該樹立一個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師更加重視小學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培養。除家長和家庭外,學生與教師接觸最多,學生具有自然的“向師性”,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深遠而持久的。所以每個老師都應該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當今時代,課堂不僅是教師文化知識的課堂,也是指導學生培養健康人格的場所;它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室,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場所。只有努力實現這兩點,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形成健康人格。“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正如教育家葉圣陶以其光輝的一生鑄造了教師的理想人格:教學嚴謹,關愛學生?,F實中,大多數學生決定他們的志向是因為他們受到老師的啟發,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當然,家長是學生的第一老師,所以家長對學生個性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
(四)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個性發展的影響。由于中國家庭結構的組成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性是很大的,他們的內心世界也有很大的不同,抗壓能力也不同,有的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在這一階段,由于學生處于模仿的階段,因此,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因此我們應該抓住關鍵時期,幫助學生促進個性發展。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教師承擔的重要責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擔任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而且還要呈現出個人的教學風格和能力。在課堂上,老師的知識、能力、個性和思想素質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老師的言行在學生眼中被模仿。正如陶行知的“三顆糖故事”,我們可以認識到:教師的風格以及人格,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會讓學生主動地去認可老師,再去服從他,從開始的不服氣、抗拒的態度轉變為崇拜,這也可以證明一位優秀的教師是如何管理學生。因此,我們經常說:“德行比教學更重要”。當然,一名優秀教師應該具有哪些品質?足夠了解自己的性格,有良好地觀察能力,善于發現學生的情緒變化,有能力疏導學生的心理變化,能夠學會傾聽,能夠將這些品質融入到教學中。以學 生為主要反饋主體,敢于說話,暢所欲言,以積極的反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從無知轉變為知識,被動變得主動。
四、良好的教學風格的養成技巧
總而言之,教師的風格對小學生的成長影響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視。教師的教學風格會對學生學習的態度、習慣、個性等。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提高學生的素養??偠灾覍頃囵B自己良好的教學風格,并以此合理的補充教學,促進小學生的學習與進步。
(一)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環境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由于學生個性不同,差異很大,教師必須因生施教,善于去觀察學生心理和情緒的變化,并能夠及時發現和疏導。當然,學習環境不僅包括學校環境,還包括家庭環境,教師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攜手共同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風格。尊重每一位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法,靈活變通。第一個是活躍、開朗、調皮的學生,一般來說,這些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靈活,如果對他們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他的思維就會受到制約,從而影響他的創新能力;對于那些有點叛逆的學生來說,如果對他們過于嚴格,結果會適得其反,如果你放松,他就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所以老師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風格;但對于安靜、內向、有思想的學生,一般這樣的學生很容易被忽視,對于這類學生,老師更需要多加注意或鼓勵,這樣他們才會更努力地學習。
(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人無完人,也沒有絕對的好學生和壞學生。學生的個體差異可分為智力差異,興趣差異,氣質差異,人格差異和學習風格差異,學生的學習除了受到外部教學活動的影響外,還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教師要因材因生施教。
(四)做小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解決困難,成為學生的“好朋友”,成為他們的好老師。教育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談論生活,談論怎么做人,老師和學生之間多聯系、多溝通,他們自然會喜歡你,也會喜歡你教的課程;鼓勵他們積極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嘗到學習的甜頭,樹立成就感,他們就會喜歡學習,就像老師一樣。如果你能在課堂上微笑并用不同的詞語贊美他們,那么你就可以成為小學生眼中的“好朋友”老師。古人說:“親其師, 信其道”,可以說,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老師應該理解學生,尊重他們,體諒他們。
五、結語
除了保持原有的教學特色外,我們還必須繼續學習和探索,深化自己的教學風格,藝術地處理自己的教學風格。以其突破優勢,面向發展,不斷創新,使自己的教學獨樹一幟,從而形成自己穩定的教學風格。
綜上所述,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教育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教育變強大了,國人才會強大,國家才能富強,真正的軟實力。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中國的教育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瓊.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2011(29):71-73.
[2].李金鳳.淺談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小學生成長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22-123.
[3].楊立剛.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生學習風格的相關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1,(21).